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州长》讽刺艺术_《竞选州长》艺术独创管窥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 时明来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竞选州长》,通过描写竞选对手导演的种种丑剧,淋漓尽致地剥开了美国“两党制”的画皮,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自由竞选”的肮脏内幕,彻头彻尾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言论自由”的虚假面孔,表现出作者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和杰出的艺术才能,是一篇揭露和讽刺资本主义民主虚伪性、欺骗性实质的优秀作品。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不少独创之处。
首先,在叙述上,采用第一人称,并且主人公就用作者自己的名字。主人公与作者自己似乎融为一体,使人觉得“我”仿佛就是作者,他亲身遭受种种不幸,亲眼看到种种丑剧;使人感到犹如亲耳聆听作者现身说法、讲述亲身经历一样,增强了真实感和幽默感。同时,小说的主人公形象不同于一般小说的传统的主人公形象。参加竞选的共三人,出场的是第一人称的“我”,其余两个均没有出场。“我”就用作者的姓名马克·吐温,其余两个只有姓名,肖像、语言、行动,甚至所谓性格描写等,全部没有。除了描写“我”的心理轨迹外,对其余两个人物几乎没有作正面描写。
其次,在情节结构上,作品没有一般小说的传统的故事情节。一般的小说,它的情节往往是由作品主人公的言行构成的,但此文既没有写竞选过程,也没有写竞选活动,而是靠“我”摘引大量报刊、信件的原文,摘引后,或议论,或说明事情真相,或点明新发生事件的严重后果,或说明“我”当时的心情,引文与“我”的自我独白、叙述、描绘巧妙地穿插起来,很自然地推动着小说整个情节的发展,构成“参加竞选(“我”觉得自己是“声望还好”的“正派人”)——受到一系列的诬陷、攻击、恐吓——退出竞选(“我”身败名裂,成了臭名昭彰的“罪犯”)”的完整的情节。这些引文虽然是作者编写出来的,但经过匠心独运,或直录、或转述,前后紧密联系、层层加深,脉络清晰、浑然一体,如同确有其事,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可以说,这些引文不仅是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情节展开、发展的标志。
再次,在语言运用上,作品没有一般小说的传统的语言的特征。除了“我”的自我心理独白外,小说几乎没有详尽细致的描写用语,也几乎全无绚丽感人的抒情词句。有的,只是通篇报道性和陈述性的新闻、政论语言。那一连串简洁明确的新闻标题——“伪证罪”、“谣言被揭穿了”等,更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此文的语言在夸张、幽默中带有强烈的讽刺,常常造成一种意味深长的思想、艺术效果。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个正直憨厚的人,在整个竞选中只有挨打的份,节节败退,看了使人觉得可笑;而对方却俨然仗义执言的“正人君子”,不断发起进攻,离奇怪诞,无所不用其极,阴险毒辣、无耻下流,无以复加,看了使人觉得可憎、可鄙。又如,对方污蔑“我”犯了“伪证罪”、“毁谤罪”,实际上他们是贼喊捉贼——自己正犯了这两种罪。这样写来,不仅幽默,更具强烈的讽刺意味。再如,九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闯到讲台上来,“抱住我的腿,叫我爸爸”这个细节,夸张而不失真,离奇而不怪诞,读来令人哑然失笑;同时,不能不对这种无耻下流的伎俩感到无比的愤慨和蔑视,使作品达到了高度的讽刺效果。小说的幽默和讽刺还表现在语言诙谐、俏皮,常常用旁敲侧击的手法,含蓄、“幽默中”“含着哀怨”(鲁迅语),看似十分委婉,实则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和极度的愤懑,读了令人回味无穷。例如,写伍德福之流“即令他们曾经知道保持名誉的好处,那个时候也已经过去了”,意在言外——他们专干不名誉的事。又如,提到香蕉园,说“简直就不知道它跟一只袋鼠有什么区别”;提到害怕报纸造谣诬蔑,就好比担心床毯底下“会有一条响尾蛇似的”,畏若蛇蝎的心理不言而喻;形容匿名信(对手的“杰作”)之多,说可以让读者“发腻”;小说不把深夜闯入“我”家进行人身威胁的人说成暴徒、强盗,而说是“受了污蔑和侮辱的公众”“满腔义愤”地来惩治“盗尸犯”,不过“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财物都拿去了”;明明是“我”受不了残酷的诬蔑、攻击和恐吓而退出竞选,却自嘲自讽说“我够不上纽约州州长竞选所需要的条件”。
正是这些独创之处,使得这篇小说成为一篇批判现实主义的不朽之作,我们今天阅读它。仍然会从政治上加深对资本主义腐朽制度的认识,并能从中学到讽刺文学的一些技巧。
-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简单: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详细阅读
作者:孙仁歌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并几度出现“教改热”。从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的产生到魏书生“自学六步法”的全面推广,可谓“绝招”迭出,“新法”竟举,以致五花八门。“十八般武艺”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弄得许多语文教师顾此失彼,甚至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执法”是好。有的因照搬照抄而...
-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新课程背景下几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尝试详细阅读
湖北省汉川市教研室 熊圣平 【邮编:431600 电话:0712-8389008 e-mail:】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力,笔者在四种阅读教学方式上进行过一些有...
-
【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详细阅读
张上明 [原创]湖南省常德市一中(长怡) 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学生快速进步并转化为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班主任、特别是优秀的班主任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应当呢?笔者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会有明显成效。 一、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心。坚定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证。徐特立曾...
-
[学好语文的规律]十条规律在手,学好语文不愁详细阅读
——致想要学好语文的同学金秋九月,同学们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语文是快...
-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_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评魏书生)详细阅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自身的能量,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有教学民主的思想。●国外极注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们自主能力的培养。相形之下,我国许多“娃娃”的年龄太大了,有的到了三四十岁还不能自立,还需要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才能生活。●脑子紧用...
-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_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详细阅读
语文现代教育观念的革新与确立必须建立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的基础上。就当前来说,引进全新的多媒体技术,改善课堂结构,构建更能适应师生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发挥语文“社会公器”(顾黄初语)的效能。在多年的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
-
魏书生争议|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详细阅读
蔡朝阳 魏书生享其大名也久矣。 早在10年前读师范时,给我们讲教材教法的老师就张口闭口魏书生,简直把他供在了神坛上。但在今年10月份之前,我却没有读过他的一行字。这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就对主流媒体大肆宣扬的、对一干人众热烈追捧的所谓大人物,抱有深刻的戒心。 今年10月,...
-
[如何改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师生观念 走出语文教学困境详细阅读
张上明 [原创] 据报载,我国目前有“近八成中小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而且“这兴趣与年龄、学龄的增长成反比”(《教育文摘周报》98年5月13日第19期第2版)。这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不愿看到,也难以接受的事实。然而事实就是如此。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除“应试教育”等其他...
-
三上语文课外阅读|语文课外阅读三境界详细阅读
在语文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羸弱,与时代的变化、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和学生个体的发展等不能相适应。审视语文教学,深究其“少慢差费”的原因,笔者以为,长期以来,不尽合理的教学体系、单薄乏味的教学内容、呆板沉闷的考试制度,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语文指导与训练答案_语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上)详细阅读
现代文阅读能力要点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