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_让多媒体课件“为我所用”

杂文收录 2025-08-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无锡市蠡园中学  倪爱琴

一次外出听课,听了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执教的《斑羚飞渡》。应该说,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这节课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细节。

沈石溪的这篇《斑羚飞渡》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教师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打动自己的段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有一位女生站了起来,她选的正是全文最震撼人心的部分——飞渡。这位女生的朗读水平很不错,不管是情感的表达,还是语气语调的处理都十分到位,听课老师都被吸引了,一个个点头默赞。师生也顺势就这一段展开了讨论:为什么感人?通过哪能些描写体现感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选择了一段背景音乐,让学生再次就这一部分进行配乐朗读,以创设出更感人的课堂教学情境。同学们一致推荐刚刚那位女生朗读,但这一次的效果却大大不如第一次,所有的人都觉察出了异常。为什么同一个人对同一段文章,在朗读的处理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原来问题出在老师所选的背景音乐上。老师给这一段“飞渡”的文字配的是《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众所周知,《二泉映月》是一首以“悲凉”为感情基调的二胡独奏曲,其中的“悲”与斑羚飞渡时的“悲凉”基调是相吻合的。但斑羚飞渡带给人的情感冲击绝不仅仅是“悲”,更多的还是“壮”。老斑羚在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不迫的姿态,老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甘为人梯、自我牺牲的精神,无不闪耀着撼人心魄的壮丽光彩。那位女同学在第一次朗读时处理得当,注重了语气语调的抑扬顿挫,很好地表达出了这样一种“悲壮”的气氛。但一配上《二泉映月》,这位女生的情感马上就被感染了,声音越读越轻,“悲”的气氛越来越浓,而“壮”则越来越淡,直至完全消失,朗读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就整节课而言,这个教学环节是失败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这儿起了一个反作用。

当然,这只是一个特例,不具有普遍性,但由此我想到了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究竟应该如何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结合起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到现在,每一位老师开公开课,制作一个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成了头等大事,多媒体课件甚至成了开公开课的必要条件。但效果如何往往不在考虑之列,或者说考虑得不够。据我观察,有的教师仅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形式输入电脑,把教学环节编成程序,然后播放,教师整堂课没有离开鼠标;又有人给有关作品提供的文字配画,输入电脑,学生整堂课没有离开读连环画。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以上种种做法都有为用电脑而用电脑的倾向,而对于学生是否受益,受益什么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电脑的使用成为一种肤浅的赶时髦,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我认为,不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也不管信息化技术普及到什么程度,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都是多媒体课件所无法取代的。这种魅力来自于课文本身的文本之美,来自于老师独特的语言、人格、语态之美,还来自于师生、生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之美,更来自于思想的碰撞、想象力的发挥……而这一切的一切,多媒体课件能一一做到吗?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课件很美,内容很充实,教学过程 的设计是一环紧扣一环,但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所有课前的设计都不能凭老师的一厢情愿,课堂上有很多我们事先不能预计的“意外”发生,而这些往往被忽略。有了近乎“完美”的多媒体课件,老师上课就会按部就班,小心翼翼,虽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但不可避免地会束缚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而这种超出预先设计的自我发挥往往是一节课的亮点所在。也正是因为有了多媒体课件的束缚,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真诚交流往往也被限制,师生都只能根据既定的程度按部就班。这样,语文课堂独特的趣味性、生动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其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确实在文字之外给了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但过多的图画、照片、画面却容易让学生的想象力日渐贫乏。我们语文教材中的不少篇目是文学名作,而文学欣赏的过程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艺术形象的创造也是审美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陶冶读者情操、提高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如果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化成简单的图画、照片,欣赏者一目了然,那么多美的艺术形象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犹如一杯白开水。

再以上次的《斑羚飞渡》为例,老师在让学生读完“飞渡”一段后,出示了一段显示“飞渡”过程的Flash动画,让学生据此在复述飞渡的过程。这样一来,感性的认识是有了,但学生的想象力也因此被剥夺了,学生不必再去研读文本,文中的那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也就失去了研读的基础。我个人认为,这个环节换一种方式处理会更好。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的基础上,首先找出那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然后展开想象。这种想象的过程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动作再现,而是加入了学生自己的艺术加工。包括大小斑羚的内心活动,甚至神态。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想象再加以复述。这样基于文本的解读,再加以极富个性色彩的想象,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更加生动。

从教师自身来讲,掌握丰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必需的,但这些并不能代替教师自身的教学基本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朗读、书写、写作等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绝对不是只靠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显现出来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我们应当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深入地认识其意义及作用,正确使用多媒体,切不可片面追求画面的漂亮、程序的完美,更不可以多媒体课件来代替教师的讲授。我们应当始终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手段。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要“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为我所用,而不是代替我们。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15.html

  • 怎样开发课程资源|怎样筛选课程资源?

    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教师的角色和以往不同,要求发生较大的变化...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在开展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一)类型1、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教学模式_“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内涵。 “人是生成与创造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最直接的因素”。“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立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三个维度十项指标。三个维度是: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十项指标是:自尊自信、...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成都市教科所所长】李镇西(成都市教科所):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主 题: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主讲人:李镇西(成都市教科所)时 间:2003年4月12日地 点:徐州矿务局会堂内 容:一、 语文新课程改革与民主教育民主教育的含义,简言之,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语文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语文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教育。...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让课程走进教师|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

    尽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已经表明,它对教师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它让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但是要让教师真正能走进研究性学习却并不那么容易,有时甚至相当困难。在各实验学校开始课程实验时,相当一部分教师持旁观的态度,有的甚至明确表示反对。这其中除了惰性及一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方式很难改...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_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当前,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实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很多,但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和迫切。第一,“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提法问题。目前,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研究在我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一方面,近两年来上海等地有一些学者正在大力提倡和从事研究性学习,而且势头很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人;...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是怎样制定的?

    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从2000年初项目申报到2001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历时一年零七个月。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是由几百名大学科研人员、各地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的研制专家组不舍昼夜地辛勤劳动的成果,它凝聚了专家们的心血,是集体智...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关于审美的文言文】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摘要:3、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 鉴于上述种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综观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还普遍存在,令人深恶痛绝。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