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感教育是新时期语文教师铸魂的首要举措

杂文收录 2025-08-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山东省垦利县郝家镇中学   张守军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为中介的。教师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之中,体现于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热爱之中。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某一个人、事、物引起你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使你心动,使你向往,使你心情愉快,使你恍然大悟,使你豁然开朗之时,教师讲起课来便会思路开阔,妙语连珠,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一节课下来,得意极了,而学生呢?也会听得如痴如醉,激动不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想象。此时此刻,学生的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如行云流水,泉从地涌,自然天成。师生之间的配合好像珠联璧合,整个课堂气氛简直是妙趣横生。反之,教师上课无动于衷,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内容硬塞给学生。学生就会听的恹恹欲睡,深感度日如年,从而对教师产生厌倦之感,这样的教学效果能好吗

一个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他们所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老师,如果你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就说明你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情感教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内化学生,做学生的典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也就会用心去体会、品味你所教学科的内容。此时,你还得把学科知识和情感教育巧妙融合,把学生的情感倾向于自己教学的意向沟通融合,使两者产生超越自我的交流,产生共鸣,并让这种情感升华到更高,德境界,以使学生求得崇高的知识美与人格美。如果我们能够达到这一教育目的,那就是我们铸魂的巨大成功。它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样的效果将对社会的进步与文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为什么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会如此显赫呢?

首先,它是由教学内容所决定的。比如语文这门学科,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极为丰富的人类社会知识,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交流的真实写照。几乎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蕴含了浓厚的文化科学知识,成为一个神秘的知识殿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注意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和奇妙性,注重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适度向学生坦露自己同甘共苦、不出迷宫不罢休的真情实感,形成师生之间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学生就会由你而爱上你的学科,在这种的情感氛围中,常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它是由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自身情感的流露所决定的。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老师,与他在教学中的强烈感情分不开的。教师上课的言谈举止,表情上的细微变化,都逃脱不了学生的眼睛。教师的言情于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只有将所授知识倾注以自己的感情,以热烈的情趣,饱满的精神进行教学,以亲切信任的态度聆听学生的回答,以热情的态度给学生以点拨启迪,才能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相应的情感,才能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赞科夫说的好: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的知识,达到“共振共鸣”的效果。

所以,教师只有把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积极情感通过自身折射出来,才能让学生直观地尽快地受到熏陶。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直到能激起自己情感的波涛为止,使自己真正进入角色,才能教化学生,感化学生。

第三,它是由师生的情感交流所决定的。在学校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频繁的,师生以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相处,就显得很重要了。我国过去信奉“师道尊严”,如今已吸引西方精华,提倡师生平等。老师应该与学生建立真挚、亲密的情感关系,以情育人,以情动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是一种鼓励,更始一种动力。教师由衷的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情绪,用真诚和善意去赢得学生的尊敬的信赖,学生就会爱你,得到学生的爱,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容易的多。

所以,教师以爱心、真情、实感来感化学生,学生必然以此相报,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若能融会贯通,高达共鸣的至高境界,即使将来师生是在天涯海角,也有“天涯若比邻,千里共婵娟”之感。若能达到此高度,即便是顽石也要被孵化。故有俗语云:真情所至,金石为开。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转化“后进生”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转化“后进生”,就必须付出艰苦、复杂、繁重的劳动,要使“后进生”“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政治上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业务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博学多才;方法上的多变性与综合性的教育艺术。当然深入细致地了解“后进生”是做好工作的开端,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是转变差生的前提,优质恰当的方法是转变差生的关键,爱心、耐心、信心是转变“后进生”的保障。对后进生,教师还要设法给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注意发现他们的发光点,让他们特体验一下获得成功的滋味,以激发他们的求知的热情和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必须设置一些能够让“后进生”回答的问题,就实避虚,扬长避短,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机遇,这也符合先圣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今天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

既然情感教育这么重要,那我们教师又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进入课堂,我们的表情要亲切热情,精神饱满,切忌故作严肃,对学生不屑一顾,或专制苛刻。如果这样,学生就会变的的冷漠,甚至无情,师生之间就会出现鸿沟,心灵之间无法沟通,难以引起情感的共鸣。

第二,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外表、语言、动作创设一种生动形象的场面。数学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枯燥五味,那该怎样消除这令人尴尬的局面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艺术上多下点工夫,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例如,幽默语言让平板语言环境中绽出"红杏",能给听者以驱除烦闷、削减凝滞的效果,适当使用幽默语言,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课外活动的增设可以增强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活动来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样下去,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会取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注意,逐渐消除自己在数学课堂上表现的压抑、自卑和消沉的心理,渐渐喜欢上你的课,从而达成感情上的统一。

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采用激励欣赏的手段。每个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应及时抓住它,并加以激励欣赏,让孩子在老师的欣赏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这样不但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会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此时的情感教育便会在“润物细无声”中自然达成,从而更加激发起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那我们的课堂教学还会有什么问题吗?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深层次的核心教育,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教育,教师必须把它当作教育学生的最高境界,永远拥有一颗真诚的童心,永远有一双公正信实的眼睛,永远操着一口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以便达到铸造净化人类灵魂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04.html

  • 怎样开发课程资源|怎样筛选课程资源?

    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教师的角色和以往不同,要求发生较大的变化...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在开展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一)类型1、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教学模式_“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内涵。 “人是生成与创造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最直接的因素”。“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立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三个维度十项指标。三个维度是: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十项指标是:自尊自信、...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成都市教科所所长】李镇西(成都市教科所):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主 题: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主讲人:李镇西(成都市教科所)时 间:2003年4月12日地 点:徐州矿务局会堂内 容:一、 语文新课程改革与民主教育民主教育的含义,简言之,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语文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语文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教育。...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让课程走进教师|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

    尽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已经表明,它对教师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它让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但是要让教师真正能走进研究性学习却并不那么容易,有时甚至相当困难。在各实验学校开始课程实验时,相当一部分教师持旁观的态度,有的甚至明确表示反对。这其中除了惰性及一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方式很难改...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_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当前,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实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很多,但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和迫切。第一,“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提法问题。目前,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研究在我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一方面,近两年来上海等地有一些学者正在大力提倡和从事研究性学习,而且势头很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人;...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是怎样制定的?

    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从2000年初项目申报到2001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历时一年零七个月。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是由几百名大学科研人员、各地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的研制专家组不舍昼夜地辛勤劳动的成果,它凝聚了专家们的心血,是集体智...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关于审美的文言文】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摘要:3、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 鉴于上述种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综观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还普遍存在,令人深恶痛绝。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