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赖往往创造出更美好的境界的意思]信任,创造出更美好的境界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四川省仪陇县日兴中学 庞 毅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与协作精神,要求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搭建自主、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平台。在七年级上期,由于刚接触到实验教材,课改才起步,教学时,我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关键地方还是越俎代庖。但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只要把机会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活动让位与学生,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表现往往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有时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信任,往往会创造出更美好的境界。
上期开学初,县教研员来听课,正赶上我上《紫藤萝瀑布》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在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质疑,合作交流,共同进步。课后与教研员交换意见时,他在肯定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提了一点建议:如果能在整体感知、赏析关键词句、精彩段落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这堂课就有深度了,更能突现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其实,备课时我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只是觉得七年级学生没有什么大的挫折与不幸,对这个问题谈不深入,出于怕公开课“冷场”的考虑,我放弃了这个问题。
在教研员的提议下,我在另一个教学班上《紫藤萝瀑布》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再研读赏析精彩段落句子,领会修辞的作用,体会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最后着重引导学生体验与反思:试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学生在简单准备后,绘声绘色地谈开了。以下是这一教学环节的活动片段:
学生1:前不久,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可是我不会骑,我就自己学,开始时车头总是东倒西歪,怎么也控制不住,还摔了几跤。后来我遛车,可车身向另一边倒,还把我的脚砸了,我还是不灰心,就一直学,学到晚上,我不知摔了多少跤,总是把握不好车头。第二天一早,我又学,居然只摔了两跤就能骑上去了,我又加紧学,不一会儿,就骑会了。
学生2: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我也不例外,记得那是小时候的一次野外爬山,我和几个伙伴来到山脚下,他们说来比赛,看谁先爬上山顶,我身体很差,本不想参加,但我看他们很有兴趣,就没有扫他们的兴,一口答应了。当我爬到快到山顶时,我被一块大岩石挡住了,怎么也爬不过去,这下我急了,心想:“早知这样,我何必要和他们比呢?”我看着他们一步步爬向山顶,心中有股力量指使我要坚强地爬上去。我又坚持爬,还是爬不过去,而且把身体弄伤了,但我没有放弃,突然看见一个可以踩脚的地方,我就慢慢踩上去,然后抓住一撮杂草,终于爬了上去。
(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学生3:我的生命记忆中,有这样一次经历:一次我患了重病在家养病数月,学业拉下来了。当我回到班上,我已不能适应。看着同学们的成绩上去了,我心如刀绞,简直快崩溃了。但我最终选择了坚强,同学尽情地玩,我就拼命地学,同学每天看2小时的电视,我就看半小时。奋斗了一学期,我的成绩终于上升了一大截。
学生4:我小时候因不小心把脚划了一条又长又宽的口子,我痛得大哭。妈妈把我送到医院,医生给我清洗伤口,缝伤口,上药。慢慢地我的伤口愈合了,想下地走走,可又害怕伤口裂开,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下地能走几步了。我终于胜利了。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给了我深深的启示:人像紫藤萝一样,会经历各种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学生5:那是我们11岁的时候,妈妈离开了我,留给我的是对我一生的最大的打击,我伤心了好几天,但是过后,我想起了妈妈临死前对我说的话:“孩子,我去了后,不要伤心,一定要争气,一定要好好读书。”我就含着悲伤,坚强地活下来了。我常想起妈妈慈祥的面庞和临终的话语,也是她的面庞和话语支撑我,使我坚强的活着。妈妈离开我四年了,我不勇敢地挺过来了么?
(教室里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想不到,小小的十二三岁的学生竟有如此丰富的困难、挫折与不幸,更没有想到,他们竟谈得如此有板有眼,头头是道。他们畅谈自己的经历,畅谈自己的感受,作为教师的我也获得了一种鼓舞,一种满足。没想到自己课前的顾虑全是多余,这要归功于对学生的信任。
我认为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教师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学生本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信任学生、欣赏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现在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正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热情。我们何不给他们一个大显身手、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机会呢?不能太低估学生的能力,他们不是一个只能装东西的容器,而是一颗颗可以被终生点燃的火种。我要说:“信任,会创造出更美好的境界。”
姓名:庞毅
地址:四川省仪陇县日兴中学校
邮箱:
电话:13388231701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