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高二历史教案 2025-1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重难点提示

思考、感悟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及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历史意义难点:通过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分析,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历史命题。

教材阅读、知识提示

课前提示◆           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              成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思想得到新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①背景:a.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处在        、        的黑暗统治之下,人民在苦难中挣扎。b.无论是改良方法或者革命办法,都没能挽救中国的危亡。c.俄国十月革命的成果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线光明,“          ”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和追求。②1921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予以高度关注。③1927年,毛泽东在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 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毛泽东先后撰写了《                》、《                 》等重要文章,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          、            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①红军长征后,毛泽东对革命斗争经验进行了总结并进行新的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了《            》、《          》等著作,对中国革命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②毛泽东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          ,第二步是          。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民主革命已经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转化为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二者性质的根本标志,是                     。③毛泽东认为,在中国,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            为主要形式,这是以        领导的、以      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前途必然是          。④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了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                       相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⑤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既是毛泽东思想    的标志,也是       的必然。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          和          。12

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提出了           的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          同时并举的理论和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       的理论等。②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集中地体现在《          》、《          》、《             》等著作中,这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       。③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     和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资料卡片: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资料卡片: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知识链接:“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 p76学习思考: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客观条件是什么?资料卡片:《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资料卡片: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知识链接: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p78知识链接:《论十大关系》的形成 p79学习思考:应该如何认识毛泽东个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64985.html

  •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a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第3课 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康熙帝奖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减免租税和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及其所受的阻碍。二、思想教育目标:1 康熙帝实行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2 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 第二次鸦...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四章_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教材分析1、 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本课是源头。是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起点,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开始,它促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上了新台阶,还由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上承第...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八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手工工场的出现。在教师指导下,看本课地图及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分析机户和机工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提高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识...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 (1)清政府在各族人民支持下,同割据、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福建、广东、云南、蒙古、西藏、新疆等边地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土尔扈特的重返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2)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第四单元英语]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4课 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遗址的整体规划布局一般村落遗址与都邑遗址的区别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多角度看问题图片对比分析关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状况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能够复述课文中的4种...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音乐与美术的关系]音乐与美术

    第18课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必修三的第8个专题“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下的第2条“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和第3条“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在《考试大纲》中隶属于现代世界中的第...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 蒋家王朝的覆灭_蒋家王朝的覆灭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是战略进攻时期,中共中央及时做出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决策,挺进中原,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1948年9月开始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它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三...

    发布于:2025-11-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