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随机应变技能_随机应变——浅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

杂文收录 2025-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2005年度安徽省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随机应变

——浅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

 

马鞍山当涂博望中学  夏鑫

 

 一节课正在进行中,突然一个不愉快的小插曲发生了,怎么办?是停下来,还是继续上课呢?这得随机应变。即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应根据事件的性质区别对待。

课堂偶发事件就发生的原因和方式而言,可分为随意性事件和潜发性事件。如学生打架斗殴、发生口角、突然逃学、群体罢课、蓄意捣乱、起哄生事、辱骂教工等等,往往是个人之间矛盾发展到白热化程度,或由于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学品味庸俗低劣,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客观需求,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结出的苦果,就属于潜发性事件。而像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发病,小鸟闯入课堂、冰雹打碎玻璃等,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而非人为蓄意操作造成,就属于随意性事件。而就当事人的动机和目的而言,也可分为品德性事件和非品德性事件。

特殊事例暂且不说,就一般情况而言,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本人应勇于展开自我批评。

任课教师应当勇于承担责任,先从自身查起。自省在教学内容安排、环节衔接、组织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漏洞或过失,已发生的事件与自己有多大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正人先正己、及时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甚至向学生公开道歉。对专业性知识问题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不能因为怕丢面子失威信,而将似是而非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诚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往往能取得学生的谅解和信赖,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这种自查、自省自纠的方法,能较好地处理由于教师仪表不整,举例不当、讲述含混、知识错误等原因引发的课堂偶发事件,是摆脱信任危机走出尴尬境地的有效途径。任何专横无理、压制民主、把是非和责任推给学生的作法,必然会招致学生的暗中抵制或公开对立。

其次要善于发掘偶发事件的积极意义。

生活的纷繁复杂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我们不可能靠祈祷使自己的课堂永远吉日普照。作为课堂主要负责人,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宽容大度的心态。如处理日常教学内容一样,慎重界定事件的类别和性质,辩证科学地认识这些不期而遇的课堂“插曲”,或许能有惊人的发现——某些事不仅不算坏,还有积极上进的教育意义可挖掘。若能将事件巧妙引向对课堂教学有利,对保护学生自尊心、增进师生情感有益,对表现学生闪光点、激发其学习热情有功的方面、就可实现偶发事件与教育教学相互补益的完美功效,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事后的教育工作,不能给学生留下阴影。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澄清是非、化解矛盾、分担责任,更重要的是为了教育当事人,使其认识到出现过错的真正原因。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的事件,还应该使当事人明白其行为对个人、他人、家庭、班级、学校、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发展成违法犯罪后,必须承担的经济和法律责任。某些事件在班级会产生负面影响,集体舆论对是非曲直可能有不正确的导向,教师还需要用现成的实例对其他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再次就是争取天时、地利、人和。

不要在情况不明、是非混淆的情况下仓促处理事件,急躁和武断往往会把事情搞砸。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教学活动的冲击和对师生彼此的伤害,宜对当事人先行安抚,通过课后调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谨慎处理不晚。即便对产生的原因已经查清,但因当事人当时情绪很冲动、自尊心极强、怕丢面子等原因,也许会根本就听不进教师的批评教育。如果采取先放一放的办法,等过几天换个场合、换个口气进行“冷处理”,效果要好得多。

当然能勤于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做到未雨绸缪那是最好了。

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只有和积极预防相结合,才能显示出更大的教育功效。只要善于积累、整理、总结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就不难看出许多类型的事件在处理上还是有章可循的。凡是教学水平高、德育工作扎实、事件处理彻底的教师,其课堂上再出事的可能性就小。凡是注意观察学生、研究其个性喜好的教师,其学生在课堂上生事的可能性也小得多。

所以为了有效预防课堂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如同备课一样注意做好一些日常工作。如上课前检查仪表是否整洁,各种用具是否齐备。在运动会等大型集体活动及节假日前,应对以往曾引发过不良事件的种种言行举措,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并加以落实。掌握调皮学生的行为习惯、交际范围、家庭状况、思想动态等,对有过矛盾冲突的学生要尽早帮助他们认识各自错误,化解矛盾,使双方关系正常化。对因病残等原因而行为反常、性格怪僻的学生,宜倍加关心,关注其心理健康。有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讲解举例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族传统,以防有口无心引发民族矛盾。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性知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理想,预防早恋纷扰。对学生经常进行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并通过组织丰富的集体活动把学生们组织起来,把班集体建设成一个大熔炉,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如果人人都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那么追求知识和文明、崇尚理性和德性就会成为主流,从而对各种不良事态产生“抗体”,想借机生事苟且蒙混的念头就失去了市场和机会。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195.html

  • 古诗鉴赏的方法_古诗鉴赏方法指导

    点击浏览该文件...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是什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邵晓东多媒体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它用到语文教学过程 中,能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教改设想_语文教改:拒绝“伪新课程”

    江苏省常州市第十五中学 梁增红(邮编213001邮箱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语文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专家学者著书评说,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更是把新课标当成新世纪的语文教学的航标。新课程,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专家所描述的情形看,前景是美好的。无庸置疑,在新...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开学第一课让我来]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引言:我多次说过,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我的课是相当散漫的,而且目前还没有改变这种讲法的欲望,所以紧张的高三的第一节课,我仍然不准备上课,而是跟大家讲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是我从网上听到的。并且我还可能要给你们一些忠告,这些忠告被许多人证明行之有效,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你有心,请记...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案创新

    以应试为惟一目的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严重禁锢了师生双方的教学创造力及其应有的发挥,导致对欲被开发的中国智力资源的深度破坏。正在全国范围推开并深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解构这种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而教案作为指令性课程实施的首道工序,更是以其强烈的预设性、规范性和指示性束缚了师生课堂...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如何说课及说课要点]如何说课1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十种意识

    意识诱发行动。科学的意识诱发正确的行动。面对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十种意识。一、 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也脱不开因袭的重负。在认真清理遗传的同时,创新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创新的领域极为广阔,从现实性讲,亟待通过创新解决的问题有...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王财贵教授的经典诵读】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专题讲座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 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高中生_“研究性学习”在法国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战,法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1990年由现任总理若斯潘领导的教育改革主要在制度层面,1994年开始转向重视中小学学校...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和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

    安徽皖西学院 黄伟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 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