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中的感动瞬间】瞬间的感动——教学《我是您的儿子》有感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的事迹,这对人物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肯定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符合新课程提出的丰富学生学习资源,在实践中学语文的理念。上课了,我们先交流了彼此对焦裕禄的了解,如事先所料,学生对焦裕禄的了解少之甚少,我就对学生说:“焦裕禄是个好书记,想不想了解他更多的故事?”“想!”“那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电影。”随即,我就播放了《焦裕禄》。电影一开始,是苍茫的天空,是一群凄惨叫着的鸟儿,是呼呼的北风,紧接着在广袤的沙丘地,出现了数以万计送葬的人群,画面除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送葬人群,就是凄厉的哭声,悲壮的音乐一直在耳边回响。看着人们悲痛欲绝的样子,听着悲怆的音乐,我的心隐隐作痛,多好的干部,多感人的场面,可是我的学生能被感动吗?我的学生能理解那个时代的焦裕禄吗?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一个细小的声音“高介磊哭了”。我悄悄把目光扫视过去,*窗的那个男孩正在抹眼泪,而居然没人笑他。再环顾四周,嘻皮笑脸的不见了,更多的是沉重的表情,好几个女孩子饱含着泪水。我的心瞬间被感动了,被电影感动,被我的学生感动,沉积的倦怠,预见的障碍,都因这场电影而烟消云散。我立即调动自己的全部情感,在画面的空白处配上音,配到情深处,已情不自禁地噙着泪水。而我的学生,他们也含着泪水啜泣起来。那个课堂,是追忆焦裕禄的课堂,是学生情感恣意流淌的课堂,是心灵碰撞的课堂。
后来学习课文,上得从来没有这样顺利。在理解第一句时,学生说:“这一夜,焦裕禄担心着全县的人民群众,他在想,会有多少草屋被压塌,会有多少群众生活发生了困难。”“这一夜,焦裕禄想,群众受灾了,他们多么需要帮助呀,我们应该出现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刻。”“这一夜,焦裕禄想,明天天一亮,我就要带领县委的所有工作人员去走访受灾的群众,给他们送上救济粮款。”……齐读时,学生是一脸的凝重“……县委书记焦裕禄屋子里的电灯也亮了一夜”。学生继续这样说着,读着,“风雪中,他在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他多么需要温暖,可他“没烤群众一把火”,他嘘寒问暖,口干舌燥,可他“没喝群众一口水”,他心里装着群众还是群众,他深情地说:“大娘,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您来了。”他握着老爷爷的手说:“大爷,我是您的儿子,……”他对贫苦的大嫂说:“大嫂,我是你的兄弟,……”。当读到“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这些”时,我要求学生选择课文内容用“全然”造句。话音刚落,学生已经高高举起了手,“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自己又冷又饿,只想着给群众送去温暖”,“现在,他全然没想到剧烈的肝痛,迈着大步向前走”,“焦裕禄全然不顾自己剧烈的肝痛,顶风冒雪,一整天走访了九个村子的几十户老贫农”,“焦书记全然不顾一夜未睡的疲惫,带领几个小伙子带着救济粮款在天刚透亮时就出发慰问受灾贫农”,“焦裕禄全然不听医生的劝告,坚持工作”,“在大雪堵门的时候,双目失明的大娘全然没想到县委焦书记会来看望自己”,“兰考县的贫农们全然没想到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焦书记带领县委干部给大家送来了温暖”……多感人的语句呀,学生就在字里行间认识着焦裕禄,感动着焦裕禄,怀念着焦裕禄。他们充满情感的朗读,充满情感的话语告诉着我,他们读懂了,他们敬爱着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课上罢,余音未了,我的心依然被感动着。这节脱离预设轨道的课能上得如此成功,让我不由得反思起来,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以《焦裕禄》为载体,感动学生,激发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抱怨时间不够用,上课就像赶场,一切按照预设的轨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自己确定的教学任务,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虽然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从理论上知道要加强语文实践,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但因为主动开发资源的意识不强,也因为没有真正认识丰富学生学习资源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只是就教材论教材,因此,行动上仍然是老做法,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学习兴趣日渐丧失殆尽。而这一节课,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仅在课堂,让课外大量资源填补课内的空白,能真正改变课堂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现状。课后,我与同年级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她们反映学生学得比较被动,对人物的言行不理解,甚至读到“是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时,有学生发出窃笑声,也有学生茫然地看着老师。回想自己以前上这篇课文时,总感觉很难把学生引导到故事中,引入到焦裕禄的世界中,往往这样一节课成了枯燥乏味的说教。而这次,通过这样一部浓缩了焦裕禄光辉一生的影片,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因为感动,所以愿意与文本对话;因为对话,所以能体味句子的含义;因为体味了句子含义,所以体味到人物的品格;因为体味到人物品格,才会再一次感动,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这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43.html
-
口语交际100字左右_《口语交际1》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今天我刚上完第8册口语交际一:推荐或自我推荐。我参考了教参上的案例在提出班里同学谁适合担任班委这个问题之前让学生考虑我们班现在需要那些班委? 学生发言了,首先出炉的是“和平委员”,原因是开学这段时间课间疯打的不良风气又悄然抬头了。说实话,作为老师我也发现确实需要这么一个管理者,但还在酝酿。但学生早想...
-
[《碧螺春》课文]《碧螺春》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在《碧螺春》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要想引导学生体悟出来,就得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真正喜欢中国的茶,理解茶的文化。 学习该课文时,我就让学生抓住“久负盛名”一词,让学生猜一猜,碧螺春久负盛名到...
-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详细阅读
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自学产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出时间安排自学环节,让他们自学的愿望。 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
-
【巧妙插叙】巧妙插叙,激发情趣详细阅读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如讲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一个小标题“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中叙述着:“ 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
-
一节好的公开课_一节公开课给我的启迪详细阅读
香港与大陆同属于中国,但是由于制度及历史背景的不同,教育形式存在着很大差异。有机会倾听了来自香港的年轻教师的一节语文课,受益匪浅。 我们不说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单说说她在课堂气氛的营造上给我的启迪。 1.从她的服装上看。她,一件普通的白衬衫,黑色的西裤,虽然简单但不失庄重,给人一种亲和...
-
研究性学的书_倡导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倡导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这显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要能解决问题,始终是学习的中心任务。思想政...
-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_《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苏教版小语教材把《会走路的树》编进二年级下学期课本,正是把课文当载体落实这一目标的良好举措。 这篇童话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
-
浅谈小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浅谈小语教学中的想象导读详细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象感人、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如诗如画的记叙文、诗歌。因此,教师应借助语言文字和图片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审美世界,从而对语言文字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这对吸收美的语言,升华高尚情趣都有重要意义。而想象导读就能很好地...
-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_《杨修之死》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这样的文章,中学生大都不喜欢学。要顺利地完成这节课,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一上课,我就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让学生齐诵曹操的诗,让学生讲曹操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记叙了汤姆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下,放掉自己钓到的大鲈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公共规定。教这篇课文,不但要指导学生认认真真把课文读好,弄清课文讲的是怎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明白课文要揭示的道理。 在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