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激情]放飞激情

杂文收录 2025-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卒读两个学生网上投稿的一篇散文和小说,被学生那种对爱的朦胧,对成长的困惑所深深打动。真没想到十四五岁的初三学生竟有如此细腻、温婉的情怀。我一直错误的以为,初中生是一张苍白的纸,思想处于失血状态,即使写出的东西也常常是一些无病呻吟之作,正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所云:“少年不识愁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但从本班这两个作文并非最好同学的作品看来,我忽略了一个多么深沉博大的内心世界啊!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道灵魂的风景线。而我们教师却常常自以为是地用我们其实早已缰化的思维去尘封他们灵动的心。这其实是对心灵最大的屠杀!
    今天对于我来说,或者说对于长岭中学来说,真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的长风文学社在红袖网站终于生成了文集!我们几个编委成员举杯庆贺,激情的酒,恣肆的话,背后是一颗颗沸腾的心。我们为文学而沸腾,为明天而沸腾。我自豪地想,在网上推出文学社,这在农村中学应不失为一种创举。当然这里我们的劳动,都是义务的,几个编委成员没有拿学校一分钱的补助,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胸中那一股对文学的豪情,凭的就是对长岭中学莘莘学子的一种长远的爱,凭的就是对学校未来的富有前瞻性的考虑。就像在我们文学社的文集介绍中所说的,我们要通过网络文学社,让书香飘溢校园,用文学提升境界!我想,当我们的学生爱上文学,爱上读书,那么我们校园将会到处流淌着芳醇的书香,到处都能看到一张张鲜花般盛开的笑脸,到处都能感受到一颗颗真善美的灵魂。那将是校园最动人的最精致的景致。
    更重要的是文化这个似乎高不可攀的词,将会在校园雕塑的辉映,在美妙花坛的衬托下,找到最真实的存在!我们学生将会因为有了文学这颗求真求善求美之心,而在这里度过他青春期中最充实的一段年华,奠定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一想到这些美好的景像,我的血便不由得沸腾起来了。
     为什么我以前没发现学生心灵的博大?为什么我们从前没有办网络文学社的构想?这一切都源于两个字,那就是一种激情的缺乏!记得我在与许多学生进行QQ聊天时,我要他们谈谈对我最深的一点印像,他们几乎都是不约而同地说,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激情。当然那些都是我刚踏上讲台不久教过的学生。然而在渐渐熟悉了教材,在慢慢染上了功利之心后,蓦然回首那逝去的时光,似乎自己的心已越来越冷,重复着教书匠可怜而又麻木的角色,感情很难泛起一点波澜,更难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因为我所走着的是一条随波逐流的教学之路。无意中与红袖的接触,看到一位位同行对于教育的独到见解,对教师幸福的玲珑精致的体味,在我面前打开了一个个博大的世界。我被他们对教育的挚着深深打动和感染。
    教育是一种爱的职业,说到底,教育是一种理想,学校不同于生产机器的工厂,它所面对的是一颗颗鲜活灵动的生命。既然我们命里注定要在校园生活一辈子,我想与其做一个毫无创意的教书匠和机械工人,倒不如激情地活一回,给我们的校园留下些什么。北大所倡导的学术自由、独立精神的气氛,也是代代北大师生共同缔造的结果。让一种文化在校园开花、结果,它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校园需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境界。我想当我们的教师整天为了低廉的工资,怨天尤人,当我们的教师整天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福利,斤斤计较,当我们的教师为了自己个人的休闲娱乐而陶醉不已时,当我们的教师在名利场上拼个你死我活时,我想我们的校园那就是一个乌烟瘴气的“俗”地。那是对教育最大的亵渎!校园需要一种伟大的精神,需要一种共同的理想去维系,需要一种不计名利得失的投入去升华,需要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去发扬。这些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去走完他们各自不同的一条条人生之路。
    而这一切的理想境界,都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正是有了激情,李白才有斗酒诗百篇的美誉;正是有了激情,魏书生才萌生出民主与科学的教育哲思;正是有了激情,人类才有了航天飞机翱翔蓝天梦想的实现;正是有了激情,才有了地球上一个个传奇故事、一个个惊人的奇迹的诞生……
     教育是一条历史的长河,流淌着文化的浪花;教育是一首瑰丽的诗篇,书写着学生美好的人生,教育是一根接力棒,传递文明的火炬;教育是一道灵魂的工程,构筑着真善美的大厦;教育是一首豪放派的词,激荡着我们永远年轻的心……让我们怀着一颗颗挚爱的心,踏着晨曦和夕阳,迈着轻快的步履走在校园飘散着清风的小道上,以银亮的教鞭为浆,以教室为舟,带领一颗颗求真求美之心,去提升人生的境界,去抵达那圣洁的精神彼岸,去丰盈一个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33.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