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综合应用教案]综合应用(1)(总复习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8——120“住房的变化”、 “旅游费用的预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所呈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思考,增强数据分析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2、在解决旅游问题时,要利用生活经验正确理解旅游人数、出发地和目的地、起止日期、交通工具及在旅游目的地可能产生的开支情况等有关旅游活动的基本信息,弄清它们所表达的实际含义。
3、增强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全面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住房的变化”
1、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 出示课本118页说说是一幅什么图,反映的是什么情况,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人均居住面积”。
(2)学生独立解答第1题,计算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求“这几年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是怎样想的?
(3)思考第2题,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再在全班交流。在交流时启发学生回答:1999年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这个数据是从多少个城市中统计得来的?猜一猜这个数据是怎样算出来的?9.78平方米是669个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是不是每一个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都大于9.78平方米?会不会有些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少于9.78平方米?
  2、填表。组织学生把课前了解到的自己家1998年、2002年、2006年人均居住面积和口情况填在118页的统计表中,并算出自己家里人均建筑面积。
  3、汇总、统计。指导学生把全班同学调查得到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并完成119页的统计表。(统计时提示学生先分小组用计算器算出本小组同学家庭住宅建筑面积的和与人口的和,在把各小组住宅建筑面积的和与人口数的和分别相加,从而算出全班同学家庭住宅建筑面积的总和与人口数的总和。并算出相关年份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4、完成统计图。要求学生先思考画怎么样的统计图,然后动手画一画。
 5、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收获和体会。
 6、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并交流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理解。
二、复习“旅游费用的预算”
(一)观察、分析信息
1、课前谈话: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在旅游时我们会有哪些费用?
2、出示情境:小芳和爸爸、妈妈8月5日从南京出发,6日到9日在北京旅游,8月10日返回到南京。
南京与北京间的火车和飞机票价如下。

通工具

票价

说明

火车(硬卧)

274元

身高1.1m~1.4m的儿童乘坐火车时享受半价票

飞机(普通舱)

1010元

已满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乘坐飞机时享受半价票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表一中提供的信息
(2)提问: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旅游的天数,交通工具情况。
(3)讨论:⑴身高1.1m~1.4m的儿童乘坐火车时享受半价票是什么意思?
     ⑵已满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乘坐飞机时享受半价票又是什么意思?
     ⑶如果一个同学身高1.5米,年龄11周岁,那么他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时可以享受半价票?
(4)出示表二中提供的信息123

住宿

伙食

市内交通

旅游景点门票

每日120元

每日80元

每日50元

每人250元


指导学生观察表二中提供的信息
提问: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组织小组讨论:
⑴住宿费、伙食费、市内交通费是指一个人的花费还是一家三口的花费?
⑵旅游景点门票每人250元是指一个景点还是所有景点?
(二)根据信息 填写表格
1、指导完成第一问题:
(1)分别算出各项费用,再算出合计数
提问:在计算数据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计算交通费时注意:小芳能否享受半价火车票?一天需要50元的市内交通费,4天一共需要多少元的市内交通费?计算食宿费时,要算出4天总的食宿费用。计算门票时要按人数算出总的门票费用。)
(2)组织计算,集体校对。
如果往返都乘火车,则买火车票一共需要274×3×2=1644元,各项费用合计3394元。
(三)分析信息  解决问题
1、指导完成第二个问题:
如果往返都乘坐飞机(成人票打六五折,儿童半价票不打折)至少要准备多少元?
提醒学生注意各人可以享受机票的折扣,合理地使用第一问题中的一些计算结果。
如果往返都乘坐飞机,买飞机票一共需要1010×4×65%+1010×2×50%=3636(元),各项费用合计为5386元。
2、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第三个问题
如果去时乘火车,买火车票一共需要274×3=822(元);返回时乘飞机,买飞机票共需要1010×2×65%+1010×50%=1818(元)。各项费用合计为822+1818+1750=4390(元)
(四)小组合作、实践运用
课后完成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上网、报纸等途径收集信息。制定出全家的旅游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详见共享空间

课前思考:
   教材提供的“旅游费用的预算”主要让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解决一些与旅游费用的预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是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所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如何学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选择应该成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这个情境中,除了提供旅游的人数、出发地和目的地、起止日期等有关这次旅游活动的基本信息,还呈现了两种交通工具的票价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可能产生的开支情况。由于信息量较大,学生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不仅需要利用生活经验正确理解这些信息所表达的实际含义,还需要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灵活地选择和组合信息。教学中,我们要关注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课后反思:
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复习后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如果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那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错综复杂的问题时就可以灵活运用了。通过今天复习课上的这些练习,学生们能感受到许多问题不是只靠某一条线、某一个领域的知识能够解决的,甚至不是只靠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的。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阶段需要适当安排综合性的应用练习。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的线状储存的知识能够彼此联系,形成网络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
教学“旅游费用的预算”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各种信息,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在初步理解教材的各种信息后,指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按项目逐项进行计算,其中,计算交通费用时,提醒学生先想一想:按规定,小芳能否享受半价的火车票?每天需要50元的市内交通费,4天一共需要多少元的市内交通费?计算食宿费时,提醒学生按4天算出总的食宿费用。计算门票费时,按人数算出总的门票费用。第二个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各人可以享受的机票折扣;合理使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的一些计算结果。第三个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方法,并作出相应的判断。最后一个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要提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不同途径收集信息,也要选择合适的机会组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123

课前思考:
考虑到这部分知识不难理解,这课时以及接下来的一课时,我都让学生双休日在家完成,这课时主要让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解决一些与旅游费用的预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学生在计算旅游费用这一问题时,有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下一课时的绿地面积和保护水资源的实验都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的。让有兴趣的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实验去操作,相信这也会给他们增添不少乐趣。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23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