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探究|在实践中探究 在反思中提高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陈仓区磻溪镇一中 闫军斌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实践,实践的核心是探究,探究的核心是反思。回顾我们语文教研组本学期新课程研讨课,其教法新颖,设计独特,参与教师多,课后反响大,可谓是在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绽放出了光彩。现对这几节研讨课反思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这几节课让我们看到了实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已经有比较高的认识,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能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1、创设了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语文教学环境。首先是对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能从大语文教学观出发,指导学生开展富有情趣的、带有实践性的、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有帮助的语文学习活动。如积累训练、写作训练、书写训练等。再是能按照新课程理念中“增强语文学习的情境性”要求,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如在黑板两侧书写名言警句,抄写诗词,举办作文展览等,让学生时时能看到语文,天天能学到语文。三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均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教学目标 ,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根据学生实施教学。
2、表现了实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责任心与使命感。从这几节课能看出,授课教师能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结合自己的特点全身心的投身实验。首先是表现出了高昂的教学激情,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教学任务轻重难易,一走上讲台,他们的教学热情几乎能融化冬季的寒冰,令人赞叹。再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感召下,经过他们的努力学习,在授课中,均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业务素养,言谈举止,能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来实施。特别在说课中表现出较高的理论水平。三是每位授课教师均表现出钻研新课程的潜力,在教学中能出新、出奇、出众,几节研讨课各有特色,不复制,不照搬,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独特的个性魅力!
3、展示了教师在实践新课程中的勤奋与探索、创新与求实精神。首先是在教学中注重课型设计。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均能根据其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设计出合乎内容特点的授课思路。再是在教学中注重教法、学法的探究与设计,呈现的是教法多样,新颖,运作也比较自如。三是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能让学生在学习后真正有所得,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能得到提高与陶冶。
4、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天地。从这几节课里我们看到了学生空前的表现力。首先是学生普遍能积极投入课堂教学,能用自己飞扬的思绪来表明新课程对他们的吸引力。其次是在课堂中他们能大胆的谈论自己的观点,去除了往日的羞涩胆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三是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知道新课程是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的,学生也是能适应新课程的,他们在这里敢说,能说,会说。
二、这几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用来反思课堂教学的平镜,让我们觉察到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中尚存在的一些困惑,从而发现了探究新课改的新课题。
1、语文教学实践新课程的方略还只停留在点点滴滴和偶然感觉上,没有形成系统性,全面性的案例经验。缺乏总结积累,缺乏持续深入,让人不免觉得课程改革是作给别人看的,而非利于学生的发展,使新课程改革出现“情绪化”特点。
2、在课堂教学中,表露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方面:⑴在处理稍有难度的内容时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某些教学环节是无效行为,开展教学活动时只是单一的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而没有思考它的价值与意义,使课堂的整体实验效能受到影响。⑵由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具体的操作中一些教学活动组织不很顺利,如小组学习,师生互动,课前活动等;或者是对教材的研习还不够深入透彻,在具体的施教中就显得造作,不流畅。⑶缺乏对教学中生成性、偶然性教学资源的科学处理能力,要么忽视不顾,要么有作无价值的深究,有时会让教师显得局促不安,冲击正常的教学心态。⑷学生在课堂中的大多自主活动过于依赖资料书,使得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大打折扣,可以说这是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大顽症。⑸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工作热情是火热的,但也许是初次参与,摸索前行,缺少典型引路,没有现成经验,所以个别时候表现出热情高涨而能力欠缺,让人感到美中不足。
3、通过这几节课的研讨,我们从中得到了以下的探究话题:
⑴新课程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怎样来看待?
⑵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习的新途径有哪些?
⑶小组讨论该怎样去组织?
⑷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是什么?
⑸如何使初中语文教学系统化?
⑹教师如何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
⑺如何提高新课程课堂的教学效率?
⑻如何对待学生手中的学习辅导资料?
⑼对课堂中的生成性因素怎样去处理?
⑽怎样组织语文活动才更有效?
三、这几节课中让我们认识到要顺利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拥有大的政策导向至关重要,没有一个实践新课程的环境,没有实践新课程的领导,没有排头兵,新课程改革可能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已开展近两年,但综观当前的实验现状,我们依然看到新课改大多只应用于观摩课、赛教课;我们依然感到分数重于新课改。新课改是星星之火,却似乎无燎原之势。新课改只是个人行为而未上升到行政部门的重点工作。我们期望从上到下能站在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新课程改革,高瞻远瞩,能舍弃个人小利而顾全大局,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运作机制,解决好几辈人未能解决的教育难题,迎来教育事业的春天!
-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简单: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详细阅读
作者:孙仁歌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并几度出现“教改热”。从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的产生到魏书生“自学六步法”的全面推广,可谓“绝招”迭出,“新法”竟举,以致五花八门。“十八般武艺”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弄得许多语文教师顾此失彼,甚至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执法”是好。有的因照搬照抄而...
-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新课程背景下几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尝试详细阅读
湖北省汉川市教研室 熊圣平 【邮编:431600 电话:0712-8389008 e-mail:】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力,笔者在四种阅读教学方式上进行过一些有...
-
【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详细阅读
张上明 [原创]湖南省常德市一中(长怡) 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学生快速进步并转化为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班主任、特别是优秀的班主任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应当呢?笔者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会有明显成效。 一、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心。坚定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证。徐特立曾...
-
[学好语文的规律]十条规律在手,学好语文不愁详细阅读
——致想要学好语文的同学金秋九月,同学们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语文是快...
-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_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评魏书生)详细阅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自身的能量,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有教学民主的思想。●国外极注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们自主能力的培养。相形之下,我国许多“娃娃”的年龄太大了,有的到了三四十岁还不能自立,还需要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才能生活。●脑子紧用...
-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_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详细阅读
语文现代教育观念的革新与确立必须建立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的基础上。就当前来说,引进全新的多媒体技术,改善课堂结构,构建更能适应师生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发挥语文“社会公器”(顾黄初语)的效能。在多年的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
-
魏书生争议|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详细阅读
蔡朝阳 魏书生享其大名也久矣。 早在10年前读师范时,给我们讲教材教法的老师就张口闭口魏书生,简直把他供在了神坛上。但在今年10月份之前,我却没有读过他的一行字。这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就对主流媒体大肆宣扬的、对一干人众热烈追捧的所谓大人物,抱有深刻的戒心。 今年10月,...
-
[如何改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师生观念 走出语文教学困境详细阅读
张上明 [原创] 据报载,我国目前有“近八成中小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而且“这兴趣与年龄、学龄的增长成反比”(《教育文摘周报》98年5月13日第19期第2版)。这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不愿看到,也难以接受的事实。然而事实就是如此。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除“应试教育”等其他...
-
三上语文课外阅读|语文课外阅读三境界详细阅读
在语文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羸弱,与时代的变化、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和学生个体的发展等不能相适应。审视语文教学,深究其“少慢差费”的原因,笔者以为,长期以来,不尽合理的教学体系、单薄乏味的教学内容、呆板沉闷的考试制度,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语文指导与训练答案_语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上)详细阅读
现代文阅读能力要点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