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_让网络语言来得更猛烈些吧

杂文收录 2025-09-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乐清市大荆镇一中      林方雄


    “昨晚,我的GG(哥哥)带着他的恐龙(丑陋的)的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在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儿地对我妈咪PMP(拍马屁),他那酱紫(样子),真是好BT(变态),7456(气死我了),我吃了几口饭,我就跟他们886(拜拜罗)。”这是出自一个11岁学生之手。这就是网络语言,让很多人看不懂的网络语言。其实,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有的学生开口“哇噻”闭口“酷毙”的,让人不知所云。最近几年,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语言已经从虚拟的网络空间走向了社会,走进了校园。

网络语言如此迅速地“入侵”校园,主要是由于网络语言本身具有的特点。

网络语言是作为网络的伴生物相应而生的,在使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1.创新

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上: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语的创造。例如:“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猫”是调制解调器modem的汉译缩略语;“菜鸟”,指初上网的新手。构成网络新词语的词素大多是语言中固有的,它们利用比拟、比喻、谐音等手法构成新词。

2.简便

网络语言一般用字非常节俭,并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字母词:GG(哥哥)、MM(妹妹)、PMP(拍马屁);数字词1314(一生一世)、88(拜拜),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3.幽默

 在网络语言中,“恐龙”“斑竹”“菜鸟”“东东”“美眉”“大虾”,这些另类词语在一般人的眼中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但是对于那些经常上网的人来讲,却是耳熟能详。同样的,对于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学生来讲,耳濡目染之下,这些词语便成了他们的常用语,并开始逐步进入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于是,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中,女孩子成了“恐龙”,男孩子成了“青蛙”,别人都是“菜鸟”,自己总是“大虾”。他们的作文总是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让人读来忍俊不禁。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本身并不是一种成熟的语言。从这些语言的生成方式来看,它的标新立异很多来自于谐音、别字,也有一些来自于港台方言、外来词语,有时甚至中英文混用。对于鉴别能力有限却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中小学生而言,很喜欢模仿这种形式,在作文中加入了几个比较另类的词语,却只是得其形,不得其意,反而成了另类词语的堆砌,或者只是一大堆语无伦次的话。

针对上述情况,有些语文教师一开始就表现出了过分地担忧:网络语言的泛滥会影响正规语言的使用。对年纪更小的孩子来说,在未掌握语言规范之前就过多地被不规范语言所熏染,这对其今后的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于是纷纷采取对策,采用了“堵”的方法,禁止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常常告诫他们“有话好好说”。更有甚者,视网络语言如洪水猛兽,恨不得一棍子全部打死,俨然成了一个语言警察,眼里容不下一个不规范表达的词语,这种办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网络语言本身并不是一种“坏”语言,它只是现代人掌握的无数种语言表达方式之一,这只是语言的运用问题,好比文言文和白话文、书面语和口头语甚至普通话和方言等,只是运用时的环境不同而已。任何语言都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就可以接受。毕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同时,它也能丰富中国的语言文字。而对于一些没有生命力的词,最终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比如前几年大家都把手机叫作“大哥大”,但是现在大家却都叫手机,反而少有人叫“大哥大”了。主管部门没有规定说“大哥大”不能叫,也没用行政力量来强制执行。但大家觉得“大哥大”这个词不好听,带点黑社会的性质。现在手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没有必要把它叫成“大哥大”,于是这个词就被淘汰出局,中间还不到两三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新词的诞生更多的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它就有生命力,《现代汉语词典》要收录的也就是这一部分新词。网络语言的发展将来也会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即一部分像“大哥大”一样自生自灭;另外一部分将从网上走下来,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语言需要社会的检验,社会的公认程度越高就越有生命力,网络语言只有经过检验才能在大众流行,除此以外,它的流行范围非常有限,不会对正规语言的教育构成威胁,因为它有固定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我们完全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因此,学习语言要从大语文观中去学,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贴近人民、贴近生活,去发掘各民族的语言精髓,去追溯汉语言的本源,去领略现代汉语的魅力和风采。对于网络语言,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引导学生去对待。正确加以引导,对网络语言应保持宽容多元的态度,只要不产生歧义,不影响信息传递,完全可以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在引导的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语感。对于老师的担忧,我认为,网络世界的语言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和发展规律,现在的不协调现象是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应该会走上更良性更规范的轨道。我相信,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吸取精髓,去其糟粕,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必定会走进我们的生活,从而更加丰富我们祖国的语言宝库。而那些经不起检验的语言,自然会被我们这个社会所淘汰。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被这些语言所吓倒。

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979.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