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新课改下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甘肃省民勤县大坝中学 黄祥本
思考之一:关于“下水作文”
曾几何时,校园内刮起了一股“学生作文,教师先写”的“下水作文”风,称之为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于是,学校便要求教师必须“下水作文”,且要工整地誊写在专门的作文教案本上,在引导学生作文时,展示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种作法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否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呢?我认为不论教师作文水平有多高,对学生也是一种限制。这种格式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必定会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创新思维,很容易造成千篇一律、无个性、无特色、无新意的模仿式套写式作文,失去了作文的典范性,失去了作文的真实性。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写,教师写什么样的下水文,学生就写什么样的实践文,使原本丰富多彩的个性强求一律,使原本无比广阔的生活强求相同,致使作文教学走向死胡同,失缺童心,缺乏真情,学生怎么能写出内容新颖、形式各异、真实感人、生动形象的文章呢?要知道,作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悟”出来的!
思考之二:关于作文批改
作文究竟怎么批改,也曾引起过很多争论,众说纷纭。大部分学校要求教师必须“精批细改”,从错字病句到段落层次,从文法修辞到章法结构,从立意构思到选材布局,从条理主题到情感表达等等,要有眉批、总批,要“密批”,无一例外。作文批改完了,批改细了,也批改好了,可以说是“满堂红”。但这样以来,失去了学生特有的个性、原意,失去了学生原本纯朴的认知和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变成了在天真纯朴的作文上强加了成人思想的材料,面目全非了,学生看不懂了,那批改的价值何在?长此以往,学生变懒了,依赖性增强了,积极性不高了,兴趣不浓了,自己不改了,写作不认真了,水平也就降低了。改多了,学生不敢写了;改多了,伤了学生的自尊;改多了,教师代替了学生。因此,我认为学生作文教师要尽量少改,精改,改非改不可的:错别字绝不放过,措词不当要指出,特殊病句要修改,条理不清要指明……大部分应留给他们自己改,留给学生交流互改,教师应指导他们怎样改。评语应恰当中肯,要有启发性、鼓励性、指导性。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也提高了写作水平。
思考之三:关于文体
作文教学要想走出死胡同,就必须求“真”,淡化文体,超越传统,打破模式,贴近生活,告别“假、大、空”。让学生放心放胆去写,写真话,诉真情,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以“以我手写心,以我事写我心”。“情动于中发于外”,自然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放心放开让学生写一些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最想写的,清新洒脱、自由奔放、生动活泼的散文化的文章。可记叙说明,可议论抒情;可散文诗歌,可戏剧小说;不加文体限制,多提示,少要求;不限定字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学生一定能写出一篇象样的富有个性的有见底的文章来。如2002年四川眉山市中考作文题是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除诗歌外的文章,学生写出了独幕话剧《善良归家》的优秀作文。我在教学中曾让学生以“童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有写诗歌的,有写散文的,形式多样,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童年是爸爸的教诲,童年是妈妈的爱抚;童年是灿烂的太阳,童年是湛蓝的天空……童年是诗,童年是歌,童年是梦……”
思考之四:关于作前引导
引导要得法,引导要恰到好处。好的教师在作前往往善于激发兴趣,创设情境,三言两语,简明扼要的提示就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把学生带入写作佳境。因此,教师在学生写作前,引导要尽量少而精,防止“包办代替”。引导得越多,范围就越窄,限定就越死,学生的欲望也就越低。写作失去了“兴趣、欲望、自由”,就不可能写出多好的文章来。
思考之五:关于讲评
讲评是作文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的一环,教师要下功夫备好这一环,要多指导学生互讲互评,互评互改。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习作认真讲评,边评边讲,指出不足,指明修改办法,可个别讲评,可分组讲评,也可全班讲评。把“读”“讲”“评”结合起来,或学生读教师讲,或教师读学生评。在讲中学,在评中感,在读中悟。讲评后让学生再改再写,明确不足,寻找差距,促其进步;把一些优秀习作用稿纸重新誊写出来,或张贴,或“发表”,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教师要下大力气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超越教材,超越模式,超越传统,鼓励学生写实求真,标新立异,使现代的作文具有时代气息,使学生的写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走进时代,走向未来,趋向简明、短小、实用、真实化。
-
【她让我感动的作文600字】她——让我感动详细阅读
学校操场,欢声雷动,人山人海,1500米的赛跑就要开始了,跑道两边学生们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的人墙。同学们手舞着小旗张望着,期待着。“1500米赛跑现在开始,各就各位。”裁判员举起了红色令旗,“预备——嘀!”一声哨响,一个矫健瘦巧的身影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任国敏,加油!——任国敏,加油!”...
-
[阅读课外书总结]课外综合阅读的实施总结详细阅读
2004年我校加入湖北省综合阅读课题组,我班也成为实验班级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要很好的实施综合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实施综合阅读方案之前,我亲自设计表格在班上...
-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报告]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详细阅读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之;适度延伸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
-
[柴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详细阅读
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庄晋玲 邱明波提要: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归隐之路,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诗坛一代宗师。陶渊明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大济苍生”“独善其身”“慷慨悲歌”三个阶段,即心路历程三阶段。本...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详细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2005jqp 新丰三中 江平趣味作业 ,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 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 的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
-
[新课标导学2020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详细阅读
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 ——《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落实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课堂描述:《我的眼,我的心》是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一堂新课改研讨交流中的语文活动课。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常常在关注社会、思考...
-
洋思教学经验|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详细阅读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与当初的洋思中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每年选派教师去洋思学习,尝试洋思经验的根本所在。下面我就洋思经验在我...
-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师与情感教学详细阅读
农六师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离不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形象的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是学生领悟作品精妙的情感体验;...
-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详细阅读
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厦门一中 黄小娟去年秋天,厦门地区和全国37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课改的大气候,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变教师为本...
-
网络攻击的载体|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详细阅读
9:36:12利用校园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