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语文课的节怎么写]一节失败的语文课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背影》是一支经典的心灵之歌,它不仅是从朱自清的心底唱出,而且也拨动着千万读者的心弦,引起深深的共鸣。它又是一坛酒,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其味也愈见醇香。孩提时的我,读到的是父母唠叨的爱;当鸟儿飞出旧巢独自翱翔长空时,读到的却是一种家园的依恋、温情的慰藉。多想将这种感动与学生分享,为此我在上这一课前也颇费周章的设计了一番。依稀记得曾有位名师的一次公开课上《背影》,凭着他深情的讲述,使在座的每位同学为之动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因此我也想在上此课时希望同学们能触“文”生情,达到流泪的效果。
课前我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 (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的家境并不富裕,因此在校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天刚下早自习就有很多在校门外等候已久的父母为自已的孩子送饭菜)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家长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意在让他们体会“细微之处见真情”以便上课时能和朱自清一样有颇深的感触。
临上讲台前,我真是铆足了劲,非让学生达到我预期的目的不可。
上课时按部就班。通过我的动情导入 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朗读了课文,这可是我课前千锤百炼了。可没想到这一败笔竟是课堂气氛的凝固剂。本来我的设想是给学生示范后,在让他们挑出自己最感动的语段来朗读体会。但是举手的寥寥无几,在学生的心目中理所当然的认为老师读的最好了。既然朗读这一环节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只有转个话题,让学生品析语言,体会父亲对“我”的爱。通过对“火车站送别”深入的分析、品味,让学生认识到:父亲那艰难的攀爬,蹒跚的步伐都源于对“我”的爱,那是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的。在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完成一切教学任务后,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情感教育,让学生细说自己的父母(可结合送饭、送伞等细节)。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家长从来不给我送饭”“那你家长常对你说些什么?一点就不关心你的学习?”我启发到。“我成绩不好,我妈说我笨得象个猪,再学不好就回家种田”孩子的这一回答,是我始料未及,而此时有的学生却在下面大笑。对这种情况,我只得请另一位不错学生回答,希望她能挽回局面。她却说:“我们家有五口人,我妈妈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她不喜欢我和姐姐,但对我弟弟特别好,我和弟弟差不多同年,可却让他转学到条件较好的西湖中学读书,还给他买很多资料,而我只能攒着每天的生活费来买自己喜欢的书看。并且每周我都不想回家,回去妈妈都让我干活,做慢了还骂我。根本没时间做作业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去写。可弟弟却不一样。我不知道同样是妈妈的子女为什么会这样,有时我真的想离家出走”。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不少学生起来埋怨起自己的家长来。本来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述说亲情的,没想到却成了对家长的“批评会”了。我急中生智,便想了一个办法借此批评学生。我问“知道自己生日的同学请举手”全班无一人不举手,此举在我的意料之中,接着我问:“知道自己父母生日的举手”本来以为他们会不知道以此来数落他们,没想到居然大家都知道。我的心里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一种挫败感刹时泛滥开来淹没了我。还好此时下课铃声响起,趁机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吧!课后我寻思:为什么我千呼万唤都唤不回“背影”的回眸一视呢?
通过剖析,我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在于一心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想法强嫁接给学生。现在看来,这一点根本行不通。哪怕自己的教学设计多么精巧,如果不结合实际,深入了解学生,一切都是罔然,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放飞思想的灵感,自主的探究学习,才会达到最佳的学习境界。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