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天地一年级_走进语文新天地

杂文收录 2025-08-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课本之外有万紫千红。以课堂教课为轴心,引导学生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拓宽视野,广收博取,不经意地从生活中汲取语言的养料,并在生活中放飞语文的色彩。

在生活中汲取语言的养料

“走马场”里走马观花

青少年热情奔放,充满活动,他们喜欢走走、看看、玩玩。为让他们在玩乐中有收获,教师布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积累题,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假日逛街、游玩的途中,留心一下店名、标语及名胜古迹外的对联、诗词,把“怦然心动”的摘下来,不失为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方法。例如,“桃花源”酒店的名字让人感受到酒店内陶渊明理想社会的那份宁静;“鱼得水”游泳池、“根根计较”理发店的名字让人领略到比喻、夸张等修辞带来的语言形象美。

游江南第一庙,了解曹娥碑文“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绝妙之处;览书法圣地,感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的兰亭书法节盛况;看人间天堂,领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风光;登五岳之首,亲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生活中蕴藏着许多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走马场里,走马观花,不亦乐乎?

“新视听”中赏心悦目

    年轻人的世界是音乐的世界,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学生能够把意象优美、韵味无穷的歌词引入到语文中。据此,我大胆地把流行歌曲引入课堂,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好歌好词唱出来,写出来,评出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人生是条无名的河,是浅是深我都过;人生是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我都喝;人生是辆五彩的车,是风是雨我都走”等歌词运用了反问、比喻、排比、对句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暗示了人生真谛,既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又给人以思想上的教益。如果巧妙地把它们引到文章里来,无疑给学生稚嫩的文章增添了不少理性的色彩。

看电影,电视也可以积累语言。学生平时最怕写作文,而给文章取个好题目又是难上加难。假如把电影、电视的名字活用过来,那会出现怎样的惊喜——《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暖冬》《亲情树》《邂逅》《心雨》《小鬼当家》这些片名竟都成了学生作文的题目!

歌词也好,电影、电视也罢,说到底,都与文学有关。引导学生在“新视听”里畅游,就是在文学的天地里畅游,多么赏心悦目,其乐无穷!

在生活中放飞语文的色彩节日系列活动

除了自己的生日,学生们最开心的莫过于过节了。抓住节日这个良好的佳机,让学生用文字表达一个人源于生活中的碰撞而产生的感受,就有可能使写作变成“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

“元宵节”来临,我们开展灯谜竟猜,品味汉语的奇趣;“三八节”,我们给妈妈,给教师,给女同学,甚至给自己(女生)写信,说说心里想说的话;“五四节”,我们学着用小诗来表达青年人的情怀;“母亲节”,我们学写最经典的词句来表达自己对“母爱”真切感受;“教师节”我们可以跟老师说悄悄话,“国庆节”我们开展“庆国庆”小报比赛;“圣诞”“元旦”,我们自贺词,自制卡片,互相交流;“春节”到了,我们组织春联评比,并把获奖春联用毛笔写在红纸上,分赠给每一个班级和教师办公室……

节日系列兴趣活动在增添节日情趣的同时,也为学生运用语言、展现自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舞台。

校园生活词典编写

自然中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生活中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校园生活对不同的学生来说,会有不同的样式。如果用学生独到的见解和感受编一本反映学生生活的小词典,每一个学生都是编撰者,那实在是一件痛快的事情,也是学生运用语言的一次好机会。看,下面就是我的学生们的独特创意。

家长会:有人欢喜有人忧。

考场:老师戴上了双重眼镜,因为考场上有许多“长颈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大扫除:校园里的一场战争——敌人:灰尘。结果:灰尘逃了/一个给教室洗澡的日子。

阅览室:宇宙有多大,它就有多大。

黑板:粉笔英勇献身的地方。

给课文写导语 ,给自己的文章编目录,给校园的一桥一水、一屋一路取名字,给本地的风景设计导游司,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外锤炼语言的兴趣活动。

林语堂云:“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读书,读语文书,原来竟是把生活当语文来读。把生活当语文,把语文当生活,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218.html

  •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简单: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作者:孙仁歌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并几度出现“教改热”。从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的产生到魏书生“自学六步法”的全面推广,可谓“绝招”迭出,“新法”竟举,以致五花八门。“十八般武艺”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弄得许多语文教师顾此失彼,甚至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执法”是好。有的因照搬照抄而...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新课程背景下几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尝试

    湖北省汉川市教研室 熊圣平 【邮编:431600 电话:0712-8389008 e-mail:】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力,笔者在四种阅读教学方式上进行过一些有...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

    张上明 [原创]湖南省常德市一中(长怡) 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学生快速进步并转化为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班主任、特别是优秀的班主任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应当呢?笔者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会有明显成效。 一、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心。坚定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证。徐特立曾...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学好语文的规律]十条规律在手,学好语文不愁

    ——致想要学好语文的同学金秋九月,同学们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语文是快...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_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评魏书生)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自身的能量,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有教学民主的思想。●国外极注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们自主能力的培养。相形之下,我国许多“娃娃”的年龄太大了,有的到了三四十岁还不能自立,还需要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才能生活。●脑子紧用...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_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语文现代教育观念的革新与确立必须建立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的基础上。就当前来说,引进全新的多媒体技术,改善课堂结构,构建更能适应师生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发挥语文“社会公器”(顾黄初语)的效能。在多年的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魏书生争议|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

    蔡朝阳 魏书生享其大名也久矣。 早在10年前读师范时,给我们讲教材教法的老师就张口闭口魏书生,简直把他供在了神坛上。但在今年10月份之前,我却没有读过他的一行字。这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就对主流媒体大肆宣扬的、对一干人众热烈追捧的所谓大人物,抱有深刻的戒心。 今年10月,...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如何改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师生观念 走出语文教学困境

    张上明 [原创] 据报载,我国目前有“近八成中小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而且“这兴趣与年龄、学龄的增长成反比”(《教育文摘周报》98年5月13日第19期第2版)。这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不愿看到,也难以接受的事实。然而事实就是如此。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除“应试教育”等其他...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三上语文课外阅读|语文课外阅读三境界

    在语文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羸弱,与时代的变化、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和学生个体的发展等不能相适应。审视语文教学,深究其“少慢差费”的原因,笔者以为,长期以来,不尽合理的教学体系、单薄乏味的教学内容、呆板沉闷的考试制度,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语文指导与训练答案_语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上)

    现代文阅读能力要点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