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作文大全|初中学生作文中的“语体”教学谈

杂文收录 2025-08-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liujinping

   张璇

 

谁都知道,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即正确运用语文工具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活动的能力。而语文,作为一种思维的工具和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地、广泛地使用着的,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不仅要在课堂作业 和各类试卷上接受检验,更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要经受“生活”的检验。因为归根到底,语文教学的规律无非是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在教学领域中的反映。要问怎样“教”语文,前提是要正确理解并回答生活中怎样“用”语文。当前,语体学之所以被人们重视,正是“生活”提醒的结果。

如果说,一般的词汇学、语法学和修辞学过去曾经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受到教师普遍的重视;那么,为了使语文教学进一步贴近“生活”,为了使语文教学的成果能真正经受得住“生活”的检验,使学生真正学会“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叶圣陶语),现在就有必要引进语体学的某些理论建树。

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不仅涉及内容,而且也涉及语言的本身,涉及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手段、组合方式等等的准确选择。这就是语体学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语体学可以说是现代语言学中紧密联系社会交际环境来研究语言可变性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同样是反映“笑”的种种不同特点,高士其这样表述:

笑在胸腔,能扩张胸肌,加强肺部的运动,使人呼吸正常。

笑在肚子里,能使腹肌收缩了又张开,及时产生胃液,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笑在心脏,能使血管的肌肉加强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淋巴循环,使人面色红润,神采奕奕。

笑在全身,能使全体肌肉都动作起来,兴奋之余,使人轻松愉快,睡眠充足,精神饱满。(高士其《笑》,1981年4月15日《光明日报》)

周汝昌在他的一篇随笔中却这样表述:

笑因人而异其态:夫子定是“莞尔”,美人势必“嫣然”。《红楼梦》里的张道士理应“呵呵”大笑;“回眸一笑”只能是杨玉环;薛大傻子“呆霸王”决不会工于“巧笑”,他一发言,常常引起“哄堂”“轰然”。(周汝昌《谈笑》。见《四方集》)

而《红楼梦》四十回却有这样一段精彩描写: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全洒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对于以上的引例(均转引自中学语文课本),一般文体学将作这样的回答:前例是说明文,重在分项说明各种笑的生理功能;中例是文艺随笔,重在揭示各种笑态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的联系;后例是小说,重在再现各种不同人物的各具神采的笑态。而语体学却将进一步考察:这些书面表达形式怎样由于目的、对象、场合以及期求发挥的社会作用的不同而在语言上显示出各不相同的功能特点和色彩。从语言材料说,前例多用“胸腔”“胸肌”“呼吸”“腹肌”“胃液”“新陈代谢”“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等等的科学术语;中例多用“定是”“势必”“理应”“只能”“决不会”等等推断性的副词;后例多用“喷”“伏”“叫”“滚”“搂”“指”等等动作性强烈的动词。从句式说,前例各节用大体相同的句式,通过排比条理分明地列出各种笑的不同功能;中例用的是各种不同的判断句式,而且故意采用对举法以鲜明地体现笑态与人物性格的联系;后例,作为一部著名古典白话通俗小说中的一个片断,用的是较为纯粹的北方口语,而且多短句,多顺承和连动式的句子,借以再现笑态各异的群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有这么一个内容,即“说话要看对象”“说话要讲究方式”,这是在“说”这项基本能力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要求和训练,但却忽视了“写”这项能力中对“语体”的要求。讲到这里有人就会问:“只听说作文要讲符合文体,为什么还会有‘语体’这一说法呢?”其实,作文的合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作文要合文体,另一方面指作文要合语体,那么什么是“语体”呢?“语体”简言之,是指语言运用的风格,它的运用形式取决于语言环境,也就是指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作文语体。

对于作文或说法要符合语体的重要性,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天,他从前的一位苦难朋友从乡下赶来找他,对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回想起来,也隐约记得他说的话里像是包含了一些从前的事情,所以,就立刻封他做了大官。

这个消息让另外一个苦朋友听见了。他心想:“同是那时候一块儿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的吧?”他也就去了。

和朱元璋一见面,他就直通通地说:

“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的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

朱元璋嫌他太不会顾全体面,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 “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你看,在这里语体使用的规范不规范,是关乎前途命运的大事情。故事虽然或许是杜撰,却也能说明问题。

中学阶段要训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种实用文体及散文这种审美文体,老师对于文章的分析,视角大多偏于文体学,较少注意语体学。而忽视语体的结果,就连文体往往也不可能让学生切实把握。

由例子可知,虽是表达同一个意思,但各具不同的语体特点,这些语体又适合于不同的文体。中学阶段要训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种实用文体及散文这种审美文体,但在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常会出现下列两种现象。

<一>虽合文体,却不合语体,如:

“奶奶笑着对我说:‘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家的生活日益美满。我虽年高体弱,不再从事田间劳动了,然而干些家务还精神抖擞的。’”这几句话中的“日益美满”“年高体弱”“从事田间劳动”“虽……然而”“精神抖擞”等词语,用得不妥当,不合乎奶奶的身份口吻,这里是将说话的口语体误用作正规的书面语体了。

又如:“老妈一声厉喝,如雷贯耳,抬头一看,她已五官不正,衣衫不整地出现在我面前,不,是冒出来的,如同《大话西游》中的土地佬,我吐了吐舌头,屁颠屁颠地跟在她后面……”这里的描写对象是母亲,所以“五官不正”“衣衫不整” “如同《大话西游》中的土地佬”“屁颠屁颠”等词语,用得不妥当,显得不庄重,这里将正规的书面语体误用作口语体了。

<二>既不符合语体,连文体往往也不能切实把握

笔者曾让九年级学生写过一篇自传性质的作文,多少可以证明中学语文教学忽视语体探讨所带来的后果:

①匆匆乎,入学时激动的心情尚未平息;悠悠哉,岁月无情,人生的舞台又揭开了新的一幕。回顾十几年来的经历,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令人不胜感慨,又似怅然若失……

②人生道路永远是曲折前进的。也许,只有尝尽甜酸苦辣才觉充实。然而,一切都在追求中才更闪光。这十多年的路,我走下来了,采过鲜花,踏过沼泽,也攀登过悬崖,获得了什么?硕果,还是海市蜃楼?不,是一枝“夜来香”。……

③十多年的岁月已然逝去,现在,我们正赶上了初中时代最后一趟火车,鸣响的汽笛告诉了我们的使命;明年的现在,我们将成为更高一个层次的学生,这样的使命,心会让它压得沉甸甸!

限于篇幅,这里引用的只是一些自传中的少量句段,实际上整篇自传全用这类笔调的决非个别。这类误用“文采”的例子,决不能简单地用当代中学生特殊的心态来加以解释,不懂得根据目的、对象、场合来恰当选用语言材料和语言手段恐怕是主要原因。因此,在中学语文科的教学内容中,充实语体学的研究成果已是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我们把社会上常用的书面表述语言,根据自身特色,暂且将它划分为两种作文语体,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书面语体又可分为正语体和雅语体两种。

口语体多指日常用语(包括方言、俗语、工语)。句子可能不合语法规范,但灵活自由,亲切易懂。正语体使用普通话规范语言,还有专门用语,术语,表达规范、严谨,给人以严肃、庄重之感。雅语体多用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情感性词语,富于文采和感染力,谴词造句常常突破语言规范。

举例说明:如果我们以《路在脚下》为题,表达对挫折的看法:

口语体:地上的路多着呢,哪一条不是坑坑洼洼的?天上下雨地上滑,哪里跌倒哪里爬。人一辈子哪能一步走到头呢,跌倒了爬起来不就是了。

正语体:社会生活充满了矛盾,因而我们在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只有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才能有所进步。

雅语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人生道路上布满荆棘,我们也要追求真理。

 

所以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必须在注重文体的同时,也要注重语体。一般来说,文体同语体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关系,但以一种语体为主,

如: 记叙文——口语体为主,略带雅语体

     说明文——正语体

     议论文——正语体为主,略带雅语体

     应用文——正语体

     散  文——雅语体为主,略带口语体

正因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对文体训练着手早(从小学就开始),而且非常重视,但对语体训练却比较陌生,甚至将它忽略成为作文中出现的病句,一直重视不够,所以在作文指导中,要加强作文语体的教学。

上面所说的只是一般意义上我们必须遵从的规范,但有时会因具体情况而灵活处理,不能绝对一概而论。

如:实用体文章中的说明文和应用文,一般用正语体,如果用雅语体或口语体,就会不象,或闹出笑话,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后果。但有时也不尽然,比如科普小品的说明文,就不得不掺进较大的雅语体成分,如:《说屏》(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是一篇说明文,但在开头是这样写的: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青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又写到“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等,引用大量古诗文,使全文笼罩在浓浓的诗意当中,不仅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而且屏风的介绍与古典诗歌的引用相得益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所以,文体和语体,既有一般情况下的规定,又有某种特殊文体对语体的特殊要求,“文无定法”,都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灵活转换语体,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作文语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有利于把静态的传统的作文模式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动态作文模式。同时现实生活五彩缤纷,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事物变化千姿百态,训练、强化学生的各种语体转换能力,对广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是大有好处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224.html

  • [浅谈合作]浅谈合作

    浅 谈 合 作 巴州区店子乡中心小学 杨涌泉 【关键词】合作 转变 重要性 培养 【正文】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世纪。科技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人才的培养又与教育是分不...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 新课程教学理念_中考=新课程理念

    陕西凤县岩湾中心小学 李建明细细研究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笔者发现中考试题已经成为指导新教材教学的指挥棒。以往有很多人认为,新教法所教的知识与人家考试离的太远,以此为借口,在实施课堂教学方法转变时而大大折扣。熟不知,那其实是懒惰的借口。在对中考试题研究后,发现试题既有对基础知识的检测,又有学生能力检...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中山市黄圃镇马新初中学 黄司敏据报载,现在中学生心理疾病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面——29%的初中生有厌学心理;考试方面——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情绪意志方面——41%的初中生情绪波动性大,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另外,近30%的学生有...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的探索

    引子将带有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课堂,有许多的优越性。可以使学生拥有丰富全面的资料信息,独立自主地探索研究,尽情地讨论交流,高效轻松地复习。推进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通过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探究能力,以任务驱动为手段,...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 格式塔对教学的启示|语文教学格式塔

    攸县明阳学校 龙萍波(7420136) 摘要:诸事诸物都有其格式塔,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就是用自己的教学个性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我就是我,我要注重此时此地学生的感受,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关键词:格式塔 格式塔是一座什么塔...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 [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条条道路通罗马-关于个性化写作的几点思考

    条条道路通罗马——关于个性化写作的几点思考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必然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与作文“接触”,寻找学...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 【静听回声作文】静听,才能有回声

    李秀荣从长足的发展来看,学校从提倡“教学反思”切入,引领教师专业性提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明智之举。因为南方教育发达地区,都着重要求教师写反思日记,教育随笔。拿江苏四川浙江来说,他们的教师专业水准高,思辩性强,教学风格繁复多样,教出来的学...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 浅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浅谈新的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行知实验中学 孙翠萍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 浅谈如何进行高效的语文教学|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华容县插旗中学 王 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是从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 让孩子胖起来|让孩子“说”起来——探究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模式

    让孩子“说”起来——探究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模式仙庾镇中学 段敏莉 内容摘要: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即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中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发布于:2025-08-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