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与你抗衡大壮]我拿什么与你抗争

杂文收录 2025-08-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xue-lang

        如果说教育是件细水流长的事情,那么2003年的年初我和学生一起遭遇了我教育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件事,这可以说是一次已有成果显现的教学改革的延续,学生重新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分层次教学。但亲身参与,给人的心灵撞击却是无与伦比。当时我接手担任了优化组合后剩下的优分率之外的所谓次好班。望着这群从昔日荣耀下淘汰出局的孩子们,我能同样感受他们此刻难受、绝望的心情。沉默、颓废、失去信心是此刻笼罩在班级上空的乌云,但今天的正视失败才是明天获得成功的保障,逃避从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知道再次鼓起他们的希望之帆是当务之急的事。

我仔细分析了同学们的现状,他们的悲哀莫过于是失去目标,没有具体努力方向,由此而失去学习动力从而导致失败的悲哀。其实他们的基础不差,他们同样有聪慧的大脑,健全的思维,甚至较好的学习底子,只是由于努力不够,或偏科厉害才出局。可现在他们都把自己归入了差生的行列,一蹶不振,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因此我首先要改变他们的这一心态。我和所有任课老师通好气,不以差生的眼光看待他们,而是以考省重点一步之遥的要求对待他们,因为我知道老师的认同对一个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人在灰心丧气时,他渴望听到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哪怕言过其实,让他自大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重拾信心。第二步是利用一切时机不停地为他们打气。从我的切身体验,老师的一次鼓励最起码能让学生保持三天的热情。记得那是分班后的第一次班会,我先是仔细分析他们当时的学习现状,然后明确地给他们订下了一个死任务,一年半后要一个不拉的全部上高中,一半以上的同学要上省重点高中。记得当时有同学用极不自信的眼光询问我:我们这些被淘汰出局的人还能抱此种希望?我笑了,是啊,我们凭什么?凭我们的潜能,凭我们知耻而后勇的气概。记得当时同学们的眼睛眨都不眨的紧盯着我,“你们了解自己吗?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说世上唯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但实际情况呢?千百年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始终是个谜,没有什么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潜能的极限。大自然赐予我们拥有无限潜能的大脑,但在人的一生中,大脑潜能的利用还不到百分之一,谁能说我不行?世上有比我们遭遇更大困厄的人最后都获得了成功,凭什么有健全的体魄,正常发育的大脑的我们在十三、四岁人生才开始的时候就给自己下个定义说我不行呢?”听完我这段话,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微笑,是啊,打开学生心中的结,时刻让他们心中抱有希望,这也是一个教师要时刻铭记在心并要把它贯穿于教学始终的做法。因为有些事情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实现的障碍,只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之中。试问那些都不敢相信奇迹的人,又怎么能获得奇迹呢?所以当我们把希望的种子播种到学生的心田里,再以信赖之水时刻浇灌,总有一天,它会萌芽、开花,最后结出丰盈的果实。

重拾信心后,怎么做就成了同学们的最大难题。每个人失败的情况不一样,学习又参差不齐,而我又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盯着帮助他们改正不足。怎么办?我又仔细分析了所有同学或者说失败者的共性,即差在思维的方式和由此造成的意志力的薄弱上。就象彭端淑《为学》一文中所举的僧富者和贫者的例子,僧富者因过多的考虑外在的种种困难,结果不能成行,而僧贫者采取边行动边克服困难的做法,结果仅凭借一瓶一钵就到达了南海。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难、易和做的关系。而我面临的学生也一样,他们也知道种种道理,甚至自身的弱势所在,但要克服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惰性,是多么的困难。因为人们总习惯于找理由为自己的惰性开脱。鉴于这一点,我在班上推行两个行动准则:一是“不找借口”,二是“马上行动”。这两个准则相辅相成。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借口,也可以获得成功,但两者我们无法兼得。事实上,不找借口是减少忧虑的良方,也是获取成功的有效工具。

仔细想一想,“借口”通常只是恐惧的一种表现,如同学们经常说的“我恐怕不行”,“我没有时间学”,“我很怕迈出这一步”,“我担心我做不到”等等。其实一个习惯找借口的人,是无法发挥他的最大潜能的。当借口浮上人们的心头时,他会紧抓不放,把它作为弹药用来对付自己。这是一种自挫的习惯。当我们消除掉这借口背后的恐惧,不再忧虑时,我们就会充满信心继续前进。当同学们明了借口之后原来就是恐惧、迟疑、颓废作伴随时,他们顿时明了问题的症结。于是当作业 又拖拉时,一句催促的话就使他立即坐下提笔疾书;当上课又开始东张西望时,一个提醒的眼神,就使他重新投入听讲中,哄闹时、分心时、气馁时,同学间或老师的任何一个小小的提醒都能让他们幡然醒悟。是的,任何时候别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借口,唯有立即改正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提出“马上就做”这则行动的口号,是因为我发现班上绝大多数同学与优等生的差距还在于有拖延的恶习。“等晚上再做功课”,“等明天再去背英语”,“等星期六再做配套练习”,是他们惯用的方式,一个等字,搁着今天的事不做,留待明天,在这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精力,实际上足够能将那件事做好。俗话说:“命运无常,良机难在”。我告戒同学们,不要畏难,不要偷安,不要坐等,要避免拖延的习惯,像避免一种罪恶的引诱一样。假使对于某一件事,发觉自己有了拖延的倾向,那你就应该不管那件事怎样的困难,都要立刻动手去做,只有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而拖延会盗去你的时间、品格、能力、机会、与自由,使你成为它的奴隶。“要做,立刻就做”,这是人们成功的格言。马上行动的做法,让同学们改变了拖延的陋习,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抢回了学习的效率,从而也为自己创造了机会。望着一个个迎头赶上的同学,我欣慰了。

回顾这一动人心魄的一学期,挫折与成功交织的一学期,在灰色人生中进而勃发生机的一学期,我深刻感悟到一个班集体的经营与建设,其实也就是对人的经营与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由同学们良好的言行举止汇集而来,而只有当我们改变看世界看人生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改变自身,奋勇向前。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213.html

  •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简单: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作者:孙仁歌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并几度出现“教改热”。从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的产生到魏书生“自学六步法”的全面推广,可谓“绝招”迭出,“新法”竟举,以致五花八门。“十八般武艺”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弄得许多语文教师顾此失彼,甚至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执法”是好。有的因照搬照抄而...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新课程背景下几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尝试

    湖北省汉川市教研室 熊圣平 【邮编:431600 电话:0712-8389008 e-mail:】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力,笔者在四种阅读教学方式上进行过一些有...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

    张上明 [原创]湖南省常德市一中(长怡) 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学生快速进步并转化为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班主任、特别是优秀的班主任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应当呢?笔者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会有明显成效。 一、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心。坚定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证。徐特立曾...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学好语文的规律]十条规律在手,学好语文不愁

    ——致想要学好语文的同学金秋九月,同学们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语文是快...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_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评魏书生)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自身的能量,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有教学民主的思想。●国外极注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们自主能力的培养。相形之下,我国许多“娃娃”的年龄太大了,有的到了三四十岁还不能自立,还需要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才能生活。●脑子紧用...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_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语文现代教育观念的革新与确立必须建立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的基础上。就当前来说,引进全新的多媒体技术,改善课堂结构,构建更能适应师生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发挥语文“社会公器”(顾黄初语)的效能。在多年的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魏书生争议|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

    蔡朝阳 魏书生享其大名也久矣。 早在10年前读师范时,给我们讲教材教法的老师就张口闭口魏书生,简直把他供在了神坛上。但在今年10月份之前,我却没有读过他的一行字。这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就对主流媒体大肆宣扬的、对一干人众热烈追捧的所谓大人物,抱有深刻的戒心。 今年10月,...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如何改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师生观念 走出语文教学困境

    张上明 [原创] 据报载,我国目前有“近八成中小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而且“这兴趣与年龄、学龄的增长成反比”(《教育文摘周报》98年5月13日第19期第2版)。这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不愿看到,也难以接受的事实。然而事实就是如此。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除“应试教育”等其他...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三上语文课外阅读|语文课外阅读三境界

    在语文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羸弱,与时代的变化、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和学生个体的发展等不能相适应。审视语文教学,深究其“少慢差费”的原因,笔者以为,长期以来,不尽合理的教学体系、单薄乏味的教学内容、呆板沉闷的考试制度,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语文指导与训练答案_语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上)

    现代文阅读能力要点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