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在语文课中的运用_教学机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杂文收录 2025-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教学论文---qzl5811)

         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  邱志兰

传统的语文课是教师的一统天下,上课叫“讲课”。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时间花得不少,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了按照既定的教案授课。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学生的思维要往教师事先设定的模式里靠。稍有“出轨”,便被指责为“不专心”甚至“破坏课堂纪录”。这样的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学生的天性,使语文课和今天飞速发展的时代脱了节。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按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应当好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机智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利用意外情况与授课内容快速合理的契合,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引导到正常的教学上来。它是语文教师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和素质。它要求教师课堂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处置力。不仅如此,它还要求教师具有灵活的思维,能自如地调控课堂节奏,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点拨学生,使教学过程 收放自如,动静结合,当好课堂的“导演”,引导学生演好课堂这出“戏”。实践证明,在语文课中适时地运用教学机智,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在初三下期的一天,那是上午第五节课,时间已经接近晌午。我们的教室在顶楼,室外骄阳似火,室内闷热难当。头顶的电扇嗡嗡作响,教室外的居民楼里飘来一阵阵饭菜的香味。我们正在上初中六册里的汉乐府名篇《陌上桑》。在介绍了《汉乐府诗集》和听了配乐朗诵以后,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 ,教师开始作课文分析:

“同学们,学习《陌上桑》这首著名的乐府诗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对人物的侧面描写。诗中没有正面描写罗敷的美丽,而是通过对她采桑的工具、穿着打扮和人们见到她的反应来展示她的美丽……”

“老师,罗敷是美女吗?”一个学生问道。

“当然。你别着急,下面我们就要分析她有多美。”教师回答道。

“同学们,不是想要知道罗敷有多美吗?请大家朗诵下面的诗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老师,罗敷究竟有多美呀?”

“这古诗怎么这么麻烦阿,干脆直说得了。”下面的几个男生坐不住了。

“老师,你看她不听讲,在画画。”一个平时爱画画的女生索性拿出《樱桃丸子》画起画来。

看来课是上不下去了。如果这时拿出教师的威严说教一番,以往日绝对的权威,肯定能把他们镇压下去,恢复教室的秩序。但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接下来学生仍然是听得索然无味。还不如将计就计,让他们参与进来。

“好,同学们,你们不是想知道罗敷有多美吗?我们许多同学爱画画,现在老师给你们时间,大家仔细研读课文,根据诗里对罗敷的采桑工具、穿着打扮和人们的反应,发挥自己的想像,把你脑海中的罗敷形象画出来。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

“阿?”

“可以画画呀!”

片刻的窃窃私语过后,学生们开始进入了状态。

不一会,大家踊跃上台展示。各种版本的罗敷不断出现在黑板上。有古典的仕女型、幽默的漫画型、夸张的卡通型、简洁的素描型等等。同学们展开想像的翅膀,领会着侧面描写的精髓,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诠释着自己心目中的罗敷形象。有画罗敷采桑的、有画罗敷夸夫的、还有画罗敷痛斥使君的,真可谓“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同学们兴趣大增,热情高涨,忘了教室里的酷热,忘了窗外飘来的饭菜香味……

教学机智是教师长期教育经验积累的结果。它融合了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修养、学识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冷静理智、及时有效地处理。把偶然出现的,背离教学计划的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这样,既化解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尴尬,又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看似山重水复,最后却柳暗花明。

工作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

通讯地址 :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语文教研组 邱志兰

邮编:646000

电子信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30.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