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试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论文提要:中学作文教学面临困境,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教改路子,使中学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整体性观念,把作文教学跟学生的人格建构、现实生活、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训练以及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唯其如此,才能开创中学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中学作文教学早已陷入困境,至今仍在困境中徘徊、冲突。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重新定位,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的特点。在学生人格建构方面,它强调“语文课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在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上,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对于写作方面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还对写作的相关技巧,写作的过程以及作文的修改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新课标重视阅读,对阅读的量和质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议。此外,新课标还提出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可以说,新课程标准为语言教学(当然包括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结合笔者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本人认为,要走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必须做到“强调整体,五管齐下”。
所谓“强调整体”就是强调整体性的观念,首先要把写作教学视为一个整体,思想培养、语言学习、技巧训练不可分割。其次要把写作教学置于语文教学的整体之中,与 “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第三,把写作教学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整体之中,借助学校德育工作、体育工作、美育工作以及劳动教育工作之力,建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素质,丰富学生生活。
所谓“五管齐下”指的是在作文教学中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加强作文与做人的有机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格建构和审美情趣培养。
我们都在感叹,现在的中学生作文空洞肤浅、虚情假意。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内在修养所致。这里,有必要提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养气说”。孟子在《公孙丑》里谈到“知言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韩愈在《答李翊书》里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苏辙则明确提出了著名的“文气说”。他认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他进而列举孟子和司马迁的例子加以阐述,说孟子善养其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而“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文气之“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之气质、胸怀、思想、性格以及审美情趣。新课标倡导写作要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就是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可以说,古文家的“养气说”以及现代的教学理念都十分强调作者思想修养对写作的重要影响。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却常常把思想给忽视了。这种倾向应该纠正,作文教学应该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格建构为指归,重视养气,努力实现从单纯的作文训练到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作文与做人的有机联系,促进作文教学与人格建构的相互结合呢?
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会有积极的人生观,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为之感动。也只有热爱生活,才会热爱并且敬畏生命,才会怀有对整个人类(包括自然界)的同情心和悲悯心。这些,是写作的动力,也是作文具有深刻思想性的重要条件。
其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游历),让学生多去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并进而形成其思想。
第三,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扩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四,要重视艺术教育。以理想和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艺术具有移化个体心灵,健全人格以及培养健康审美情趣的作用(这一点又往往被学校教育者所忽视)。同时,艺术教育(尤其是文学欣赏)又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学功底和精神底蕴。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可谓一举两得。
二、回归作文本源,强化作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教育家
在此,有必要提及新课改的两个理念,即主体教育观和生态伦理观。主体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另一个理念是生态伦理观。生态伦理观主张以整体主义的视野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教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地对话、和谐地交往。在教育中,我们有义务教会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这也是作文教学能够胜任的使命。可以说,亲近自然是中学作文教学的手段,更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当学生为一草一木而感怀的时候,当学生为一山一水而动情的时候,他们的作文便有了需要表达的思想,而他们的人格、他们的情趣同样会得到一次难能可贵的提升。
与生活(包括自然)相结合,这是语文教改(尤其是作文教改)的趋势。新课标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和努力。
首先,教育学生关心生活,亲近自然。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与课外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组织一些参观、访问、游览活动等。(上海市特级教
其次,作文要表现生活、干预生活。根据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的原则,我们应大力提倡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有感悟的东西,努力发掘并表现身边平凡生活的美和意义,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只要有了生活的底子,有了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作文自然就会血肉丰满,有真情实感了。虽然它也许还很稚嫩,但它毕竟是一种真实的、鲜活的、可贵的生命的活动,是创作主体个性的张扬。
三、树立大阅读观。
学生阅读面狭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严重失误,也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写好作文需要有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和阅读的积累;写好作文需要有底蕴,包括文学的底蕴和精神的底蕴;写好作文还需要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提出明确的目标,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
四、借助“口语交际”训练和“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思想、训练思维以及表达能力。
口语与作文具有许多的相通之处,都是对人的思维的表达,只是一个以口头语为介质,一个以书面语为介质。因此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如叙事、议论、表情、达意等)的提高。
另外,综合性学习可以丰富生活,开拓视野,可以培养关注现实的习惯,并进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对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无裨益。
五、进行系统化的、切实有效的写作技巧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思想、关注生活、强化阅读等固然十分重要,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大家都经历过同样的事情,都见过同样的景物,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写成一篇好文章,有的人却不能?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不同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更关键的是技巧。写作教学讲究的是宏观与微观兼顾,只有大而广的理论(指导思想)而没有系统而具体的训练,一切都是空谈。当然写作训练“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指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引自《语文课程标准》)
总之,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牵涉到语文教育的诸多方面,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看到教学中的困难,更要看到希望。现在,全国各地正全面铺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只要我们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学作文教学就一定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困境,走向光明。
主要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1月)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12月)
4.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5.韩愈《答李翊书》
-
【她让我感动的作文600字】她——让我感动详细阅读
学校操场,欢声雷动,人山人海,1500米的赛跑就要开始了,跑道两边学生们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的人墙。同学们手舞着小旗张望着,期待着。“1500米赛跑现在开始,各就各位。”裁判员举起了红色令旗,“预备——嘀!”一声哨响,一个矫健瘦巧的身影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任国敏,加油!——任国敏,加油!”...
-
[阅读课外书总结]课外综合阅读的实施总结详细阅读
2004年我校加入湖北省综合阅读课题组,我班也成为实验班级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要很好的实施综合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实施综合阅读方案之前,我亲自设计表格在班上...
-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报告]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详细阅读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之;适度延伸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
-
[柴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详细阅读
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庄晋玲 邱明波提要: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归隐之路,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诗坛一代宗师。陶渊明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大济苍生”“独善其身”“慷慨悲歌”三个阶段,即心路历程三阶段。本...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详细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2005jqp 新丰三中 江平趣味作业 ,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 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 的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
-
[新课标导学2020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详细阅读
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 ——《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落实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课堂描述:《我的眼,我的心》是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一堂新课改研讨交流中的语文活动课。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常常在关注社会、思考...
-
洋思教学经验|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详细阅读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与当初的洋思中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每年选派教师去洋思学习,尝试洋思经验的根本所在。下面我就洋思经验在我...
-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师与情感教学详细阅读
农六师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离不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形象的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是学生领悟作品精妙的情感体验;...
-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详细阅读
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厦门一中 黄小娟去年秋天,厦门地区和全国37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课改的大气候,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变教师为本...
-
网络攻击的载体|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详细阅读
9:36:12利用校园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