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导入方法|语文课的导入 技巧

杂文收录 2025-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  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
成功的导入  法,具有艺术性、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能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温故导入  法。“温故而知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可以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故事导入  ,学习吴冠中《桥之美》,可以从《中国石拱桥》导入  ,学习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从《示儿》导入  。
    二、析题导入  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揣摩标题有利于理解课文。学习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可先板书“桥”,让学生说出都见过哪些桥,再写“拱”,看有哪些拱桥;再板书“石”、“中国”,明确标题从地域、材料、形状三个方面对说明对象作了限制。有时可引而不发,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如杜甫的“诗三首”也可以用析题法导入  。
    三、设疑导入  法。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注意,引发思考。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可以设疑《蜡烛》写的是“蜡烛”吗?学习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可以设疑,“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得到的是“充满爱意和亲切的呵护”吗?学习李森祥《台阶》可以设疑: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文中父亲对台阶的需求是什么样的需要?
    四、故事导入  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  ,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张岱《湖心亭看雪》可以用有关张岱看雪的故事导入  。学习蒲松龄的《狼》,因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教师可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讲述课文内容,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能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五、诗歌导入  法。在我国文学园地中,诗歌是棵长青树,根深干粗,枝繁叶茂,可为我们导入  新课提借丰富的材料。学习张岱《湖心亭看雪》还可运用柳宗元《江雪》导入  ,学习《新闻两则》第一则可用毛泽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导入  ,该课反映了人民解放军胜利攻占国民党政府首都的历史事实,大气磅礴,对理解本文很有帮助,学习陈从周《说屏》可以赏析杜牧《屏风绝句》诗导入  。
    六、成语导入  法。成语言约意丰,生命力强,有些成语就出自选入课文的文言文。学习这类课文,可以从成语导入  ,由《世外桃源》导入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朴朔迷离”导入  《木兰诗》,由“刮目相看”导入  《孙权劝学》,由《讳疾忌医》导入  《扁鹊见蔡桓公》等。
    七、图画导入  法。用课文中的插图,教学挂图,自绘水彩画,粉笔简笔画导入  新课,形象直观,深受学生喜欢。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可以参看文中插图,分析老妇人的形象,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前面的彩色插页,去领会亭台轩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景致。
    八、音乐导入  法。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感受的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用适宜的音乐导入  课对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大有裨益。学习朱自清《背景》,可让学生从《爸爸妈妈》主题曲中感悟父爱的深沉,学习《孔雀东南飞》可让学生听一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九、评判导入  法。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灸人口的名文,但是,根据报载,南京中学生反对将本文选入教材:理由是文中的父亲穿越铁道、爬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作出评判,看这篇文章该不该入选中学教材。
    十、知识介绍导入  法。有些文体,有些文学常识,学生受知识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可以采取文体介绍,文学常识介绍等方法导入  。学习短文两篇,我们可以介绍“铭”、“说”两种体裁,学习《大道之也》我们可将《礼记》及与“礼”相关的文学常识向学生进行介绍。
    总之,导入  是整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切中肯肇牵本一发而动全身,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数,手中有法”。所谓“目中有人”就是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等情况来巧妙施导。所谓“胸中有数”“就是要根据具体篇目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所谓“手中有法”,就是导入  方法要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名尽其妙。

语文课的导入  技巧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59.html

  • 【她让我感动的作文600字】她——让我感动

    学校操场,欢声雷动,人山人海,1500米的赛跑就要开始了,跑道两边学生们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的人墙。同学们手舞着小旗张望着,期待着。“1500米赛跑现在开始,各就各位。”裁判员举起了红色令旗,“预备——嘀!”一声哨响,一个矫健瘦巧的身影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任国敏,加油!——任国敏,加油!”...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阅读课外书总结]课外综合阅读的实施总结

    2004年我校加入湖北省综合阅读课题组,我班也成为实验班级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要很好的实施综合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实施综合阅读方案之前,我亲自设计表格在班上...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报告]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之;适度延伸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柴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

    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庄晋玲 邱明波提要: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归隐之路,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诗坛一代宗师。陶渊明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大济苍生”“独善其身”“慷慨悲歌”三个阶段,即心路历程三阶段。本...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2005jqp 新丰三中 江平趣味作业 ,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 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 的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新课标导学2020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 ——《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落实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课堂描述:《我的眼,我的心》是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一堂新课改研讨交流中的语文活动课。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常常在关注社会、思考...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洋思教学经验|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与当初的洋思中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每年选派教师去洋思学习,尝试洋思经验的根本所在。下面我就洋思经验在我...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师与情感教学

    农六师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离不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形象的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是学生领悟作品精妙的情感体验;...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

    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厦门一中 黄小娟去年秋天,厦门地区和全国37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课改的大气候,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变教师为本...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网络攻击的载体|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9:36:12利用校园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