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生临死前的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训练点:
能正确认读本文的生字及一些拗口和难读的词语。
能力训练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方法习得点:
1.能结合文中的注释和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
2.通过抓住动作、神态描写来感受严监生这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教师描绘人物形象,学生抢答。
1、你看他,头戴紫金冠,身穿黄金甲,脚蹬步云履,手执如意金箍棒,率众猴出洞,一字摆开阵势。(孙悟空)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诸葛亮)
3、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4、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李逵)
一、揭示课题,结识文中人物
1、出示《儒林外史》封面,介绍儒林,揭示主人公——严监生
2、理解:监生
(1)出示:文字资料——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羊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节选自《儒林外史》
(2)严监生很有钱,在临死前会是怎样的情景?
3、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教师边听边正音。
3、理解词语:诸亲六眷登时、一声不倒一声、不得断气、灯盏、挑掉一茎
4、带着理解读,教师初步指导感情朗读。
5、教师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描绘想象中的画面。
6、学生默读质疑。教师引导总结问题。
“为什么严监生在临死前会有这样怪异的表现?”
7、浏览课文,勾画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细读感受。
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1、出示: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语句。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学生自由读,谈感受。
2、自由读,谈发现。(就是一个摇头,分为“摇了摇”,“狠狠摇”到“闭眼摇”不同的描写,关于两个手指头描写也有变化,从“伸出手指头”到“指得紧”到“指着不动”)
从变化中体会到什么?
3、把词语放回到课文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读。
4、师引读:出示
(1)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想说:
(2)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心想:
(3)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指着不动。心想:
5、学生想像说话。12
6、出示: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用一个词来形容严监生的病。
7、你觉得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
四、延伸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1、欣赏“两个手指头”的文学意义。
2、玩猜一猜的游戏:
(1)他老婆生重病了,他愿意化大钱治病吗?
(2)他老婆死了,他愿意大办丧事吗?
(3)他的哥哥犯事,他会花大钱消灾吗?
3、出示《儒林外史》相关章节(略)引导阅读《儒林外史》,走进性格复杂的严监生。
4、介绍名著《儒林外史》中的一些人物:王冕、范进、匡超人、穷秀才。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27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