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姿势|6.最后的姿势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谭千秋最后的姿势体现出的当机立断、恪尽职守、无私师爱的高尚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吗?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
师:这场地震将一个个美丽的乡镇变成了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却发生了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这个故事讲的是谁的事迹?谭千秋(板书,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面对死亡,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出示文中生字新词,个别读,齐读。
洗漱 吱吱 废墟 坍塌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能结合课文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
4、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本文主要写了在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你能按时间顺序来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吗?
6、默读,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5月12日,谭老师和平常一样,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写了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感人经过。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情赞颂。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让我们先从5月12日的早晨开始回忆,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对家人关爱 对工作尽责(“平常” “早早”)
2、齐读第一段。
3、平平常常的一天,谁会料想到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呢?在地震发生的时刻,谭老师又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段。
学习第二段:
1、这一天的天气有什么不同?(天空阴沉沉的。)
对于这一处环境描写,作者单独列为一个小节,是想提醒我们什么呢?
2、然而,此时正在上班的谭老师并没有意识到灾难的来临,此时的谭老师正在教室内给学生上课。请大家一起读。谭老师的课让你学到了什么?
3、正在上课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了——
出示:(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此时的情况怎样?(危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我们看出情况危险,谭老师也看出来了——
4、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从谭老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板书:当机立断)这就是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老师的话有作用吗?
5、然而,地震发生得如此突然,留给大家逃生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情况越来越危急——1234
6、出示: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这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情况危急?此时的情况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7、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从这段话中,谭老师的哪些表现让你深受感动?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恪尽职守、无私师爱)
立即、拉到:“立即”说明反映的速度之快,当机立断,他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时刻挂在第一位。
“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
护: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学生,谭老师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
8. 启发想像:如果没有谭老师拉、撑,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是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谭老师的保护下,四个学生多了一份逃生的希望,而谭老师呢? (引读第七小节)地动山摇——
破碎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碎裂的砖块砸在他的身上,他依旧——,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他仍然——,楼房塌陷了——,他还是——)
四、总结全文
谭千秋老师51岁的宝贵生命定格在了这最后的姿势,他用最后的姿势回答了“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对于谭千秋老师来说,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要当机立断、恪尽职守,用无私的爱为学生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最后的姿势》,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回顾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说得好,作者描写了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民教师,让我们一起来说出他的名字——谭千秋。
二.新授
1、从课文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细节、环境烘托、侧面、正面
2、细节描写我们在使用时,平常会用到哪些方面呢?
语言、动作、姿态、表情等。
3、好,现在请同学读课文第二大段,也就是课文的2-7哪些是对我们主人公的细节描写,用﹏﹏画出来,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想。
(!)请同学来说一说。
a.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很早就起床了……赶到学校上班。
从这句中,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谭老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关爱家人,工作积极)
b.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大声喊到……从这句中,你又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谭老师,(谭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同学们的安危,他拼命呼喊自己的学生快速离开,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谁来读读。
c.谭老师立即将他们……四个学生
从这句中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谭老师?
这段细节描写连续用了三个动词写出了在危难时刻,谭老师舍己救人的场景,谭老师在短暂的时刻那种以生命来换取学生生存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请同学来读读。
4、刚才我们知道,环境烘托人物也是描写的一种方法,请同学再读课文2-7自然段,用——画出环境描写的部分。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想法。1234
a.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b.忽然,课桌摇晃起来……地震! 在这里的三个!表达了什么,情况的危急,起到强有力的冲击感情的作用。
c.地动山摇……楼房塌陷了……
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请同学来读读这几句话,这几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样的谭老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恰当的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的品质起来烘托的作用。
5、除了细节描写,环境烘托,侧面描写也是我们表现人物常用的一种方法,请同学去读读课文的第三段,也就是课文的8-10自然段,
(1)、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可以吗?
(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
(2)这一段引用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
(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有说服力。)
(3)、从这三个人物所说的话里面,你体会到谭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可以用书上的词语来回答我,也可以用别的词句来回答。
(4)、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下,这三个人物所说的话,再来感受一下谭老师的爱和责任。
6.这就是我们了解的谭老师,在危急关头,舍身救生的谭老师,那么,在平时,他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出示“张开双臂……姿势”
(2)齐读这句话,关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个姿势是谭老逝世时的自然姿势。 正是这个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谭老师在危难之际把生死置之度外地人,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 正是这个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因为,谭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已经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对他永恒的记忆,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3)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7.说得好,多么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师啊,作为同行,我也深深的敬佩他,现在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读一下课的最后一段,表达一下我们心听赞颂之情吧。
8.请同学们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赞颂谭老师“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谭老师在危难之际把生死置之度外地人,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让人们深深感动,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9.学了课文你想对谭老师说些什么吗?用“谭老师,我想对你说——”来试试。
三.总结全文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自然灾害的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在这国难家难突然降临时,可爱可敬的人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同学们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去了解下这些真实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谭千秋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让我们永远记住恪尽责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记住他令世人永生难记忘的——(齐读课题)最后的姿势。
板书设计:
当机立断1234
6. 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 无私师爱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恪尽职守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305.html
-
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案_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后感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8 作者:踏浪而归 《负荆请罪》这人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对对联。如交流描写相如的对联:“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
-
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_【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古...
-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图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反思_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详细阅读
匆匆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
-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18、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读,体会雪松的智慧与顽强。 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教学过程]...
-
惊世第一妃_《一算惊世界》全新导航与训练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通讯:对国内外最近出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典型经验所作的真实、具体、形象、详尽、及时的报道。课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写人物为主的通讯。它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报道人物的先进事迹、创造精神和高风亮节,反映时代精神。 数学王国的骄子: 1 π之父祖冲之 2 几何学的创...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视频_《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
-
【续写《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详细阅读
作者:王洲辅小 李 倩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3 《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王洲辅小 李 倩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师培训中聆听到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的课《最大的麦穗》,通过倪老师精彩的上课,使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倪老师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麦穗。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
- 详细阅读
-
【《小草和大树》的寓言故事】《小草和大树》五详细阅读
font size=6>《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1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教学背景:1,《小草和大树》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