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自主课堂答案人教版_我对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实践和思索

杂文收录 2025-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新课程标准》提出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①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②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我体会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如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获知、用知,其语文素养的无形提高自是不言而喻了。如何将文言文教学与自主学习有机地统一起来呢?我在默默地思索着……
〖序曲〗
   “老师,我能不能给同学们讲讲文言文?”一个稚气的女孩柔柔地问我,正愁文言文诵读无突破的我,一听此建议,顿时茅塞顿开,好主意,平时,总是我带着学生阅读文言文,从感知——质疑——探讨——拓展的课堂模式到课外练笔方式,学生早已熟稔在心,习以为常。更况,无论师生怎样配合、投入,学生所得无非是我所给予的现成资料,总显得有些被动学习。现在,学生有这样的提议,让他们当一回小老师,由他们自找材料准备,这知识的网岂不撒得更宽了吗?“好呀!你能第一个挑战自我,有信心吗?”“老师,你看我的。”望着欢欣而去的陈奕,我心里还是有些发毛:她能驾驭好这一课吗?
〖正剧〗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篇文言文”陈奕上台了,小脸笑咪咪地,聪慧的眼睛扫视了一下教室,还不赖!至少声音不颤抖,神态也自如。奇得
    是,教室静的速度比我上课还快。“请同学们把这篇文章朗读一遍。”开门见山也不错,陈奕讲的是滥竽充数的故事,“刚才,你们读错了一个字,知道是哪一个吗?”她不直截了当告诉同学,居然设了个悬关,声音虽不激昂,却有不可抗拒的震慑力,学生配合很默契,钱喻就先举手,她提出“说”应该读“yuè”而不读“shuō”,小老师认可了她的回答,马上又提问“我们曾在哪些课文学过”,她的温故知新比我还神速,就这样,学生又再忆了《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陈奕要求学生读课文的花样也不少,个别读、集体读、小组读、自由读。在读的过程中有时要求同学疏通文义,明确部分文言词语的含义,并能对不理解之处质疑,有时要求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互答互议,以求共识。
    学生提出的疑惑有:使、为、之、廪食以数百人、好、……嗨,质疑探讨的热乎劲毫不逊色于我给他们上课。瞧那位小老师,时而在黑板上圈点书写,时而对同学的回答颔首赞许,时而潇洒指点举手的同学,连我,也被感染进了他们的议论圈。课堂气氛很好,这个孩子真不简单,我在实习期间似乎也没她那么从容不迫。虽然陈奕的字在班内不算好,但她能努力按照书法规则板书着每一个字,这不仅锻炼了她的写字能力,而且给同学的书写态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学们,我们已对课文有了了解,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南郭处士是怎样一种人?”台上的小老师自如的“指点江山”,座上的伙伴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平时,我也喜欢该自由发言就大胆说,没想到她学得挺能的。不过,我倒希望她少一些模仿,多一些创意。
    虽然说,这篇文言文比较简单,但由学生自个儿组织讲析,毕竟是首次。推陈出新、探究内蕴、分析概括、鼓励发言、归纳总结……数一数,陈奕的引导方式不少于10种。看着陈奕从分析文言文现象到故事的内涵延伸,从就文论词的评点到成语蕴涵哲理的整理要求,我的心里漾开了幸福的涟漪,似乎感觉,有了台上的陈奕,便生“下岗”的欣慰。也许,我是该学着点“偷懒”。不知陈奕当时是否有“汗流浃背”的紧张感,反正,结束时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了小老师。
〖尾声〗
     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动机、兴趣、习惯、意志、技能等形成的心理基础。“老师讲”变成“我来讲”,这种有意行为似乎更能体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有趣味而读,有意义而做、有实用而行,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许发挥得更有效。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知有没有第二个陈奕出现,我在座下沉思着。
    “老师,下一次我来讲文言文好吗?”钱渝笑嘻嘻地问我,“行!”……
    “老师,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呀?”看着迫不及待的邹洁,我真有些于心不忍。“别急,我会给你机会的。”几乎,我都想把所有的课让给他们了。……
    “老师,我才轮到一次,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渴求的眼睛,似乎在责备我不公平呢!得得得!让我再做几回“懒教师”吧!……
    〖反思〗
    1、 让学生自讲文言文、讲故事有实用价值吗?
    2、 每次学生讲析,面对他们出现的讲解错误,是当众否决指正 ,还是过后默默处理,或是听之任之?
    3、 文言文材料的选择寻找,需要老师对他们的指点吗?
    4、 语文自主学习,我们应该给他们多少激发兴趣、发展自我的空间?
    5、 文言文诵读教学,还有哪些突破点?
    6、 课外文言文的学习,如何才能减少更多的盲目性?
    7、 我们渴望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发展个性的时间,可是,怎样才能给学生创造机会?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否需要配合、达成共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412.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