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随机应变技能_随机应变——浅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2005年度安徽省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随机应变
——浅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
马鞍山当涂博望中学 夏鑫
一节课正在进行中,突然一个不愉快的小插曲发生了,怎么办?是停下来,还是继续上课呢?这得随机应变。即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应根据事件的性质区别对待。
课堂偶发事件就发生的原因和方式而言,可分为随意性事件和潜发性事件。如学生打架斗殴、发生口角、突然逃学、群体罢课、蓄意捣乱、起哄生事、辱骂教工等等,往往是个人之间矛盾发展到白热化程度,或由于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学品味庸俗低劣,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客观需求,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结出的苦果,就属于潜发性事件。而像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发病,小鸟闯入课堂、冰雹打碎玻璃等,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而非人为蓄意操作造成,就属于随意性事件。而就当事人的动机和目的而言,也可分为品德性事件和非品德性事件。
特殊事例暂且不说,就一般情况而言,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本人应勇于展开自我批评。
任课教师应当勇于承担责任,先从自身查起。自省在教学内容安排、环节衔接、组织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漏洞或过失,已发生的事件与自己有多大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正人先正己、及时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甚至向学生公开道歉。对专业性知识问题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不能因为怕丢面子失威信,而将似是而非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诚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往往能取得学生的谅解和信赖,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这种自查、自省自纠的方法,能较好地处理由于教师仪表不整,举例不当、讲述含混、知识错误等原因引发的课堂偶发事件,是摆脱信任危机走出尴尬境地的有效途径。任何专横无理、压制民主、把是非和责任推给学生的作法,必然会招致学生的暗中抵制或公开对立。
其次要善于发掘偶发事件的积极意义。
生活的纷繁复杂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我们不可能靠祈祷使自己的课堂永远吉日普照。作为课堂主要负责人,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宽容大度的心态。如处理日常教学内容一样,慎重界定事件的类别和性质,辩证科学地认识这些不期而遇的课堂“插曲”,或许能有惊人的发现——某些事不仅不算坏,还有积极上进的教育意义可挖掘。若能将事件巧妙引向对课堂教学有利,对保护学生自尊心、增进师生情感有益,对表现学生闪光点、激发其学习热情有功的方面、就可实现偶发事件与教育教学相互补益的完美功效,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事后的教育工作,不能给学生留下阴影。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澄清是非、化解矛盾、分担责任,更重要的是为了教育当事人,使其认识到出现过错的真正原因。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的事件,还应该使当事人明白其行为对个人、他人、家庭、班级、学校、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发展成违法犯罪后,必须承担的经济和法律责任。某些事件在班级会产生负面影响,集体舆论对是非曲直可能有不正确的导向,教师还需要用现成的实例对其他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再次就是争取天时、地利、人和。
不要在情况不明、是非混淆的情况下仓促处理事件,急躁和武断往往会把事情搞砸。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教学活动的冲击和对师生彼此的伤害,宜对当事人先行安抚,通过课后调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谨慎处理不晚。即便对产生的原因已经查清,但因当事人当时情绪很冲动、自尊心极强、怕丢面子等原因,也许会根本就听不进教师的批评教育。如果采取先放一放的办法,等过几天换个场合、换个口气进行“冷处理”,效果要好得多。
当然能勤于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做到未雨绸缪那是最好了。
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只有和积极预防相结合,才能显示出更大的教育功效。只要善于积累、整理、总结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就不难看出许多类型的事件在处理上还是有章可循的。凡是教学水平高、德育工作扎实、事件处理彻底的教师,其课堂上再出事的可能性就小。凡是注意观察学生、研究其个性喜好的教师,其学生在课堂上生事的可能性也小得多。
所以为了有效预防课堂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如同备课一样注意做好一些日常工作。如上课前检查仪表是否整洁,各种用具是否齐备。在运动会等大型集体活动及节假日前,应对以往曾引发过不良事件的种种言行举措,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并加以落实。掌握调皮学生的行为习惯、交际范围、家庭状况、思想动态等,对有过矛盾冲突的学生要尽早帮助他们认识各自错误,化解矛盾,使双方关系正常化。对因病残等原因而行为反常、性格怪僻的学生,宜倍加关心,关注其心理健康。有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讲解举例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族传统,以防有口无心引发民族矛盾。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性知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理想,预防早恋纷扰。对学生经常进行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并通过组织丰富的集体活动把学生们组织起来,把班集体建设成一个大熔炉,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如果人人都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那么追求知识和文明、崇尚理性和德性就会成为主流,从而对各种不良事态产生“抗体”,想借机生事苟且蒙混的念头就失去了市场和机会。
-
[浅谈合作]浅谈合作详细阅读
浅 谈 合 作 巴州区店子乡中心小学 杨涌泉 【关键词】合作 转变 重要性 培养 【正文】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世纪。科技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人才的培养又与教育是分不...
-
新课程教学理念_中考=新课程理念详细阅读
陕西凤县岩湾中心小学 李建明细细研究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笔者发现中考试题已经成为指导新教材教学的指挥棒。以往有很多人认为,新教法所教的知识与人家考试离的太远,以此为借口,在实施课堂教学方法转变时而大大折扣。熟不知,那其实是懒惰的借口。在对中考试题研究后,发现试题既有对基础知识的检测,又有学生能力检...
-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详细阅读
中山市黄圃镇马新初中学 黄司敏据报载,现在中学生心理疾病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面——29%的初中生有厌学心理;考试方面——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情绪意志方面——41%的初中生情绪波动性大,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另外,近30%的学生有...
-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的探索详细阅读
引子将带有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课堂,有许多的优越性。可以使学生拥有丰富全面的资料信息,独立自主地探索研究,尽情地讨论交流,高效轻松地复习。推进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通过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探究能力,以任务驱动为手段,...
-
格式塔对教学的启示|语文教学格式塔详细阅读
攸县明阳学校 龙萍波(7420136) 摘要:诸事诸物都有其格式塔,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就是用自己的教学个性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我就是我,我要注重此时此地学生的感受,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关键词:格式塔 格式塔是一座什么塔...
-
[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条条道路通罗马-关于个性化写作的几点思考详细阅读
条条道路通罗马——关于个性化写作的几点思考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必然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与作文“接触”,寻找学...
-
【静听回声作文】静听,才能有回声详细阅读
李秀荣从长足的发展来看,学校从提倡“教学反思”切入,引领教师专业性提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明智之举。因为南方教育发达地区,都着重要求教师写反思日记,教育随笔。拿江苏四川浙江来说,他们的教师专业水准高,思辩性强,教学风格繁复多样,教出来的学...
-
浅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浅谈新的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详细阅读
行知实验中学 孙翠萍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
-
浅谈如何进行高效的语文教学|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详细阅读
华容县插旗中学 王 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是从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
-
让孩子胖起来|让孩子“说”起来——探究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模式详细阅读
让孩子“说”起来——探究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模式仙庾镇中学 段敏莉 内容摘要: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即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中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