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说戏流程|导演说戏给我的启示——略谈作文教学中的“行为引导”

杂文收录 2025-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在作文教学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感到无话可说。许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不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不知到底该写些什么和怎么写,就是左顾右盼,心神不宁,进入不了状态。一节课转眼间已匆匆而过,而作文纸上依然是乞丐的家当——空无一物。

今天的中学生难道是真的无话可说了吗?不!绝对不会。从平时的接触交谈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的中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敏捷,聪慧睿智,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通过直接的观察和通过众多的信息渠道进行间接的观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生活资料和情感资料。他们之所以会在作文课中感到无话可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已占有的生活资料不善作分析、归纳、运用。那是因为尘封的旧事未曾拂去尘埃,熟睡的情感未曾被铃声唤醒,思想的航船未曾挂起风帆,智慧的火花未曾被火种点燃。

作文需要物质,需要认识,需要思维,需要激情。而作文的物质,作文的情感并非如衣柜里的衣物伸手可拿,随时可用。要开启学生记忆的宝库,激发学生灵感的火花就要善于创造合适的环境、气氛,善于挖掘,善于引导。从心理学角度上说,那就是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

导演给演员说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想方设法利用已有的客观事物(在此姑且称为客体事物)去诱导演员酝酿感情,进入情节,快速入戏。在教学活动,我们不是常说老师要做一个好导演吗?那么在作文教学这个关键的环节中,教师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导演作用,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营造相宜的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进行创作的灵感,导好作文这场“戏”。

教师应怎样导好这场作文的“戏”呢?怎样对学生实施“行为引导”呢?

笔者认为:善于借助客体事物对学生进行良性的刺激,引导其思考,启发其联想,训练其方法,这是一种良好的“行为引导”。对改变作文课中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良好的效果。

学生作文无话可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学生实施“行为引导”也是有明确的针对性的。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种做法和体会:

1、作文是一系列的情感的活动,作文应有情感的附着,应有激情的支持,应该是不愤不发。作文的激情需要培养,需要酝酿。灵感的火花需要有力的撞击。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思想爆发出火花。”美妙的音乐不但可欣赏,音乐还可怡情养性,抚慰情绪,激发想象和联想。热情欢快的乐曲使人轻松愉悦,深沉凝重的音乐使人庄重严肃,优美舒展的音乐使人宽阔高尚,绵延哀怨的音乐让人愁思万千。结合作文情境的需求合理地选用音乐,能够有效地营造气氛,激发联想,触动学生的创作灵感。这对于那些在作文课中找不到感觉,难以入“戏”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便利有效的办法。在教写《春天来了》一文时,本人先播放了一段《春之歌》,在美妙的旋律中指导学生思考:春天不但是一种季节的交替、天气的变化,而且还预示了万物的复苏、生命的萌芽,更象征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新生事物蓬勃兴起、发展的喜人局面。学生把握了情感基调,学会了有层次观察、认识事物。精神集中了,启发了联想,写出了不少内容丰富,感情真实,观察思考条理层次都清楚的文章。

2、作文也是一种技能,需要有观察、分析、选择、布局、表达等多方面的技术和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反复的历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写作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遵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一规律——即由模仿到创新。吕叔湘先生说:“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就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就必须反复实践。”在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选择运用的能力还不强的时候,选择恰当的范文给学生进行模仿——模仿审题,模仿构思、立意、表达,对训练学生诸方面的写作能力是有显著的效果的。在指导学生写《我的父亲》一文时,我和学生一起阅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和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并开展了讨论。明确了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但伟大的爱往往却表现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这一道理。然后启发学生去发现父亲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理解其蕴含的意义,再将其写成文章。结果有位同学发现了:父亲丧偶后未娶是怕后妈待“我”兄妹不好,父亲忍心将“我”兄妹寄居亲戚家是迫于生计;父亲在种柑桔失败之后的自我解嘲“我家的桔树是公不是母”里包含多少的辛酸;吃肉时父亲“喜欢”吃肥的是要将好的都留给“我们”。于是写出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还被推荐到一市级刊物发表了。

3、在作文课中,讲述故事也可训练学生的同向联想和逆向联想的能力。本人曾将在报刊上看到的一个故事讲述给学生听:一人发现屋里的鸡蛋不断被黄鼠狼偷吃,于是在其必经之路放了一把兽夹,第二天发现夹子夹住的只是一张皮,还有一条血路通到屋外,于是沿着血路找到它的窝,一看,一只被驳了皮的母黄鼠狼躺在地上死去了,身边还有几只待哺的儿女。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母爱?那些为自己的享受弃儿女不养或对父母不敬的人与母黄鼠狼有何不同?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既训练了认识生活的能力,又训练了联想能力。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客体事物对启发情感,启发思维,训练能力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如传媒的影响,教师下水作文的影响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在作文训练课中,针对学生无话可说这一不正常的现象,作为导演的教师,应善于调动一切积极有效的因素,创造气氛,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做好“行为引导”,努力改变作文课中的这一现象,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421.html

  • 【她让我感动的作文600字】她——让我感动

    学校操场,欢声雷动,人山人海,1500米的赛跑就要开始了,跑道两边学生们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的人墙。同学们手舞着小旗张望着,期待着。“1500米赛跑现在开始,各就各位。”裁判员举起了红色令旗,“预备——嘀!”一声哨响,一个矫健瘦巧的身影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任国敏,加油!——任国敏,加油!”...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阅读课外书总结]课外综合阅读的实施总结

    2004年我校加入湖北省综合阅读课题组,我班也成为实验班级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要很好的实施综合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实施综合阅读方案之前,我亲自设计表格在班上...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报告]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之;适度延伸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柴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

    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庄晋玲 邱明波提要: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归隐之路,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诗坛一代宗师。陶渊明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大济苍生”“独善其身”“慷慨悲歌”三个阶段,即心路历程三阶段。本...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2005jqp 新丰三中 江平趣味作业 ,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 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 的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新课标导学2020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 ——《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落实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课堂描述:《我的眼,我的心》是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一堂新课改研讨交流中的语文活动课。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常常在关注社会、思考...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洋思教学经验|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与当初的洋思中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每年选派教师去洋思学习,尝试洋思经验的根本所在。下面我就洋思经验在我...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师与情感教学

    农六师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离不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形象的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是学生领悟作品精妙的情感体验;...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

    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厦门一中 黄小娟去年秋天,厦门地区和全国37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课改的大气候,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变教师为本...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网络攻击的载体|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9:36:12利用校园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