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语文的标准|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叶小敏
【摘要】 在课改的浪潮中,语文教师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以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以亲切、平等、贴近生活的语言激动学生;以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开拓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换取无限的课堂容量。
【关键词】 课改 教学用语 学生 主体性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惠城实验区已开展了一年多了,实验区的课改实验教师头脑里早已充盈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新课标》)里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理念,就是非课改实验教师也逐步朝着还课堂予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向迈进。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下称《语文》)一股强烈的人文气息和亲切感扑面而来。“写在前面”取代了几十年来板着面孔的“说明”和“前言”,灰白国画为底衬的单元小序换走了生硬的“单元提示”,精致的插图增添了生气,宽松的文字排版趋赶了压抑……再看看文字:“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拿到崭新的语文课本,你心里一定会想,又一阶段的语文之旅开始了……”,“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篇美丽的童话有诗一般的意境,爱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这一切是那么的亲切、和谐,这一切暗示了新教材一系列新理念,也明确了一个视角的重大转变:教材编者与学生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对话关系。它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提供了条件和支持。
全新的理念、优秀的教材必须通过高效的教学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价值功能,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和枢纽作用的是教师,是教师在短短45分钟的引、激、诱、启、延。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也要相应地体现课程改革的这个变化。
在一年多来的课程改革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形象、生动、优美的教学用语,能创设学习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潜移默化的学习。
中国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具有丰富的内涵。根据季羡林先生分析,古代汉语“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中字与字的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现代汉语虽然没有形态变化,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晰,理解的灵活圆通性逐渐减少了。理解起来靠语感的成分渐减,靠分析的成分渐增。不过现代汉语的综合性依然存在,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学习汉语,还得重视语感。”。对语感的培养,阅读佳作、诵读美文是很好的方法。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语言环境。许多人都看到北方的学生语言基础要比南方的学生好,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南方的方言区域较广,语种复杂。我们惠城区就是一个各种方言荟萃的地方,这里的学生,很少有能够讲一口流利、准确的普通话的,再加上阅读量少,生活经历有限,因此,在说话和写作上没有良好的语言习惯。那么,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就有了相当重要的示范性和感染力,如果教师的用语形象生动,就会激起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兴趣,就会如春雨般细无声的滋润学生。在学校里不难发现:一个班里许多学生身上往往可以找到任课老师的影子。这是因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效仿了自己的长时间面对的老师。学生在“善言”老师的引导下,往往对课程更感兴趣。在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的课改研讨课上,一位教师的导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学们,爱,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字眼,也是文学家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如清泉般甘甜,如朝阳般温暖,如大海般辽阔……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怜悯之爱、崇敬之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是真诚?是崇高?是偏私?是狭隘?……你身边有爱的故事吗?”一翻如诗的语言,听者为其动容,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感触呢?在这节课中,学生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倾囊而出,有的学生甚至讲述得泣不成声。在课临结束前,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写出对爱的感受,有不少惊人之句。
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下,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形象思维力往往更容易展开。
亲切、平等、贴近生活的课堂用语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表言论的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要尊重学习者的特性,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发展,真正重视人的价值。而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因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然成为制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教材则是一种媒体,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修养水平,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新编《语文》教材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编写者从高姿态转向对等者的影迹。“研讨与练习”的提问不再是教训式、律令式,而是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可见一斑。教材编写时角度的转变郑重地确立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和谐的互动。师生的对话不再是问答式,应多用“交谈式”“讨论式”,引导的语言要亲切而又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肯说、爱说,学生在有人情味的的课堂上兴趣也就盎然了。如今,在课改课堂上常听到的是“你喜欢哪一段”,“你能读一读给我们听吗?”,“请同学们去收集一下有关资料,好吗?”,“请你说说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在这么有亲和力的语言中,学生发现语文学习其实就是自己生活、学习的体验、感想,很少学生会用“不知道”来抵挡“朋友”间的交流。
另外,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也十分重要,它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努力创新。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容纳得下每个学生的奇思异想。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如雨后春笋,创新已成为社会、个人的发展动力源”。后现代主义为教育者开辟了视野。《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不能用独一无二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学习思维成果。学生既然有不同的见解,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突出点加以肯定,特别对独到见解与创新意识的学生更是要大力赞扬,充分肯定他的“异类”,甚至鼓励他超越,感谢他给老师和大家带来的启示,要为“青出于蓝胜于蓝”而骄傲,而宣扬。这样,学生还有什么不敢说,还有什么不敢想。
不过,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避免机械的重复,过于单一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腻味,甚至认为老师的认同只不过是一种敷衍。只有恰切的用语,真心的肯定学生才会为之欢欣,为之鼓舞,也才会畅所欲言。这需要教师用心去发掘。
由上可见,教师巧妙的课堂用语能使语文课堂的容量无限量的翻倍。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激发,注意过渡,注意评价,注意延伸。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探讨,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学习、发现,与学生真正的融合、互动,让学生的学习得以深化和升华,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学生需要的课堂。
这一切都需要语文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学基础,需要教师不断地武装和充实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2003.10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顾振彪 (《试教通讯》2001.9)
3.《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 赵明仁 王嘉毅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浅议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赢得学生的心详细阅读
2005年度安徽省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如何去爱—— 夏鑫 马鞍山当涂博望中学 做一个教师,爱心最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却并不懂得如何去...
-
中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略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详细阅读
关注近两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已经成为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往往对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在解答文言语段阅读时往往失分偏多。如何指导学生搞好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呢? 一、归纳梳理,积累知识。 阅读文言文,首先要能读懂文言文。现在中考文言文考查的材料虽然大都取自课外,但是...
-
汉字的构字规律_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详细阅读
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余杭区中泰中学 王永平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首先要认识汉字,而汉字数量繁多,并且结构复杂,看起来似乎难认、难记、难写,难以掌握。但庞大的汉字家族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造字法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汉字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并深入浅出、...
-
[新课程标准评价方式]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详细阅读
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 --------------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 新疆五家渠一中 赵霞 831300 常常听人笑谈,学校...
-
【暑假记实作文】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详细阅读
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 ——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本文作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有感于初中“记实作文”教学的“造假”现象,思考 “记实作文”的本原应为“真实”,认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记实作文”写作中返真归实,并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实践,总结在开放作文教学中构建“真实”的初...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详细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科研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深入备课,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分析,反复品味道...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英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详细阅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杜斌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摘 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语文教育在新形式的影响下,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
-
浅谈新课标|浅谈新课该下师生关系的建立详细阅读
春风化雨,爱铸师魂----新兴中学 霍红艳 随着新课该的推行,师生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行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所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
-
陕西中考和河南中考区别_中考和中考复习(语文)详细阅读
——刘启才在金华市2006年中考语文研讨会上的讲话老师们: 刚才听了叶老师他们的发言,很精彩。现在还剩一些时间给我,我没有带文稿,就讲一个小时,这并不是我不负责任,而是要以文件为准。到时候,与文件不相符的,以文件为准,而我则是口无凭了。下面我讲九个大问题。 一、06年中考省里可能不命题了...
-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设计浅探详细阅读
qgyy(原创)内容提要:本文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针对目前语文教案设计的问题,提出语文教案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语文教案设计中要“有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二、语文教案设计要增强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 三、语文教案设计要体现出教师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