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生临死前的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训练点:
能正确认读本文的生字及一些拗口和难读的词语。
能力训练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方法习得点:
1.能结合文中的注释和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
2.通过抓住动作、神态描写来感受严监生这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教师描绘人物形象,学生抢答。
1、你看他,头戴紫金冠,身穿黄金甲,脚蹬步云履,手执如意金箍棒,率众猴出洞,一字摆开阵势。(孙悟空)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诸葛亮)
3、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4、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李逵)
一、揭示课题,结识文中人物
1、出示《儒林外史》封面,介绍儒林,揭示主人公——严监生
2、理解:监生
(1)出示:文字资料——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羊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节选自《儒林外史》
(2)严监生很有钱,在临死前会是怎样的情景?
3、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教师边听边正音。
3、理解词语:诸亲六眷登时、一声不倒一声、不得断气、灯盏、挑掉一茎
4、带着理解读,教师初步指导感情朗读。
5、教师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描绘想象中的画面。
6、学生默读质疑。教师引导总结问题。
“为什么严监生在临死前会有这样怪异的表现?”
7、浏览课文,勾画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细读感受。
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1、出示: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语句。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学生自由读,谈感受。
2、自由读,谈发现。(就是一个摇头,分为“摇了摇”,“狠狠摇”到“闭眼摇”不同的描写,关于两个手指头描写也有变化,从“伸出手指头”到“指得紧”到“指着不动”)
从变化中体会到什么?
3、把词语放回到课文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读。
4、师引读:出示
(1)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想说:
(2)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心想:
(3)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指着不动。心想:
5、学生想像说话。12
6、出示: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用一个词来形容严监生的病。
7、你觉得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
四、延伸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1、欣赏“两个手指头”的文学意义。
2、玩猜一猜的游戏:
(1)他老婆生重病了,他愿意化大钱治病吗?
(2)他老婆死了,他愿意大办丧事吗?
(3)他的哥哥犯事,他会花大钱消灾吗?
3、出示《儒林外史》相关章节(略)引导阅读《儒林外史》,走进性格复杂的严监生。
4、介绍名著《儒林外史》中的一些人物:王冕、范进、匡超人、穷秀才。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275.html
-
薛法根《爱如茉莉》教学实录_《爱如茉莉》第二课时实录详细阅读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 执教: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梦轩一、复习导入。 1茉莉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把这几个词语写在自己的默写本上。(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_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3、 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预习]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
-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案详细阅读
[预习提示]:1. 认真读课文,划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组三个词语标在书上。认读二类字至少三遍。2. 再读课文,并识记会写田字格中的一类字(囚、锁、敞、躯、棺)。3. 三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初步理解词意(永生、地下的烈火、活棺材) 。4. 再读课文,能简单说出文章...
-
假如没有灰尘阅读答案|《假如没有灰尘》详细阅读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会看病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_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详细阅读
《天火之谜》1 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2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来读了描写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同步练习详细阅读
知识广角一、把下面各字的拼音补充完整。m( ) y( ) ( )an l( ) ( )ui ( )e zh( ) h( )莓 殷 炫 峦 遂 澈 稚 凰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莓...
- 详细阅读
-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_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材简析 《黄河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诠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