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创新的途径】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意见

杂文收录 2025-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lhwqxl

邱兴莉

在一所封闭的学校里,教学创新可以拓宽学生的求知视野;在一所教条的学校里,教学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一所陈旧的学校里,教学创新可以为学校注入源头活水。教学创新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没有创新的教师是不会受到学生们欢迎的。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怎样才能做到教学创新呢?

一.改变 “惰性”,培养能力。

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

语文教学中,教师容易陷入教育的“惰性”,有语文学科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语文教师主观方面的因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使课堂教学可能走向概念化。语文学科的支配性特点,又使得读者的阅读容易受到作者的影响,遵循作者的主观意图。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改变这种“惰性”,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自己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善假于物,引导创新。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尚且知道善假于物,更何况现代的语文教师呢。

语文教学所假之物,不是别的东西,语文基础知识是也。语文教学创新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提高阅读欣赏的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情趣,才有可能对其阅读的文章做进一步的分析。同样,语文教师只有在充分依托了语文基础知识传授的条件下,才会有语文教学的创新。

三.注意层次,普遍开发。

当代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潜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的不同,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创新中注意层次,普遍开发。

在一节语文活动课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对全班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做了充分了解。我设计了“那一天”这个活动题目,看似平常的题目,其实就体现了注意层次,普遍开发的原则。

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能由这一题目展开联想。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联想到过去的某一天发生了某一件事情,思维敏捷的同学还想像到了未来。这样的开放性题目能够激活同学们思维力、创造力,使他们主动去探究。同时,也照

顾了一些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都较高的同学,让他们纵横驰骋,天马行空,任意发挥。

四.调整体系,合理整合。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语

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创新中,要大胆调整教材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语文教师在教学创新中,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按照既定方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情境中,在知识大面积的迁移中,树立创新精神,主动发现问题。还要使他们在自己原有语文知识积淀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获得更多新的知识。

语文教师在教学创新中,应当针对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方式不同的特点,将教材体系做适当调整安排,以便学生将知识新旧衔接,从而形成知识的迁移。

语文教师在教学创新中,还必须将学习情境及教材性质解说清楚,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再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使学生产生新的体会,得到新的知识。

总之,语文教学创新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求语文教师应当是创新者。它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果语文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学就富有了创新的活力,就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做到探究性学习。一旦语文教师做到了教学创新,那么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跟上了当代教育改革的步伐,我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29.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