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设计示例

高二历史教案 2025-1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第十八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手工工场的出现。

在教师指导下,看本课地图及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分析机户和机工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提高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识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方出现的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社会内孕育着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表现。

通过对朱元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廉政措施,促使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以身作则行为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当今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明朝时期,人口增加,粮食日益紧张。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当前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

导入  新课:

1.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l)背景

经过十几年的战争,社会十分贫困,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社会不稳定,统治者也很难剥削到很多财物。

(2)目的

使安定社会,增加财政收入。

(3)内容

①奖励垦荒(并免除三年徭役和赋税);

②实行屯田(包括军屯和民屯);

③兴修水利;

④提倡节俭。

(4)作用

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到明太祖后期,田地大量开垦,军队的粮食基本自给,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

西汉初年,统治者也采取过休养生息政策,访问有哪几位统治者?实施这种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2.农作物引进新品种

(1)原因

明初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加的速度较快。从洪武十四年到永乐元年22年中,人口增长了12%.平均每年增加人口30万。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粮食供应日益紧张,给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个突出的国情。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人口控制不住,即使经济搞上去了,也会产生各种困难和问题。因此,现在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非常正确的。那么,明朝政府是怎样解决粮食紧张这个问题的呢?

(2)措施

①种植高产的小麦、稻米;

②南方大力发展双季稻,海南出现三季稻;

③从国外引进高产作物,如美洲的甘薯、玉米等。(指出这是明朝农业的一大特点。)

3.技艺先进的纺织、制瓷和采矿业

(1)纺织业

纺织业有两种,分别是棉纺织业和丝纺织业。

书中说“松江仍是棉织业中心”,言外之意在明代以前的元朝它已经是棉织业中心了。

明朝的棉织业很发达,我们除了掌握松江外,还应该掌握另外两个地点——杭州和湖州。

明代时候有一句谚语:“买不尽松江市,收不尽魏塘纱。”这句话主要形容松江的布和魏塘的纱特别多。

丝织业在我国历史悠久,西汉时候就有“丝绸之路”。发展到明代,仍然很发达。苏州、杭州的丝织品产量大、质地优。

(2)制瓷业

中国制瓷业历史悠久,到了明朝,制瓷业继续发展,制作技艺更加高超,进入了以青花瓷为主的时期,代表作就是“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景德镇在明朝仍然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景德镇瓷器质量好、品种多、产量大,名扬海内外。英文中称中国为CHINA,而CHINA的解释之一就是“瓷器”。可见,制瓷业在中国的影响确实是很大的。

(3)采矿业

明代的采矿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用火药爆破开采矿石,这在当时是采矿技术的一大进步。那时,冶炼金属已经采用焦炭作为燃料。焦炭是用煤干馏而成的固体燃料,质地坚硬,多孔,发热量高,多用于冶炼。并且,使用活塞式风箱,加大风压和风量,提高炉温,所以冶铁的技术和质量都高于以前。著名的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广东佛山等地。

在采矿、冶炼技术提高的同时,铸造工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华严钟就是一个代表。(教师向学习出示钟的图片)该钟钟体高6.75米,重46.5吨,钟身内外铸有佛经23万多字,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大铜钟。它虽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但钟声依旧,它在北京的大钟寺内,向世人展示着我国人民高超的冶铸技术。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我国人民又成功地铸造出一个世界奇迹——“世纪钟”。它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与才智。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明朝中期以后的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4.空前活跃的商品经济

(1)商品种类繁多

当时投入市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达200多种。

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农产品的上市?(因为明政府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粮食有了大量剩余。)

手工业品种多的原因是什么?(明朝手工业发展快,纺织、棉织、制瓷、采矿、冶金等各行业都超过了前代的发展水平。)

(2)城市繁荣

明代商业城市很多,除了北京、南京,繁华的城市有30多座,当时,南京的商业决不亚于北京。尽管南京、北京的商业已经极其繁荣,但是仍然比不上苏州与杭州,当时流行一句谚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其繁荣程度绝非一般。

(3)集市贸易的发展

这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课文中提到的苏州吴江的盛泽镇,从明朝初年的一个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发展成为明朝中后期上万户人家的市镇,就是一例。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5.“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时间和地区——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纺织业发达的地区。

(2)表现形式——“机户”和“机工”的出现。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个、几十个劳动者进行生产。被雇佣者就是“机工”,他们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着贫困的生活。这就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3)实质

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既不同于奴隶制下的人身占有关系,也不同于封建制度下的人身依附关系。比如封建制度下的手工作坊主一般不脱离劳动,有时也带几个学徒和帮工,但学徒和帮工“衣食于主人”,对主人有人身依附关系,学徒没有工资,帮工除衣食外,工资也很少。而手工工场主即“机户”,则是利用手中的资金雇佣“机工”劳动,成为完全靠剥削机工剩余劳动为生的早期资本家。当时,苏州城内有数千“机工”,他们自己没有织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计日受值,自食其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小字文,仔细理解。

(4)地位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稀疏出现,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

总结:

明朝中后期的这种资本主义萌芽,还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从地域看,只是出现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带地区;从行业上看,也仅仅限于纺织、制瓷业等少数行业中。在全国范围内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着主要地位。但这种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却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进入了衰退时期。它的出现和缓慢发展,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64974.html

  •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a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第3课 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康熙帝奖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减免租税和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及其所受的阻碍。二、思想教育目标:1 康熙帝实行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2 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 第二次鸦...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四章_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教材分析1、 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本课是源头。是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起点,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开始,它促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上了新台阶,还由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上承第...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八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手工工场的出现。在教师指导下,看本课地图及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分析机户和机工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提高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识...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 (1)清政府在各族人民支持下,同割据、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福建、广东、云南、蒙古、西藏、新疆等边地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土尔扈特的重返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2)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四单元英语]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4课 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遗址的整体规划布局一般村落遗址与都邑遗址的区别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多角度看问题图片对比分析关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状况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能够复述课文中的4种...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音乐与美术的关系]音乐与美术

    第18课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必修三的第8个专题“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下的第2条“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和第3条“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在《考试大纲》中隶属于现代世界中的第...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蒋家王朝的覆灭_蒋家王朝的覆灭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是战略进攻时期,中共中央及时做出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决策,挺进中原,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1948年9月开始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它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三...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