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中的感动瞬间】瞬间的感动——教学《我是您的儿子》有感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的事迹,这对人物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肯定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符合新课程提出的丰富学生学习资源,在实践中学语文的理念。上课了,我们先交流了彼此对焦裕禄的了解,如事先所料,学生对焦裕禄的了解少之甚少,我就对学生说:“焦裕禄是个好书记,想不想了解他更多的故事?”“想!”“那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电影。”随即,我就播放了《焦裕禄》。电影一开始,是苍茫的天空,是一群凄惨叫着的鸟儿,是呼呼的北风,紧接着在广袤的沙丘地,出现了数以万计送葬的人群,画面除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送葬人群,就是凄厉的哭声,悲壮的音乐一直在耳边回响。看着人们悲痛欲绝的样子,听着悲怆的音乐,我的心隐隐作痛,多好的干部,多感人的场面,可是我的学生能被感动吗?我的学生能理解那个时代的焦裕禄吗?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一个细小的声音“高介磊哭了”。我悄悄把目光扫视过去,*窗的那个男孩正在抹眼泪,而居然没人笑他。再环顾四周,嘻皮笑脸的不见了,更多的是沉重的表情,好几个女孩子饱含着泪水。我的心瞬间被感动了,被电影感动,被我的学生感动,沉积的倦怠,预见的障碍,都因这场电影而烟消云散。我立即调动自己的全部情感,在画面的空白处配上音,配到情深处,已情不自禁地噙着泪水。而我的学生,他们也含着泪水啜泣起来。那个课堂,是追忆焦裕禄的课堂,是学生情感恣意流淌的课堂,是心灵碰撞的课堂。
后来学习课文,上得从来没有这样顺利。在理解第一句时,学生说:“这一夜,焦裕禄担心着全县的人民群众,他在想,会有多少草屋被压塌,会有多少群众生活发生了困难。”“这一夜,焦裕禄想,群众受灾了,他们多么需要帮助呀,我们应该出现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刻。”“这一夜,焦裕禄想,明天天一亮,我就要带领县委的所有工作人员去走访受灾的群众,给他们送上救济粮款。”……齐读时,学生是一脸的凝重“……县委书记焦裕禄屋子里的电灯也亮了一夜”。学生继续这样说着,读着,“风雪中,他在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他多么需要温暖,可他“没烤群众一把火”,他嘘寒问暖,口干舌燥,可他“没喝群众一口水”,他心里装着群众还是群众,他深情地说:“大娘,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您来了。”他握着老爷爷的手说:“大爷,我是您的儿子,……”他对贫苦的大嫂说:“大嫂,我是你的兄弟,……”。当读到“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这些”时,我要求学生选择课文内容用“全然”造句。话音刚落,学生已经高高举起了手,“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自己又冷又饿,只想着给群众送去温暖”,“现在,他全然没想到剧烈的肝痛,迈着大步向前走”,“焦裕禄全然不顾自己剧烈的肝痛,顶风冒雪,一整天走访了九个村子的几十户老贫农”,“焦书记全然不顾一夜未睡的疲惫,带领几个小伙子带着救济粮款在天刚透亮时就出发慰问受灾贫农”,“焦裕禄全然不听医生的劝告,坚持工作”,“在大雪堵门的时候,双目失明的大娘全然没想到县委焦书记会来看望自己”,“兰考县的贫农们全然没想到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焦书记带领县委干部给大家送来了温暖”……多感人的语句呀,学生就在字里行间认识着焦裕禄,感动着焦裕禄,怀念着焦裕禄。他们充满情感的朗读,充满情感的话语告诉着我,他们读懂了,他们敬爱着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课上罢,余音未了,我的心依然被感动着。这节脱离预设轨道的课能上得如此成功,让我不由得反思起来,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以《焦裕禄》为载体,感动学生,激发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抱怨时间不够用,上课就像赶场,一切按照预设的轨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自己确定的教学任务,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虽然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从理论上知道要加强语文实践,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但因为主动开发资源的意识不强,也因为没有真正认识丰富学生学习资源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只是就教材论教材,因此,行动上仍然是老做法,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学习兴趣日渐丧失殆尽。而这一节课,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仅在课堂,让课外大量资源填补课内的空白,能真正改变课堂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现状。课后,我与同年级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她们反映学生学得比较被动,对人物的言行不理解,甚至读到“是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时,有学生发出窃笑声,也有学生茫然地看着老师。回想自己以前上这篇课文时,总感觉很难把学生引导到故事中,引入到焦裕禄的世界中,往往这样一节课成了枯燥乏味的说教。而这次,通过这样一部浓缩了焦裕禄光辉一生的影片,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因为感动,所以愿意与文本对话;因为对话,所以能体味句子的含义;因为体味了句子含义,所以体味到人物的品格;因为体味到人物品格,才会再一次感动,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这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43.html
-
什么东西吸引孩子_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详细阅读
。这也引发了笔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让文字有灵性 “本色”一词在词典里解释为: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语文如何彰显自己的本色呢?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
-
[《钓鱼的启示》课文]我教《钓鱼的启示》详细阅读
课正式开始了。没有课件中的图片导入,我便用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小猫钓鱼》给我们的启示,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在备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对“放鱼”和“启示”这两部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便将文中“父亲让儿子放鱼”时对话的...
-
小溪为什么会生病|执教《小溪生病了》课后反思详细阅读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小溪从清到脏,在从脏到清的过程。在朗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唱读、不顿读,训练学生能连贯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文中的一些叠词用得很有特色,如:“清清的、绿绿的”我指导学生第一个字读得短促些,紧接着读第二个字,第二个字音节可以稍延长,“的”字要...
-
执教是什么意思_执教《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_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详细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时,教师除通过读、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乐趣。 “加减法”寻规律,识字有效率。利用学生熟悉的部首,我们可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内容。例如,在学了“青...
-
镇定的女主人原文_《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镇定的女主人》这课,由于课文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悬念,而要解开这个悬念,我采用了变序教学的形式。在创设了“眼镜蛇盘上脚”的情境后,引生入境,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情况紧急和女主人的镇定。尔后精读课文,体会女主人镇定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易于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当学生明白...
-
看图说话学拼音|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2、培养学生正确的的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电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运用指法。 教学设计: 二期课改后,新的语文教材在认识字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汉字的拼...
-
【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不要丢详细阅读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活跃了,活动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课堂变得热热闹闹。我们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可以这样理解,可以那样体会,学生的看法多了,思考多了,但热闹过后总觉得在浅层表象后少了几分积淀。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
-
[一尊铜像还是一座铜像]《一座铜像》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每一次的朗读并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显悟”体现在每一次朗读我都预设了要求。如:读描写小于连姿态的句子,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形的写作方法。读课文的一、四小节,是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针对这两小节内容进行质疑。读课文二、...
-
【如何讲成语故事】如何进行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详细阅读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讲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仓库,对学生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进行讲成语故事的训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注意循序渐进性 开始阶段,可以先由教师示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