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络教学的内容】走进语文网络教学

杂文收录 2025-08-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叶小敏

【摘要】  在课改的浪潮中,语文教师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以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以亲切、平等、贴近生活的语言激动学生;以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开拓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换取无限的课堂容量。

【关键词】 课改  教学用语  学生  主体性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惠城实验区已开展了一年多了,实验区的课改实验教师头脑里早已充盈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新课标》)里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理念,就是非课改实验教师也逐步朝着还课堂予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向迈进。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下称《语文》)一股强烈的人文气息和亲切感扑面而来。“写在前面”取代了几十年来板着面孔的“说明”和“前言”,灰白国画为底衬的单元小序换走了生硬的“单元提示”,精致的插图增添了生气,宽松的文字排版趋赶了压抑……再看看文字:“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拿到崭新的语文课本,你心里一定会想,又一阶段的语文之旅开始了……”,“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篇美丽的童话有诗一般的意境,爱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这一切是那么的亲切、和谐,这一切暗示了新教材一系列新理念,也明确了一个视角的重大转变:教材编者与学生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对话关系。它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提供了条件和支持。

全新的理念、优秀的教材必须通过高效的教学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价值功能,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和枢纽作用的是教师,是教师在短短45分钟的引、激、诱、启、延。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也要相应地体现课程改革的这个变化。

在一年多来的课程改革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形象、生动、优美的教学用语,能创设学习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潜移默化的学习。

中国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具有丰富的内涵。根据季羡林先生分析,古代汉语“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中字与字的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现代汉语虽然没有形态变化,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晰,理解的灵活圆通性逐渐减少了。理解起来靠语感的成分渐减,靠分析的成分渐增。不过现代汉语的综合性依然存在,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学习汉语,还得重视语感。”。对语感的培养,阅读佳作、诵读美文是很好的方法。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语言环境。许多人都看到北方的学生语言基础要比南方的学生好,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南方的方言区域较广,语种复杂。我们惠城区就是一个各种方言荟萃的地方,这里的学生,很少有能够讲一口流利、准确的普通话的,再加上阅读量少,生活经历有限,因此,在说话和写作上没有良好的语言习惯。那么,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就有了相当重要的示范性和感染力,如果教师的用语形象生动,就会激起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兴趣,就会如春雨般细无声的滋润学生。在学校里不难发现:一个班里许多学生身上往往可以找到任课老师的影子。这是因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效仿了自己的长时间面对的老师。学生在“善言”老师的引导下,往往对课程更感兴趣。在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的课改研讨课上,一位教师的导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学们,爱,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字眼,也是文学家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如清泉般甘甜,如朝阳般温暖,如大海般辽阔……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怜悯之爱、崇敬之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是真诚?是崇高?是偏私?是狭隘?……你身边有爱的故事吗?”一翻如诗的语言,听者为其动容,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感触呢?在这节课中,学生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倾囊而出,有的学生甚至讲述得泣不成声。在课临结束前,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写出对爱的感受,有不少惊人之句。

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下,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形象思维力往往更容易展开。

亲切、平等、贴近生活的课堂用语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表言论的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要尊重学习者的特性,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发展,真正重视人的价值。而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因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然成为制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教材则是一种媒体,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修养水平,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新编《语文》教材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编写者从高姿态转向对等者的影迹。“研讨与练习”的提问不再是教训式、律令式,而是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可见一斑。教材编写时角度的转变郑重地确立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和谐的互动。师生的对话不再是问答式,应多用“交谈式”“讨论式”,引导的语言要亲切而又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肯说、爱说,学生在有人情味的的课堂上兴趣也就盎然了。如今,在课改课堂上常听到的是“你喜欢哪一段”,“你能读一读给我们听吗?”,“请同学们去收集一下有关资料,好吗?”,“请你说说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在这么有亲和力的语言中,学生发现语文学习其实就是自己生活、学习的体验、感想,很少学生会用“不知道”来抵挡“朋友”间的交流。

另外,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也十分重要,它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努力创新。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容纳得下每个学生的奇思异想。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如雨后春笋,创新已成为社会、个人的发展动力源”。后现代主义为教育者开辟了视野。《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不能用独一无二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学习思维成果。学生既然有不同的见解,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突出点加以肯定,特别对独到见解与创新意识的学生更是要大力赞扬,充分肯定他的“异类”,甚至鼓励他超越,感谢他给老师和大家带来的启示,要为“青出于蓝胜于蓝”而骄傲,而宣扬。这样,学生还有什么不敢说,还有什么不敢想。

不过,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避免机械的重复,过于单一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腻味,甚至认为老师的认同只不过是一种敷衍。只有恰切的用语,真心的肯定学生才会为之欢欣,为之鼓舞,也才会畅所欲言。这需要教师用心去发掘。

 

由上可见,教师巧妙的课堂用语能使语文课堂的容量无限量的翻倍。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激发,注意过渡,注意评价,注意延伸。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探讨,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学习、发现,与学生真正的融合、互动,让学生的学习得以深化和升华,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学生需要的课堂。

这一切都需要语文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学基础,需要教师不断地武装和充实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2003.10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顾振彪    (《试教通讯》2001.9)

3.《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 赵明仁 王嘉毅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204.html

  • 我谈如何学语文|与初一新生谈如何学语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巧”作舟-------王荣华 石家庄市二十五中学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怀着对新的学习生活美好憧憬,带着家长的殷切希望,都愿在新的环境中展现一个辉煌的自我形象。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些同学的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部分同学对学语文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足为...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 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节外生枝”: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 王玉华 225300【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节外生枝”的拓展教学正是这一理念下一种教...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 与湘东王论文书|梦书的论文:跟王小丫学什么

    “我到《开心辞典》,就是为了看看王小丫。”这是许多到开心辞典栏目的观众说的。刚看这一栏目时我有些不以为然,然而没看两期,我也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丫迷。我曾想过很久,是什么使王小丫如此成功呢?若说她清秀的长相,现在的主持人真可以说得上是美女如云,小丫可不是很出众;若说她主持的栏目好吧,《开心辞典》是...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科作业 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科作业 设计 [摘 要] 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 ,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习,灵活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业 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作业 不仅是检测...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 [讲课好评怎么写]上好评讲课的“五步曲”

    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胥炯富 张正春评讲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自己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答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科素质状况和教学的实际效果。能否针对学生在解答中存在的问题采取...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 小学课程开发建设经验总结_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新丰县第三中学—2005jqp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满足需求,慎重实施,逐步推进”为基本原则,以对学生学业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课程为主要内容,以兴趣特长辅导类课程为开发重点,做到“广泛性”、“实效性”、“基础性”。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与我校“全面发展、书画见长”的办学特色相一致,因此...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 【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本】“阅读教学体系”与“阅读教学建议”之比较

    “阅读教学体系”与“阅读教学建议”之比较 四川广元剑阁县江口中学 王继伟 邮编:628307 王继伟,男,汉族,31岁,中共党员,中文本科毕业,任教于剑阁县江口中学。有论文发表,部分获市县奖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改活动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三年多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出现了...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将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

    济南五中 顾永琳 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更有着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美。语文学科以它多种体裁、多种内容、多种语言风格的巨大蕴涵力,具有浓厚的美学色彩。学生面对语文学科,不仅仅是面对一堆语言文字,更是面对...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 【解读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解读新课标 做语文课改的先行者

    福鼎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会议交流材料 解读新课标 做语文课改的先行者唐炯武明年秋季,我市中小学的起始年级就要开始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为此,想和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就有关《语文课程标准》谈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一、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多年来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 以后会为话题作文四_搞好话题作文的“四化”建设

    尽管话题作文给考场作文带来了一定量的克隆、宿构作文,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弊端,但话题作文便于考生独抒性灵,张扬个性,展示特长。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2003年中考作文,话题作文风采依旧。如何写好话题作文,不少教师已有不少论述。,但笔者认为,如何写好话题作文,依然是有话可说。套用目前一个时髦的说法,就...

    发布于:2025-08-2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