去尽浮华寻本真的上句_去尽浮华 还语文以个性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去尽浮华 还语文以个性
新疆五家渠一中 赵霞
邮编:831300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春意盎然。语文教学改革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置身其中,欣喜激动之余,也发现了阅读教学改革中的新误区——语文课迷失自我,教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这就表现在:
一、架空工文性
教改提倡人文性,目前的语文课就出现了操之过度,走向极端的情况。这表现在:不管文字、文句、文章直奔主题;或者以课文某一内容为由头,进而切换成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把课上成了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时政听讲课、民情风俗课;更有甚者对课文自作多情地拔高分析。
二、游离课文,主攻“拓展”、“迁移”
目前的时髦是每节课必有“拓展”、“迁移”这一环节。结果课堂宝贵的时间被这些硬性的、牵强的拉郎配式的“涉外”活动占去。对课文的解读只能是走马观花、水过地皮湿。对课文精髓更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三、滥用多媒体手段
目前有一种趋势,上课不用多媒体好像就没有体现教改思想。特别是公开课,录音机、投影仪、放像机……十八般“武器”一齐上阵。
此凡种种,人们不禁要问:语文课的个性在哪里?
语文课的个性就体现在对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上。因为文本中所有的信息内涵、情感、思想都是以语言为依托传递出来的。语言的凌厉可以触及神经,触及灵魂,可以刀刀见血。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达到各项指标。这就是语文课独特的魅力所在,价值所在。
新课改倡导人文性,其实语文丰富的人文资源就蕴含在文本之中。就看我们语文人怎样有效利用它。
《荷花淀》教学中,学生们品读作品开头的“跳跃”一词,他们读出了水生嫂编席时的欢快心情,娴熟的编席技术,读出了那的芦苇富有弹性,读出了白洋淀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地方。学生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象水生嫂那样柔弱的妇女也会拿起枪,参加保卫家乡的战斗。这一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就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不再流于“啊,为了……而奋斗”,“为了报答……我们要努力”的空洞口号中。由此现,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更全面,更深刻。放弃语文本身的优秀资源而去架空分析实属浪费且得不偿失。
学习《九月初九的酒》一诗,“乡愁是一缕炊烟,挥也挥不去,载也载不动”。启发学生去想:把这无形的愁绪换成有形的什么来装载?用船?用火车?还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乡愁的沉重。此时再品析余光中的《乡愁》,学生理解了乡情就是一种凝聚力,一种动力。理解了海外游子报答桑梓之情以及万里寻根的举动。也由此了解了中华文化是一种深厚的“家”的文化。台湾回归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祈盼。如此这般,民族感情,人文精神已移植入学生的内心。
记得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学生们通过对语言的感受、揣摩、推敲以及咬文嚼字领略了主人公恐惧无助、试探、成功的心路历程,也唤起了他们自己某种类似的生活经历。最后领悟到: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由此看出:学生只有对文章有真实的感受,学习内容才能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接。学生的思维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主体意识才会凸现,这样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的成长和成熟。如此这般,才真正体现了语文式的人文关怀。
所以不注重文本,不注重语言学习的做法应该彻底摒弃。没有阅读的认识能力,没有坚实的认识结构,就不会出现“呼朋引伴”式的阅读“同化”效应,就不可能引起感情的共鸣,也就谈不上产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那么,所谓的“人文性”只能是硬贴上去的标鉴。
同样,拓展迁移的基础是文本。学生只有理解了文情文意文理文趣,才能进入文章所展示的精神层面。这才达到了陶冶性情、帮助人生的目的。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果不去关注诗人坦然接受人生悲欢离合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乐观精神,而是一味的由月亮拓展到月饼,进而拓展到商品包装文化……这种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丢了西瓜拣芝麻。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负载很大的信息,再加上文学语言模糊性特点,作品的多义性正是它与读者交流的优势。结果,过量放映的影视片断,限制了学生对文本语言艺术的鉴赏,不协调的配乐干扰了学生阅读,固定的字幕板书,限制了水到渠成的精美板书。所以我们应明白,多媒体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能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否则它就成了束缚语文课的一件华丽的外衣。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改了多次。几多风雨变换,几番潮起潮落,语文人不论身处何样的时局,总在探寻着“语文个性”的目标,将新的教学理念与语文教学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将语文课自身的无穷魅力展示给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是我们失志不渝的目标。
-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义|多媒体辅助教学之我见详细阅读
-shsw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使常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为教学开辟了令人向往的广阔前景。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点,因此它便成了新课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新课程的尝试者,我...
-
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的策略_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研究详细阅读
临泽县平川中学语文课题组主要制作人:寒冰课题负责人:代军国课题组组长:李建明成 员:杜艳 崔爱萍 彭爱琴 智育海 一、研究的背景传统阅读教学虽经若干年的探索、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和完善,但其基本模式:固定的地点(教室)、固定的施教者及其对象(教师、学生)、固定的教学程序(...
-
[讲读课文的教学流程]讲读课教学要把握好四个“度”详细阅读
郑毅 “度”作为衡量客观事物的尺度、标准,是普遍存在的:排球比赛要求一传到位;锻冶工件要求掌握火候;艺术表演要求恰到好处。语文教学也有自己的“度”:教师在讲读课教学中,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都是应该通盘考虑、认真推敲...
-
[绘本作文课教学设计]作文教学设计的系列化和课型的多样化详细阅读
河北省安新县实验中学 夏子和 071600关键词:作文教学 设计 系列化 课型 多样化 有无数的老师都曾这样感慨过:学生不爱上作文!学生不爱写作文,写得作文不是语句不通就是主题不鲜明,总之特别烂!批改作文累人,讲课更累人!等等,等等,真可以结集出版个《写作文感慨文集》了。从教七年来,这些感慨...
-
去尽浮华寻本真的上句_去尽浮华 还语文以个性详细阅读
去尽浮华 还语文以个性 新疆五家渠一中 赵霞 邮编:831300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春意盎然。语文教学改革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置身其中,欣喜激动之余,也发现了阅读教学改革中的新误区—...
-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感教育是新时期语文教师铸魂的首要举措详细阅读
山东省垦利县郝家镇中学 张守军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为中介的。教师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之中,体现于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热爱之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某一个人、事、物引起...
-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_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详细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谈教学设计艺术的要诀时说过,一堂课要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作了如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一个人积累的知识的多少,在...
-
[让家长走进课堂]让演讲走进课堂详细阅读
罗 江 县 金 山 中 学 教 育 教 学 经 验 文 章让 演 讲 走 进 课 堂金山中学 陈 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鼓励他们敢想善想,敢说善说,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创造。我认...
-
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新课改中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详细阅读
语文新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在一步步的革新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此,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语文教改中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就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自己的思索。 思考之一:关于作文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新课改下...
-
【万事开头难的励志语段】万事开头“难”——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详细阅读
万事开头“难”——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这句电影中的台词揭示了社会的现状,确实,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对知识的汲取。目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