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阅读的名著_初中生阅读名著教学初探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枣阳市新市镇火青中学 王凯
中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使中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除了学好书本知识,还应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国家教育部门为此也指定了不少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呢?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 兴趣导入 法:
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讲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若是能和正在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就更为有效。如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 典故联系法;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不讲透就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我在讲《驿路梨花》一课的背景时,讲到了课文标题的出处——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原诗有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不但把有关寒食节的来历和介子推的故事渲染一番,还趁机把历史内容丰富的《东周列国志》推荐给了学生。
三、 巧设谜团法: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下去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
四、 设题助读法:
近来各地的中招考试,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填空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也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我就设计了题,让学生找出水浒108将中的三位女将,找出原来是军官后被逼造反的将领;为帮助学生熟悉《西游记》的情节,就让学生画出唐僧取经的过程图等等。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
五、 分段承包法:
有些名著比较短,学生可以挤时间细致地读完,而对于长篇名著,学生想细细品读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即将参加中招考试的初三学生,更是勉为其难。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段承包,共同完成阅读名著。如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时候,我就把全书分为“林冲和鲁智深的故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武松的故事”、“李逵的故事”、“宋江的故事”等几部分,每个学生读一部分,然后利用每天的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轮流介绍故事情节,不但使全班都熟悉了原著,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
强调中学生阅读名著,重视知识的积累,是中学语文新教学大纲的一大要求。如今在许多学校,由
六.疏不间亲法。
疏不间亲是一句成语,意为关系远的人不能挑拨关系近的人之间的关系。读书亦如此,闲书不能挤正书,正书不能挤用书,应作为一个原则。学生首先应吃透教科书,然后把课外名著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
七.蜘蛛求食法。
一个大蜘蛛,稳稳坐在蛛网之中,一有动静,飞扑过去。读书最怕见事迟,什么都慢吞吞的,多好的事情都给耽误了。名著不易得,一有机会,最好及时涉猎,一时没有明白,先将其存储脑中,不妨来日研究。
八.不求甚解法
“不求甚解”原出自晋陶渊明《五
九.见缝插针法
就是挤时间读书。实际上,每个同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想花大量时间来读那些名著是不可能的,只有见缝插针,才能化整为零,于繁忙之中“巧”读书。
十.比较阅读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不同的人对于书籍有不同的需求,要通过比较,将阅读的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与级次:必读书,应读书,可读书,拒读书。必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中坚部分,必须着力读之。应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重要部分,必须重视。可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一般部分,常常带有欣赏性质。拒读书,内容无益,白白耗费时间,应该拒之门外。
十一.寻根问底法
读书尤需问,王充有《问孔》、《刺孟》。凡有创造者,无不从发问开始。你对前人的著作敬若神明,高山之下,自己变成了一胚黄土,还能有什么创造。读完一本书,如果连一个问号都没有得到,那是不能说有真正收获的。
十二.旁敲侧击法
名著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无穷的魅力,是因为它内容博大精深,隽永耐读。因此一些同学在读原著时往往不容易立刻就理解。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有关的辅导读本来读,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围而攻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
总之,课外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可泛度读可精读,可翻阅可品析,只要能让学生喜欢上读名著,能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他们自己的情操,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她让我感动的作文600字】她——让我感动详细阅读
学校操场,欢声雷动,人山人海,1500米的赛跑就要开始了,跑道两边学生们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的人墙。同学们手舞着小旗张望着,期待着。“1500米赛跑现在开始,各就各位。”裁判员举起了红色令旗,“预备——嘀!”一声哨响,一个矫健瘦巧的身影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任国敏,加油!——任国敏,加油!”...
-
[阅读课外书总结]课外综合阅读的实施总结详细阅读
2004年我校加入湖北省综合阅读课题组,我班也成为实验班级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要很好的实施综合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实施综合阅读方案之前,我亲自设计表格在班上...
-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报告]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详细阅读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之;适度延伸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
-
[柴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详细阅读
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庄晋玲 邱明波提要: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归隐之路,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诗坛一代宗师。陶渊明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大济苍生”“独善其身”“慷慨悲歌”三个阶段,即心路历程三阶段。本...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详细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2005jqp 新丰三中 江平趣味作业 ,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 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 的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
-
[新课标导学2020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详细阅读
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 ——《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落实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课堂描述:《我的眼,我的心》是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一堂新课改研讨交流中的语文活动课。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常常在关注社会、思考...
-
洋思教学经验|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详细阅读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与当初的洋思中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每年选派教师去洋思学习,尝试洋思经验的根本所在。下面我就洋思经验在我...
-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师与情感教学详细阅读
农六师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离不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形象的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是学生领悟作品精妙的情感体验;...
-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详细阅读
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厦门一中 黄小娟去年秋天,厦门地区和全国37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课改的大气候,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变教师为本...
-
网络攻击的载体|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详细阅读
9:36:12利用校园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