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经济政策】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教学设计示例(一)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重点: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难点:币制改革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内容,然后教师指出:南京政府的统一仅仅是形式上,因为国民党各派新军阀依据自己的实力称霸一方,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蓬勃发展,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怎样来加强、巩固其统治呢?
二、讲授新课
1、加强对财政金融的控制
国民政府为什么要采取措施稳定财政呢?
请看下面材料
财政总收入
总支出
军费开支
赤字
1928年
21,000万元
1929年
33,400万元
43,400万元
24,500万元
10,100万元
1930年
48,400万元
58,500万元
21,200万元
10,100万元
1931年
55,800万元
77,500万元
(缺)
21,700万元
思考:从上段材料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正是因为政府财政严重困难,所以,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国民政府采取措施稳定财政。)
2.稳定财政的措施和作用
1)措施
让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国民政府稳定财政的具体措施,划出来。
(学生答:具体措施有: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学生答后,教师板书)
整顿税务:这是整理财政的主要措施。
控制金融:受南京政府控制的四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是国民政府的金融中心,各地还有许多分支机构,在全国形成一个金融垄断网,控制了货币、公债的发行,存、贷款等金融事业。
币制改革:这是完成对全国金融垄断的一个决定性步骤。引导学生在看完教材后,思考:什么叫“法币”?什么叫“币制改革”?以及“币制改革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出示银元和“法币”图)请同学们从图中认出哪种是币制改革前使用的银元?哪种是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币制改革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答后。教师小结)作用:
币制改革后,法币成为当时国家法定的唯一流通货币;货币统一,促进商品交流和经济发展;
强迫白银拥有者向银行兑换法币,使国家掌握了大量白银,而限制白银从民间外流.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整顿税务、控制金融、币制改革这一系列稳定财政的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作用
这些措施使中央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
3、四大家族的形成
在国民党加强统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四大家族和垄断全国经济命脉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1)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和陈立夫
教师展示四大家族代表人物图片,让同学们识别。
蒋介石: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蒋介石逐渐独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他身兼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总裁、军容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等耍职,成为中国独裁者。
宋子文:金融界的头目。他利用自己在金融界的影响支持蒋介石反动统治;同时,也利用蒋介石政权力量扩充宋氏家族在财政金融界的实力,发展成为中国的四大家族之一。宋子文还担任过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
孔祥熙:既是大官僚又是金融巨头,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孔祥熙也曾出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部长和中国银行总裁。
陈果夫:陈果夫是国民党历史上主持组织与人事管理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在国民党党务和用人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蒋介石的重要亲信。
由此可见,四大家族操纵国民党和政府的党、政、军和人事、财政大权。所以,国民党的统治,实际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
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巧取豪夺,积聚起巨额财富,又依附英美帝国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官僚资产阶级。
2)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四大家族利用手中大权操纵金融,通过发行公债、改革币制等手段攫取暴利,聚敛财富。
四大家族对金融的控制,标志着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四大家族完成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和垄断以后,便进一步袭断全国工商业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
正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对国民经济的垄断,严重影响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4、国民经济的缓慢发展
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义制订了工业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所以到1936年,十中间国民经济有所发展。
1) 发展情况
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经济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那么,造成国民经济缓慢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内受封建势力阻挠和官僚资本控制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利用种种手段吞并民族工业。
②外受帝国主义侵略
教师向学生展示工业示意图,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正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国民经济在当时不可能独立地、正常地发展,是畸形的。因此,在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几乎没有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主要是轻工业。能源工业被帝国主义资本控制。有些爱国的民族资本家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以发展经济,振兴中国。但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打击排挤下。民族工业日趋委缩,几乎是奄奄一息了。实业救国的理想也被残酷的现实击的粉碎。
巩固小结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国民政府是怎样加强统治的?(教师设计一个表格,同学们逐一口述填充)为加强统治,国民政府在经济上采取措施:整顿财政,控制金融,改革币制使中央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四大家族趁机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垄断国民经济。在政治上,建立特务组织,实行保甲制度,镇压革命,控制人民。(教师小结后,启发学生思考)
那么这些政治经济措施说明了什么?(学生可课后思考回答,下节课教师提问)
提示:蒋介石一贯标榜自己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但事实上他所推行的政策、措施已完全违背了“民生主义”、“民权主义”,也充分说明了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在资产阶级利益的,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政府。尤其是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的建立,表明国民党统治进一步法西斯化。正因为如此,国民党统治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a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
-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第3课 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康熙帝奖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减免租税和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及其所受的阻碍。二、思想教育目标:1 康熙帝实行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2 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
-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一)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 第二次鸦...
-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
第四章_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详细阅读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教材分析1、 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本课是源头。是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起点,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开始,它促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上了新台阶,还由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上承第...
-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设计示例详细阅读
第十八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手工工场的出现。在教师指导下,看本课地图及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分析机户和机工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提高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识...
-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 (1)清政府在各族人民支持下,同割据、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福建、广东、云南、蒙古、西藏、新疆等边地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土尔扈特的重返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2)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
-
[第四单元英语]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详细阅读
第4课 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遗址的整体规划布局一般村落遗址与都邑遗址的区别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多角度看问题图片对比分析关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状况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能够复述课文中的4种...
-
[音乐与美术的关系]音乐与美术详细阅读
第18课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必修三的第8个专题“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下的第2条“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和第3条“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在《考试大纲》中隶属于现代世界中的第...
-
蒋家王朝的覆灭_蒋家王朝的覆灭 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地位分析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是战略进攻时期,中共中央及时做出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决策,挺进中原,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1948年9月开始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它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