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缺少的人课外阅读及答案]课外阅读——学生不可缺少的“辅食”

杂文收录 2025-08-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课外阅读——学生不可缺少的辅食
  四川广元市剑阁县江口中学 王继伟 邮编:628307 emal: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主的“三为”封闭教学模式,部分教师把课堂教学绝对化、唯一化,视课外阅读为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是与课堂教学相抵触的异端,予以冷落;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是读无用的书,浪费子女的时间而加以抵制;学生则认为书籍没有影视精彩,阅读费力枯燥而给予排斥,他们假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然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审美发展中起特殊作用。”有介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除加强课堂教学外,更应该重视课外阅读这道学生不可缺少的“辅食”。
     一、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
   
教育部新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仅优秀诗文就推荐了80篇供学生课外背诵。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拓宽他们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活跃思维、发展智力、积累习作素材、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自主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学好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体验社会、感悟人生
    课外阅读是学生将已有知识经验同社会生活相联系,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因为语言本身是抽象的,没有纯粹生动形象的语言,语言的生动形象在读者心里,没有体验和感悟,再优美的文章也如同嚼蜡,不能引起读者共鸣。但是,再精彩的影视和原著相比,也只能表“形”而不能传“神”,我们看电视剧《红楼梦》,总觉得没有原著有味,所以应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原著,和影视结合起来,增强感悟力。并且不同的生活经历,体验也各有千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影视,细细品味,在阅读中求知、在阅读中明理、在阅读中知情、在阅读中达意。领会作品展示给我们的意境,激起情感共鸣,充分展开联想的翅膀去体验、去感悟,酸甜苦辣都有营养,爱恨情仇皆是收获,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复杂性和体验社会、感悟人生铺下前进的双轨。
     三、课外阅读能陶冶学生品行、健全人格
    优秀的课外读物,犹如甘醇的美酒,品之让人陶醉。徜徉书海,随文而喜因文而悲,或微笑默叹、或伤心啜泣、或横眉怒目。读毛泽东的诗词,去品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革命豪情;读李清照的词,去领略“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的婉约情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去感受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读《百科知识大全》,去认知天文地理……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课外读物能改善我们为人处世的质地,提升我们文化素养的品位,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一次次心灵的震撼,经受一次次文化的洗礼,让品行在阅读中升华,人格在阅读中健全。
    实践证明,凡是课外阅读多而指导得法的学生,语文成绩就相对较好,读写能力发展也相对较快。正如语言学家吕淑相所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各位同仁,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做好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烹调好这道“辅食”,让学生尽享课外阅读的美味!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200.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