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2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
2.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3.掌握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4.理解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
二、德育目标
1.通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培养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振兴奋斗的决心。
三、能力目标
1.通过总结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改革开放实践和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当前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重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的成就
难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过程 :
导入
教师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导入 新课。
一、经济体制改革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教师首先重点分析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的原因(结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在毛泽东“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的理论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和的结果重点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两个方面的措施分析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以身边的事实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利用课文中的《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政治课所学的有关内容理解本目知识。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
关于改革开放的成就。教师要求学生分类整理教材中改革开放的成就,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
小结
由学生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
1.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2.为什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4.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对外开放新格局
1.对外开放的含义
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三、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
1.农业经济的全面振兴
2.工业的发展
3.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
-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a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
-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第3课 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康熙帝奖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减免租税和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及其所受的阻碍。二、思想教育目标:1 康熙帝实行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2 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
-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一)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 第二次鸦...
-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
第四章_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详细阅读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教材分析1、 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本课是源头。是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起点,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开始,它促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上了新台阶,还由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上承第...
-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设计示例详细阅读
第十八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手工工场的出现。在教师指导下,看本课地图及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分析机户和机工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提高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识...
-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 (1)清政府在各族人民支持下,同割据、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福建、广东、云南、蒙古、西藏、新疆等边地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土尔扈特的重返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2)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
-
[第四单元英语]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详细阅读
第4课 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遗址的整体规划布局一般村落遗址与都邑遗址的区别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多角度看问题图片对比分析关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状况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能够复述课文中的4种...
-
[音乐与美术的关系]音乐与美术详细阅读
第18课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必修三的第8个专题“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下的第2条“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和第3条“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在《考试大纲》中隶属于现代世界中的第...
-
蒋家王朝的覆灭_蒋家王朝的覆灭 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地位分析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是战略进攻时期,中共中央及时做出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决策,挺进中原,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1948年9月开始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它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