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走进课堂】让演讲走进课堂

杂文收录 2025-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金山中学   陈  晖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鼓励他们敢想善想,敢说善说,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创造。我认为搞好课前演讲便是走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实践证明,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亮点。

我尝试课前演讲是从2000年教20034班的语文开始的,到现在教200613班语文已有5年了,这5年来从未间断过,也深受师生好评。我把一堂课的前5分钟(45分钟的前5分钟)安排为课前演讲,这也算是我每一堂课的导入  语。可老师演讲,也可学生演讲,以学生为主,每人每期不少于4次,但老师每周必须做1次示范演讲。每堂课安排2人登台演讲(由科代表事先安排),要力争余音绕梁的效果,可带稿,但最好不要看稿演讲;然后安排34人即席点评(由演讲者在班上抽学生点评,也可教师点评),要独到,要精要。但每位演讲者演讲前都必须做好准备:先写好演讲稿,所写内容还必须与我们所学课文内容有联系,要情真意切,能给人以感染,发人深思;并交给前一天演讲的优胜者查验并修改,最后给同桌或好朋友演讲,熟悉后方可登台演讲。演讲后由演讲者自己摘录优秀的点评和进行简要修改,最后把演讲稿交到科代表处保存,收集、整理后,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每月订成一本供同学传阅。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果?的确,当初连我自己都有些担心,怕因演讲耽误了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成绩;结果恰恰相反,不但教学成绩连年名列前茅,而且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增强了。就连上语文课的兴趣都提高了,当初是绝大部分学生怕安排到演讲,也怕去点评,但现在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想争先恐后地去演讲、去点评,生怕没机会。如果营造出了这样一种其乐融融的学习气氛,还怕教不好语文?不出了好成绩吗?

5年的尝试,的确也凝聚着一滴滴汗水,这其中有老师的,也有学生的。我最清楚地记得200310月的一节语文课上有位同学的演讲情景:演讲者当时是一身都在发抖,连声音都在颤抖,演讲得满头大汗,面红耳赤……原来这节课比平时上课多些听众,恰逢县教研领导率部分学校的语文老师十几人一行到学校随堂听课。为锻炼同学们登台当众说话的胆量,我便利用语文课让同学们轮流去作自我介绍,或介绍我家、介绍我班等,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和胆量的锻炼;为了让同学们写好演讲稿,我曾多次进行写作技巧的培训;为了让同学们都演讲好,我曾多次举行演讲技巧的培训,集体阅读《演讲与口才》杂志,观看电视上优秀的演讲比赛录像;为了训练同学们能有独到、精僻地点评,我便于用“读报时间”给同学们读好文章,然后让同学们说出其中的妙处;为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个性、才能优势和机会,我设计了不同样度的演讲题目……总之,我是想方设法去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努力找寻他们演讲中的亮点,去燃烧他们演讲的欲望。

每当我从书架上取下那一本本皱巴巴的演讲稿时,我都会欣喜若狂地捧起这一笔笔“财富”说:“,真好!”……让同学们在激情飞扬的演讲中,在精湛的点评中,去品读课文。会如拾级登山,越登越高,越登越险,越险风光越奇,师生的活动就会一浪接一浪,一浪高一浪,涌起义个个高潮,一处处险峰。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有亮点,有深度;这样的语文课,也才能出成绩,出好成绩。

                            2005年1月25日于金中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23.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