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六册语文书|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狼与鹿》练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看了课题,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鹿的天敌,而这篇课文中的狼和鹿又是什么关系呢?学完课文相信大家就会知道了。
一、感知教材
1、带着这些问题轻声读课文,争取做到:
(1) 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 读通句子,读遍全文;
(3)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字词小帮手
本课生字较多,一类生字12个,二类生字8个。生字比较多哦,你能记住它们吗?
字音提醒:“捕”的声母是“b”;“袅”的声母是“n”;
“婪、蔓、惨、染”都是前鼻音
“葱、灾、惨、”的声母是平舌音;
“杀、殖、狩”的声母是翘舌音。
“提”是一个多音字,“提防”读作“dī fáng”。
词语字典:
贪婪:不知满足。
提防:小心防备。
暗算:暗中图谋伤害或陷害。
哀嚎:悲哀地嚎叫。
狩猎:打猎。
袅袅:本课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如荆、玫瑰、茉莉等。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二、阅读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它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了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
第二自然段写了当地居民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
第三自然段写了狼及鹿的其他天敌被杀掉后,灾难逐渐降临到凯巴伯森林后鹿的“自由王国”。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没有想到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这篇课文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质疑解难]
1、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自由王国”的意思是:狼被消灭以后,鹿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吃草嬉戏时不用再担心狼的突然偷袭。我们试着把第一、第三自然段对照着读,通过“葱绿”、“生机勃勃”、“活泼”、“嬉戏”这些词体会狼被捕杀前森林的美好,再通过“饥荒”、“枯黄”、“蔓延”这些词想象被毁森林以及生病的鹿的样子,进一步体会遭受灾难的程度之深。读一读,想一想,看看书上的插图,把狼被捕杀前后森林和鹿群的不同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难点,需要我们边读边思考,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我们知道狼本是人们讨厌的动物,是鹿的天敌。但是由于它消灭了病鹿,所以避免了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又控制了鹿的过快繁殖,森林不会被毁,所以它成了森林和鹿的有功之臣。说鹿是“大坏蛋”,是因为过度繁殖的鹿群把森林中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全吃光了,同时没有狼去吃病鹿,病毒迅速传染,鹿死去大半,所以说是它毁灭了自己。
3、书后的练习题中要求我们复述课文,我们试着抓住这条线:狼鹿共存、森林美好——狼被消灭——“自由王国”灾难降临。复述时抓住有关数据,如“6千多只”、“10万只”、“6万只”、“8千只”。在复述第四自然段时,抓住“功臣”、“大坏蛋”两个关键词语。多读,多动脑筋,你一定会复述得很棒的! 123

[练一练]
读一读,再认真写一写。
葱绿 捕杀 灾难 枯黄 传染病 生机勃勃
繁殖 毁灭 蔓延 威胁 下毒手 生儿育女
多音字组词。
血xuè( ) 提tí( ) 解jiě( )
xiě( ) dī( ) jiè( )

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个联系,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历史上曾发生过此类的故事。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出一期小报,到学校后和同学们交流。
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被毁,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请读过下列资料后,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知识,使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美丽。

生态平衡
又称“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实际上也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都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生态系统
  在地球表面的一定空间中,生物群体与无机环境,通过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联结成的成份可分为两大类:无生命成份和有生命成份。无生命成份即无机环境,包括构成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空间的基质,生物体代谢媒介,物质代谢材料。有生命成份即生物群落,它由三部份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消费、分解的过程,构成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来进行物流和能流。其中的物流总是构成一个循环的通道,而能量流则伴随着物流,最终以热能形式消散于外界,不能再进行循环。生态系统,按其环境特征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其中陆地生态系统,根据植物群落的特性和结构,又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高原生态系统等。水域生态系统则包括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形成条件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对外界进行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关系,可分为封闭式生态系统和开放式生态系统,等等。

生物链
  生物链指的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这种关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植物、昆虫、鸟和其它生物*生物链而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

  生物链的例子常常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使人类受益匪浅。比如:植物长出的叶和果为昆虫提供了食物,昆虫成为鸟的食物源,有了鸟,才会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鼠类才不会成灾……当动物的粪便和尸体回归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它们分解成简单化合物,为植物提供养分,使其长出新的叶和果。就这样,生物链建立了自然界物质的健康循环。

  生物链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123

人类与大自然也通过食物链而连接着。人的食物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而动植物是从自然环境中得到营养才生长而成的。如果这些动植物含有了来自环境污染的成分,人吃了就有危险。拿水产鱼类来说,如果自然界有了汞的污染,而土壤中的有些微生物可以把汞转变成有机汞,鱼类吃了这样的微生物就会把有机汞储存在身体中,而人吃了这样的鱼,汞就会进入人的神经细胞中,人就会得可怕的水俣病,水俣病是人类污染环境,而污染物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严重伤害人的健康的最典型的例子。
你准备向谁介绍呢?怎么介绍呢?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2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