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小说文体特征_说明文体的诗化训练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培养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训练学生观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写作说明文的兴趣相对其它文体而言,要小些,甚至有些学生因对说明文的阅读欣赏不感兴趣,而产生厌烦情绪。教师的教学收效甚微,学生的提高非常有限,以致很多的教师甩开了写作说明文的训练。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学生写作说明文的兴趣,给作文课堂引入活水呢?我们可以尝试写作“咏物诗”,来进行说明文体的诗意化训练,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说明文,既训练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表达的说明能力,又丰富了教学中的文学含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何为“咏物诗”,即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划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如下面两首咏物诗:
电风扇
一生都在散布 / 风言风语 / 偶尔住嘴 /
头脑又开始发热
天鹅
不必装作很神秘 / 在人迹稀罕的沼泽里 /
你也要低下头来觅食 / 如果你真的伟大 / 我想,癞蛤蟆
/ 也不会把你的肉觊觎
第一首以客观的“物”——电风扇为描写对象,形象地刻划其功能方面的特征;第二首在对天鹅生活习性的描绘中融入了主观性的咏叹。总之,都是由“物”而引发诗,而诗又通过对“物”作形象地描绘,赋予“物”以美感,还能“因物而兴怀”,因而好的咏物诗总能将“物”与“诗”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对“物”的描绘,需要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就离不开说明文中对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等作准确的说明,或事理的阐明。因而,写作好一首出色的咏物诗,必须有准确敏锐的观察能力,其写作构思的过程就无形地融入了说明文体的训练。咏物诗的 特点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⑴多用拟人手法,语言形象,刻画入微。好的咏物诗,都能用生活化的口语语言,轻轻松松,廖廖几笔,极为俭省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准确而逼真。拟人化的手法更拉近了读者与描写对象之间的距离,或让人粲然一笑,或让人唏嘘一叹,传神的刻画让读者回味不已。
⑵“形”“神”兼备。咏物诗描其形,是第一层次,求其形似,不是咏物诗中的上品,在形似的其础上求其神似,融入作者的主观视角和思想,这才是第二层次,也是一般咏物诗的特点。所以古人有“取形不如取神”的说法。
⑶借物抒怀。诗人咏物,常常希望能借物表达出自己的的理想和志向,或者表明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这便是寄托,以此来抒发情怀。如我们熟悉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终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学习写作咏物诗,应由浅入深,按照“描形—绘神—抒怀”层层提高的步骤来训练,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特别是在“描形”的环节上,力求突破,要引导学生如何把握事物的突出特征,如何捕捉住可以入文的形象点,要举出生动的示例,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在训练中,应注意几个方面:
① 首先,要选取常见的,特征明显的对象,以便于学生观察,易于描绘其形其状其功用。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的事物,不能选用。在引导观察时,要多启发学生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事物特点。如:
电饭锅
生米时 / 你睁一眼闭一眼 / 做成熟饭时 /
你仍睁一眼闭一眼
钢笔
你有一个软肚肠 / 装着一个混沌的世界 /
你有一个硬舌头 / 吐出幅幅清晰美丽的图画
窗玻璃
隔绝着寒冷、灰尘和噪音 / 透过来光和热
②在“描形”有所突破的基础上,再求“描神”,要融入自己的一些个性眼光,或情感、或观点、或心志,以增添表达的含量和感染力。这属于提高层的训练。如融入观点类:
遥控器
把人宠得越来越懒 / 自此以后 / 你的一生便难再逍遥
剃须刀
斩草 / 但不除根 / 后患无穷
阐释心志类:
月亮
阴,是你的忧患 / 晴,是你的心愿 / 圆,是你的期盼
/ 缺,是你的遗憾
冰山
这里是冰山 / 古今无人来 / 只因胸怀太寒冷 /
落得人人冷眼待 / 何日阳光来 / 几时入人怀
抒发情感类:
星星
你,没有月亮的皎美 / 更没有阳光的灿烂 /
但是,如果天空中没有你 / 宇宙就失去了浩瀚
鞋
脏了自己 / 清洁了他人 / 屈辱的一生 / 结束在垃圾堆 /
我明白了 / 甘在人脚下 / 才显出自己的高贵 / 才永远和人相伴
此外,我们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按要求作文,再讨论推敲,全班交流,总结得失,真正让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课堂在充满趣味的训练中把“单调的说明”变为“诗意的栖息”。
作者地址:朱河镇初级中学 433325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