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英语单词_第五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5.单元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5.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8,甲、乙两数的最简比是(     )。
2、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是(     )。
3、在24的约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4、如果苹果重量的1/6与橘子重量的20%相等,那么苹果重量与橘子重量的比是(     )。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外项是(     )。
6、用一张长和宽之比为2:1的纸剪两个最大的圆,这张纸的利用率是(     )。
7、一根钢管长3米,截去1/3后又截去1/3米,比原来短了(    )米。
8、圆柱体的侧面积一定,(    )和高成反比例。
9、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是8:7,长的比是4:5,宽的比是(     )。
10、请写出两个内项相等,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4的一个比例。
二、判断题
1、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不成比例。
2、等第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2:1。
3、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
4、甲、乙两个足球队的比赛结果是3:0,这个比的前项是3,后项是0。
5、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为2:3,则他们的体积之比为4:9。
三、选择题
1、一种长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副图的比例尺是(   )
a、1/2      b、2/1      c、1/20      d、20/1
2、圆的面积和(    )成正比例。
a、半径     b、直径    c、半径的平方     d、π
3、一项工程,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6天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
a、5:6     b、6:5    c、1/6:1/5    d、5/11:6/11
4、路程一定,所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5、xy+2=k(一定),x和y(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6、下列选项中,(  )成正比例,(   )成反比例,(   )不成比例。
a、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
b、比例尺一定,分母和分数值。
c、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四、计算题(解比例略)
五、解决问题
1、一艘汽船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港开往乙港,需要用6小时。返回时,速度每小时提高了10千米,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用几小时?
2、在一副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长8厘米。如果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3、城建工人修建一条自来水管道,用8米长的新管换原来5米长的旧管。现在用新管200根,可以换旧管多少根?
 4、一个筑路队修筑一条公路,3天修了75米,照这样,再修15天就可以完成任务。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23
5、有一杯水,盐和水的比是1:10,再放入2克盐。新盐水重35克,求原来盐水中盐和水各多少克?
6、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00米,宽5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000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请画出这个长方形。

课后反思:
   两个班级的学生优秀的人数都不多,都是十几个,也有学生不及格。有一小部分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都徘徊在70分左右。找了几个学生谈话,他说平时讲的题目都懂,可就是考不好,他也很纳闷。从学生的错的情况来说,严重“打击”我的自信心。在平时判断下面两个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时候,学生都知道圆的周长和直径是成正比例的,因为比值π是一定的。但是在试卷填空题中让学生写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多少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或者写3.14。在做判断题“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不成比例”时,尽管平时一直强调学生仍然不会判断。
   总得来说,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这些基础题学生掌握得不好,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大部分学生都遗忘了,所以在做填空第5题时无从下手。第4题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但这类题目平时练习中也出现过,讲解的时候学生也都理解,可就是自己做的时候仍旧要错;第6题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利用率”的含义;第7题要求要比原来短多少米实际上求得就是截去多少米。
   选择题中圆的面积和什么成正比例,学生也错的比较多,通过圆的面积公式让学生知道其中隐含的条件是π是不变的,要求π得用圆的面积除以半径的平方,所以圆的面积是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的。第3题要求工作效率之比要让学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题中要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第5题只有几个学生做对,仔细想了一下,其实这题并不难,只要求xy等于多少,而积等于k-2是一定的,所以是成反比例的,关键是学生没有认真思考,看一眼就做了判断。
   应用题第2题要让学生抓住关键是实际距离是相同的,第4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加上原来的75米,没有认真审题,第5题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可以用方程来解,关键是理解盐水一共有11份。
   由于之前没有专门练习用列比例式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今天的练习中有些题幕完全可以用此方法的,但基本没有学生用,下节课需要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课前思考:
       沈老师设计的单元练习内容融合了第三、第五单元的知识点,部分习题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试卷难度比估计在7:2:1。填空题中,面积比是8:7,长之比是4:5,要求宽之比。这题是否太难?学生不容易理解。明天我校也用此卷进行单元检测。

课前思考:
        应该说这份练习卷有一点难度,从学生完成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我想在“解决问题”部分是否应该选几题让学生用比例来解,如:第3题、第4题和第6题。另外,想提出修改之处的是,解决问题部分有关比例尺的应用的问题有2题,能否改为一题,如:4/5千克面粉可以做5/4千克面条。照这样计算,做240千克面条需要多少千克面粉?(用算术和比例解)再增加一道这样的思考题: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人数比是4:3,从第一小组调8人到第二小组,这时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3:4.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123

课前思考:
通过本次练习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解比例的意义、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是否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能否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各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沈老师的这份试卷对成绩处在中下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想我班的优秀率也不会很高,所以根据明天的练习情况,要寻找对策。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23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