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特点_“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杂文收录 2025-09-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做一个研究性教师这一理念已经被更多的教师所接受。在新课程改革刚开始,我校就申报了《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参与这一课题的教师从不同的学科实际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通过参与研究的十几位教师的合作和努力,现已经在课堂教学、作业 布置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等方面作了非常积极、有效的探索和总结。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先决条件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了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先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如果从改变老师入手,提高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也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为此学校在学生中开展的了评选“我最喜欢的老师”活动。

从学生的评选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工作认真,关心学生,能够和学生交流沟通,作风民主,平等对待学生的老师持赞成态度,学生大多喜欢这样的老师。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倡教师发扬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

通过上述活动,学校首先对广大教师提出要求: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认真思考,反复揣摩,并在实践中及时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准备。

实践证明,要想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水平,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此,学校在过去的两个学期中,分别开展了“教育故事”的评选和“教学案例”的评选活动,通过这两项活动,推动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育故事”是指让教师把自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成功的或者失败的故事记录下来,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些教学故事生动地记录了老师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发展的心路历程,真实地再现了老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一幅幅画面。

“教学案例”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改进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一课两上”的方式,比较自己在反思前和反思后教学上的不同和共同点,发扬优点,舍弃不足。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在研讨中既指出对方的优点,更道出对方的不足,在研讨中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在争论中增长处理课堂变化情况的能力。通过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必须研究学生,知晓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熟悉学生的爱好,理解学生的心理。考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是挫伤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也可能是一些学生展示自己特长和爱好的机会。学校通过有效开展学科考试和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教师们通过研究,还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方面作了很多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对此也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舒桂琼《向生活要作文题》指出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设计出种种有趣而且便于操作的“训练规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情感激荡,向生活要作文题。

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有效教学策略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授受关系,教师是主导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中的少、慢、差、费现象和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的现象一直存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深入,教师们意识到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者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总结。丁士斌、宫为菊老师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讨论和“对话”机制,在学生中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使教学面向所有的学生这一成为可能。单一的师生对话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而学生间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和带动学习落后的学生。他们还通过建立完备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学生互相点评、小组集中评价和教师综合评价等这些措施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设计上,《趣味性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应用》主张在实际教学过程 中,多方面的运用任务型教学的趣味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营造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李平老师《优化英语课堂,提高教学效度》提出要注重分析、处理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要了解目标、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优化教学程序和方法。

夏发祥《让学生“动”起来》(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就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做了可贵的尝试。他大胆地设计了学生自学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和自学,能够自己解决的练习自己提前解决,不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谈论,还鼓励学生就课文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提出疑问?以往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总是滞后于老师的教学,学生对课文不熟悉,只能由老师强制性地灌输。新的教学设计改变这种状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余晓东《浅谈音乐课教学中的导入  法》对怎样有效地导入  新课作了概括:她认为导入  新课有以下几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故事导入  、图画导入  、比较导入  、情景导入  、背景导入  等。

有效地调控课堂纪律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方面。夏发祥《课堂纪律调控策略》一文就教师如何有效地控制课堂秩序作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思考。

科学地处理作业 是提高教学有效策略的重要环节

作业 是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对作业 的科学、合理的布置也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非常重要的方面。范成琪的《关于作业 的思考》(发表于《人民教育》)提出作业 的布置要科学合理,教师批改作业 要有选择性,同时教师的研究表明,布置作业 要因人而异,要布置预习作业 。作业 批改要及时。对于错误的作业 要求学生尽快加以订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尽量避免全班集体订正,而应对学生个别错误加以个别辅导。

在英语作业 方面,郑丽老师的优化课外作业 的几点体会认为课外作业 要有趣味性和发散性,要因材施教,有开放和自主性。还有的教师认为作业 要呈现多元性(仿做ID Card,制作单词卡,比萨大拼盘)要有固定性作业 和长期性作业 。

金柱斌《重视作业 的讲评》提出作业 布置要合理,要注意创设情景,积极鼓励,对作业 中有创新的解答过程或想法及时在学生中加以讲解,对解题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是一种启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981.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