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高二历史教案 2025-1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方法导引】

本节的中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中应从背景、特点、影响三个方面对其作全方位的分析。

19世纪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它的发生有深刻的社会条件。首先,19世纪中期,俄、日、德、意、美等国通过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这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普遍发生的前提。其次,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就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商品和技术交流的环境。第二次工业革命从本质上讲是一场科技革命,但却引导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即产生了垄断;垄断及垄断组织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但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疑难解析】

英国何以成为工业革命的先驱国,又何以丧失了工业垄断地位?

工业革命所以最先在英国进行是因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要比其他欧美国家优越得多。拥有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大量货币财富,是进行工业革命必备的首要条件。近代国家通常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来创造这两个基本条件的。而英国的原始积累进程,无论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别的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英国开展工业革命还拥有其他重要的优越条件:英国地主圈地后,往往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创办农场。大农场的不断涌现,既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又有利于农业机械的推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提供充分的商品粮食,又为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市场。16世纪,欧洲大陆国家大批信仰新教的工匠,为逃避宗教迫害,移民英国,提高了英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手工工场内部分工精细,生产工具日益专门化,这就为把手工生产转变成机器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英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亚当·斯密首次把工业部门的生产看作是国民财富的重要来源,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

1870年以前,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工业产值已先后被美国、德国超过,英国丧失了工业垄断地位。英国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主要原因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伍了。英国工厂大多建于早期工业化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装备日益显示陈旧落后,但英国资本家,由于更新技术设备会造成设备报废损失,一直安于现状,不肯弃旧图新。他们大量投资于海外,以获取超额利润。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先进技术装备,使本国经济迅速起飞,而英国传统工业仍抱残守缺,新兴工业也发展迟缓,英国工业不可避免地被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超过。

 

【典例精评】

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这对于它们来说(    )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解析: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可使后进国家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以迎头赶上先进国家,这就是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故选c。

 【同步达纲练习】

【知识强化】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条件不包括(    )123

a.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及扩大

d.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的内燃机的燃料是(    )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煤

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技术方面的最突出成就是(    )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汽车的发明

c.飞机研制成功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广泛应用于生产

4.垄断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

c.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d.资本主义企业相互兼并、联合

5.“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

b.垄断组织逐渐改变了私人生产的无计划状态

c.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

d.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素质优化】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有紧密关系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推动生产的作用突出

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加强

d.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重大发明是(    )

a.发电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电车

 

【创新深化】

(一)选择题

1.19世纪晚期的垄断组织(    )

a.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

b.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c.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是一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15xx年以后的世界》

阅后请回答

①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据材料简要表述这种关系。

②材料2对这种关系作出了什么重要补充?

③对材料1中所说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角”你如何理解?123

④联系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点。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知识强化】

1.d  2.a  3.d  4.a  5.b

【素质优化】

1.c  2.a  3.c

【创新深化】

(一)①.d

(二)①科学与工业生产的关系;科学与工业生产相互促进,随着工业的进展,科学的作用愈来愈重要。②1870以前,科学尚未和技术结合,对工业生产作用不大。③蒸汽机提供各种机器所需动力。④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规模广发展快;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64960.html

  • [近代科学和文化教案]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 教案之二

    第27课 ——自然科学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立;英国科学家牛顿及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及电磁感应原理的发展;原于-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期律;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及其生物进化论学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及微生物学的创...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2 能力方面:(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全面内战的爆发]全面内战的爆发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抗战胜利后到全面内战爆发前一年,国共两党围绕两种前途展开的斗争:中国人民面临着光明与黑暗两种选择。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做出种种努力,同蒋介石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使共产党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蒸汽的力量教案_三、“蒸汽”的力量

    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对世界的影响;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调查工业革命成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认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养成识读经济图表的能力,注...

    发布于:2014-05-21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一节 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课程标准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土地、税制、发展经济以及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

    发布于:2014-05-21

    详细阅读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知识点|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通讯发展的直观认识,探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提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参观交通、邮政博物馆,以...

    发布于:2014-05-21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知识点_高二历史毛泽东教案

    专题四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案【课标要求】 1、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2、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政治、...

    发布于:2014-05-21

    详细阅读
  • 近代列强侵华历史思维导图|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和构建知识体系上深下功夫。(2)注意从区域史的角度来反思相关...

    发布于:2014-05-21

    详细阅读
  •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教案

    【课标要求】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落后1 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发布于:2014-05-21

    详细阅读
  • 讨论探究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案|《启蒙运动》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

    本节课为探究活动课,安排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单元新授课结束后。学情分析:互联网时代同学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已经非常便利,中学生中出现了对于教师、教材、权威的某种质疑倾向,但是这种质疑常常是情绪化的,缺乏充分依据或逻辑分析,而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很多学生如果没有现成的知识或权威的观点作为依托就不...

    发布于:2014-05-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