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我们当年的语文课_于漪:我们当年的语文课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我们高中的国文老师教古文在课堂上是大声朗诵的。记得老师教李后主的《浪淘沙》,书放在讲台上,根本未翻开,他边解释边朗诵,“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老师对教材熟极了,朗诵得出神入化,把亡国之君在词意中蕴含的婉转、凄凉表达得淋漓尽致。老师教完,我们也就背了出来。最难忘的是老师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情景。老师讲着、读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时,眼里噙着泪花,对国事感慨万千,令人揪心;讲述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时,激昂慷慨,使一室振奋。我们跟随着老师朗读,吟诵,思考,体味,历史风云如在眼前,家乡装进胸中,国家社稷装进心中。课后,大家仍激动不已。星期日,三五同学结伴,奔赴北固山,登上北固亭,面对滔滔江水,大声背诵“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充盈胸际,人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豪气冲霄汉。
老师训练我们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是严格的。他不准我们抄袭作文,作文必须当堂完成。写前必须打腹稿,写什么,怎么写,先想想清楚,不可想一句,写一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必须先有总体构思。写好以后可以在上面修改,但要有规矩,不可乱涂乱画,弄得像个大花脸。两周一次作文,不得拖拉。开始,觉得老师过分严格,心里不是滋味,但几年持之以恒地训练下来,笔不涩,肠不枯,下笔成文,至今受益不尽。老师虽严格,但并不“道貌岸然”、“神圣不可侵犯”,师生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
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有个男同学恶作剧,课前竟偷偷地把我的凳子搬走,就只好站着写。那次是自由命题,于是我针对这件事大发议论。其实事属鸡虫得失,而那时,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意气,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文思,笔端汩汩滔滔,写下一篇类似“檄文”的东西。写好一看,觉得不妙,大概老师要责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大为欣赏,在文后批上一大段,至今还记得这样几句:“……于生失座,成此佳什,遂使孟嘉落帽韵事不专于前矣!”
我高兴万分,老师竟然恢谐地把我与文人孟嘉落帽韵事并提,可见写作并非难事,从此,写作兴趣陡增。老师批改作文,眉批点到要害,总批不仅评文章的得失,更是交流思想,交流看法。作文簿发下来,学生最关心的不是得什么等第,而是首先看老师批语写了些什么,如果只是一般化的评文,学生就会感到某些失落。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老师不大讲究教学方法,但是他们人品好,有学问,我们做学生的佩服他们。我们的老师一人一个样,有的语言精炼,逻辑性极强,有的声情并茂,进入角色,达到忘我境地,有的严肃,不苟言笑,有的温和,春风春雨,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生,兢兢业业,我们尊敬他们。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对这样的人我们心灵深处从不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