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语文教师亟待补救的习惯、能力与品质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作者: hfhhjj
我们常会责怪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但有没有反省过自己是否在“死教书”、“教死书”呢?尽管新课程已经实施一段时间,新理念已在教育的领空上展开突破阴霾的翅膀,并且鸣叫着,然而人们欣赏着这只神鸟,听着它的奇特美妙的声音,却很难接纳它登陆于心灵之地。不是许多地方,许多教师依旧斤斤乐道于书山题海吗?(注:此“书”特指习题书和各类以考试为唯一目标的“资料书”)不是依旧盯在书山题海之上的那点分数吗?不是有的教师作了大胆尝试,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研究,但拐弯抹角带学生周游一通又不由自主回到自己历来固守的那块标准答案的阵地上来了吗?这一切现象不用说与考试制度有关,与教育教学陈旧的管理有关,但作为教师不是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与我们自己跟向时代的步伐滞缓也有很大的关系吗?对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快补救以下几种习惯、能力和品质。
一.读生活大书的习惯与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它们弥漫着生活的气息,有着强烈的新鲜感、时代感,关注这样的资源自然就是关注生活,实践着“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这一教育理念。当然,有些最新应试性辅导资料上也会较快地精选这些语文材料的,但这依然是间接的接触,此时我们的思维会不可避免地受着编者以及已经较为定性的见解所影响,失去其鲜活性和探究性,因此,接触生活中的语文材料关键就在“直接”,它的含义应该是时间上的即时性,空间上的最近可感性,也就是语文材料出现在“此时此地”,它是“鲜活的”,处在动态变化中,它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可探究性,可以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就是引导学生从语文实践的角度去更多地直接地参与生活。要引导好学生,关键在教师,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更多地直接参与生活,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更多地直接进行语文实践,多听、多看、多议、多写,直至养成习惯,努力培养能力,做到会听、会看、能议、会写,在听看议写中表现出自身独特的体验,发掘出生活的本质。当我们有了这样的习惯和能力,再引导学生一起走进生活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不会寻求什么标准答案,人云亦云,以致丢失自己以及学生的主体性格了。以上所说的就是倡导教师对生活这本大书的真切关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能忘记关注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材料;当然也不能狭隘理解上文所说的语文材料的“空间上的最近可感性”,仅仅指我们身边的生活材料;广阔的社会生活,包括网络虚拟生活中那些即时的可感性很强的生活材料都是离我们空间最近的。相反,有些对我们个人来说过时的,可感性不强的生活材料都可看成缺乏空间上的最近可感性而加以排斥的。
二.心灵对话的习惯与能力。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能够积极合作,学生间的合作自然靠教师的引导,教师首先必须做到与学生的民主平等的合作,这在几千年师道尊严的传统下,真正的转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增强对学生的爱心,努力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固然不可少,但这并不等于师生间的合作已经完成。我认为还必须做到:1.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养成尊重的习惯。尊重学生不只是人格上的尊重,最难的应是尊重学生的反映,尊重学生的意见,有老师对学生说:“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但知识上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这就不是教育意义上的“尊重”。有专家认为,孩子的创造力往往超过大人,教师却常常以“知识唯上”、“标准答案唯上”的教育心理模式扼杀了学生创造萌芽,这就是对学生的“侵犯”。尊重需做到随时随地,即养成习惯,我们不妨从为学生的见解鼓掌,与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握手这些外在形式入手来强化自己尊重学生的心理,做到逐步形成习惯。2.善于营造批判反思的氛围。真正的心灵对话必须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那种学生跟着老师转的所谓“启发式问答”、“针对某个答案进行的短暂的乱哄哄讨论”不是心灵对话。心灵对话必须是生活化的,动态持久的,闪烁着碰撞与批判的火花,教师必须善于在班级内与外即课内外与学生一起积极营造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态持久批判反思的氛围,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有较强的批判反思的能力,非如此不能对学生加以有成效的引导。
三.上下求索的精神与毅力。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可以作为今日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精神写照,社会发展使我们进入大语文时代,大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是现实的,也是面向未来的,更是扎根传统的;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是世俗与理想的矛盾统一体;是各种色调的对抗与融合板。面对大语文教学目标 的多元开放,过去的知识、情感乃至思维方式的点形线形或狭隘的封闭的面形积淀必须打破,代之以更加广阔、深远的时空中新的知识、情感、思维方式的鲜活持久的流动、交汇与再生。语文教师,必须面对世俗文化,这是生活赐予的在,新鲜的色彩;必须展望未来文化,这是生活中闪烁的智慧光芒;必须深研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生活的根系所在;必须接纳其他民族文化,这是一个进取有为时代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是人生的智者,思考的先驱,过去未来、此地彼地交汇口的指引者,新的生活的坚定开拓者。这是不是一种苛求?也许是,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要求,今天的时代呼唤我们,我们只有上下求索,不断开拓,才能无愧于做一名这个大语文时代的最普通的教育斗士。这听起来确有点像口号,但让我们冷静思虑吧,一个缺乏上下求索精神与实践的教师,就必然与僵死为伍,同嚼舌为伴。这样的教师怎能引领学生面对生活的大书品出属于自己的风味?又怎能引领学生让心灵与心灵在对话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个时代的真谛在求索中,这个时代的希望在求索中。我们到了应该拥有自己命运并且可以把握它,磨砺它的时代,我们必须上下求索。
以上所说的一切习惯、能力及品质得以补救的关键在于能否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因为理想是纲,期于是目,有了这个纲,心胸才会真正博大起来,一切顽固的东西才可能被战胜,一切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才能因我们的坚定与执著而成为现实。
-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浅议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赢得学生的心详细阅读
2005年度安徽省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如何去爱—— 夏鑫 马鞍山当涂博望中学 做一个教师,爱心最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却并不懂得如何去...
-
中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略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详细阅读
关注近两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已经成为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往往对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在解答文言语段阅读时往往失分偏多。如何指导学生搞好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呢? 一、归纳梳理,积累知识。 阅读文言文,首先要能读懂文言文。现在中考文言文考查的材料虽然大都取自课外,但是...
-
汉字的构字规律_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详细阅读
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余杭区中泰中学 王永平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首先要认识汉字,而汉字数量繁多,并且结构复杂,看起来似乎难认、难记、难写,难以掌握。但庞大的汉字家族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造字法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汉字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并深入浅出、...
-
[新课程标准评价方式]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详细阅读
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 --------------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 新疆五家渠一中 赵霞 831300 常常听人笑谈,学校...
-
【暑假记实作文】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详细阅读
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 ——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本文作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有感于初中“记实作文”教学的“造假”现象,思考 “记实作文”的本原应为“真实”,认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记实作文”写作中返真归实,并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实践,总结在开放作文教学中构建“真实”的初...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详细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科研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深入备课,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分析,反复品味道...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英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详细阅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杜斌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摘 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语文教育在新形式的影响下,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
-
浅谈新课标|浅谈新课该下师生关系的建立详细阅读
春风化雨,爱铸师魂----新兴中学 霍红艳 随着新课该的推行,师生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行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所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
-
陕西中考和河南中考区别_中考和中考复习(语文)详细阅读
——刘启才在金华市2006年中考语文研讨会上的讲话老师们: 刚才听了叶老师他们的发言,很精彩。现在还剩一些时间给我,我没有带文稿,就讲一个小时,这并不是我不负责任,而是要以文件为准。到时候,与文件不相符的,以文件为准,而我则是口无凭了。下面我讲九个大问题。 一、06年中考省里可能不命题了...
-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设计浅探详细阅读
qgyy(原创)内容提要:本文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针对目前语文教案设计的问题,提出语文教案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语文教案设计中要“有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二、语文教案设计要增强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 三、语文教案设计要体现出教师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