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作文个性化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一中李仁海
对中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应该说唯一的依据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7—9年级写作部分第二条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我们不妨将《课标》的这一表述,理解为《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具有个性化的文章的要求。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写作教学的工具性,过分注重习作知识、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写作过程应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体验、个性表达的过程,是学生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学生心中的情感不能喷吐,学生个体体验得不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语言遭到抹杀,作文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为了完成任务,学生要么循着老师的思路完成,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我们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广阔天地。
一、营造表现个性的氛围
和谐、民主、平等的作文教学环境是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基础,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心境。"当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盎然,处在良好的学习心境时,他们的思路会十分广阔,思维出奇地灵敏,语言表达惊人地畅达而富有个性。"(张化万主编:《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如果学生的写作心境差,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头脑进课堂的,他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也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任务与先前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开放发展个性的时空
1、开放时间
每周的两节课不再是作文教学的唯一时间,教学时间应该向学生开放,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口袋。学生必须有充分的学习实践时间,课内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参与学习时间、语言实践时间在3/4以上。在单元作文课或科学小实验作文课中,学生观察、动手实践的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加上8分钟的片断写作,1分钟的自由拟题,学习的时间大部分是学生的,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新理念。
2、开放时空
作文课要向各学科、向家庭和社区开放,让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生活中的各种景物、现象都能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作文积极干预生活。加强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使作文生活化、社会化。
三、学会表达个性的方法
一篇表达个性的好作文,在立意上,能将笔锋触及别人尚为写到的新人新事新问题,表达出独到的观察和认识感受,这就要求能够巧于构思,让旧素材表达出别人未能表达的新意来。学会表达个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森林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大海上没有两朵毫厘不差的浪花,人海中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个性化作文,重在思维的独特个性。个性思维,体现在立意新颖,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更不是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
2、情感求实。
写作是生活的反应,是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我们要写最熟悉的东西,要写那些打动过我们心灵的东西。心灵,只有经历过颠簸与震荡才能成熟;文章只有渗透着泪与笑才会获得真的生命。
3,自我求真。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中国国务院总理家宝在美国哈福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时说,人能做到“真实、真情、真挚、真切,境界就会不一样,我可能回答不好大家的问题,但我敢说实话”。有不少个人日记,情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也与这种纯真袒露的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4,语言求活。
生动活泼的语言会让作文穿上一件美丽的旗袍、是思维、情感、自我流露的外在载体。这种语言,首先它是生活的,平易自然,如行云流水,飘然无序,舒卷自如。其次它是新鲜的,方言,流行语,外来词,或典雅,或俚俗,都可口、可耳、可心。它还是美丽的,不脏,不乱;不恶,不涩;不伪,不空。
5,文体求变。
现在中考对作文的文体要求比较宽松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个性化作文的发展。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类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和作文个性的发展要求。童话、寓言、散文诗,杂文、诗歌、短小说,甚至文言文、就诊报告等都登上了大雅之堂,给学生张扬作文的个性提供了日益广阔的舞台。是考生之幸,也是作文个性化之幸!
四、开展珍视个性创造的评价
1、正确对待真实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实不仅是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育人的基本要求。在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就十分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变化,使作文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真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真实,另一种是想像中的、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真实。《语文课程标准》把作文分成"写实"和"想象"两大类,我们应在写实作文中应该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但是也不能片面地把"真实"理解为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真实,而因此否定想象中真实。
2、鼓励学生创新
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核心,没有创新,个性也就失去光彩。教学方式的变革必将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创新空间,更强烈的创造激情。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童心的眼睛,要经常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要表达的含义,否则,就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
3、重视过程评价
新课程标准对作文过程的评价是非常关注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发挥教师评价的主导作用,更应该让学生与学生进行相互评价,相互修改。这个修改的过程是阅读的过程,欣赏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不过,在相互修改作文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要让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对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学会欣赏他人,发现他人的长处,在你认为写得较好的句子或词语下面划一条浪线。如果找不出别人的一点长处,你的作文就不合格。老师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更重视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
【她让我感动的作文600字】她——让我感动详细阅读
学校操场,欢声雷动,人山人海,1500米的赛跑就要开始了,跑道两边学生们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的人墙。同学们手舞着小旗张望着,期待着。“1500米赛跑现在开始,各就各位。”裁判员举起了红色令旗,“预备——嘀!”一声哨响,一个矫健瘦巧的身影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任国敏,加油!——任国敏,加油!”...
-
[阅读课外书总结]课外综合阅读的实施总结详细阅读
2004年我校加入湖北省综合阅读课题组,我班也成为实验班级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要很好的实施综合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实施综合阅读方案之前,我亲自设计表格在班上...
-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报告]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详细阅读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之;适度延伸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
-
[柴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详细阅读
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庄晋玲 邱明波提要: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归隐之路,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诗坛一代宗师。陶渊明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大济苍生”“独善其身”“慷慨悲歌”三个阶段,即心路历程三阶段。本...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详细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2005jqp 新丰三中 江平趣味作业 ,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 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 的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
-
[新课标导学2020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详细阅读
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 ——《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落实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课堂描述:《我的眼,我的心》是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一堂新课改研讨交流中的语文活动课。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常常在关注社会、思考...
-
洋思教学经验|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详细阅读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与当初的洋思中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每年选派教师去洋思学习,尝试洋思经验的根本所在。下面我就洋思经验在我...
-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师与情感教学详细阅读
农六师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离不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形象的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是学生领悟作品精妙的情感体验;...
-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详细阅读
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厦门一中 黄小娟去年秋天,厦门地区和全国37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课改的大气候,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变教师为本...
-
网络攻击的载体|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详细阅读
9:36:12利用校园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