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可以去幼儿园吗_语文教育何去何从?

杂文收录 2025-09-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2003-10-23 1:23:18 红网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语文教育曾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展开了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语文教育大讨论。针对当时语文教育的现状,全国上下批评的、责难的、痛斥的、否定的、表扬的、反驳的、卫护的、肯定的,各种各样声音此起彼伏、轰轰烈烈,足够语文教育的深刻反思和深入变革。那么,沉寂了五六年之后的语文教育又将如何呢?有没有走出了那尴尬的境地?有没有借此获得了新生?有没有根本性的好转?最近媒体纷纷刊载的两篇报道似乎可以说明这一切。

王蒙先生看到自己后辈所接受的呆板的语文教育,又一次表明自己对语文持批评态度。因为王先生的小孙子写了篇作文,说自己家的猫每天晚上自己出去,早上回来是个“独行侠”,被老师划了×,认为比喻不当;还有语文题给“窗外有棵杨树” 选一句意思最接近的话,有三个选择“一棵杨树长在窗外”、“窗外是一棵杨树”、“从窗内看出去有棵杨树”,让王先生不会做,傻了眼;再就是教改后,王先生的微型小说《羊拐》被选入地方教材,其主题被误解、曲解和肢解,感到挺难受。于是,王先生不得不再一次置疑语文教育。(《王蒙质疑语文教育》)

另一篇报道说“十一国庆节”黄金周,北京的中学生小黄及其同学为应付月考复习功课,在背语文公式,如:“画比例图,下打分数”(说明文的7种说明方法:画图、比较、举例、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分析文章是“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脱离课文去背“之”字的几种经常用法;评价一句话只要记住“三步曲”(戴帽子、解释本意、在句中的作用),学语文变成了“背公式”。(《学语文也要背公式,如此学习是否舍本逐末》)

不难看出,两文披露的语文教育现实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也说明五六年来语文教育并无多大改观,基本上还是“涛声依旧”。因为类似问题在上世纪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比比皆是、车载斗量。语文教育的机械化、程式化和技术化,像是坚冰一块难以溶化。全社会强烈要求改革语文教育的呼声之后,尽管对语文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对语文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开始实行新课程标准,但语文教育效益的“少慢差费”局面并未明显突破。

字词句教学的刻板和死记硬背,阅读教学的肢解和模式化,作文教学的言之无物和程序化等,仍然在困扰语文教育,仍然占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仍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打节目。尽管学生学得废寝忘食,味同嚼蜡,不厌其烦,可这种学习的收获充其量只是应付语文考试,争取好分数,而离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却渐行渐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的思想感情等,分明是“镜中花,水中月”,语文教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或许有人会说,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施行,语文新理念的贯彻,语文新目标的确立,语文新教材的使用,语文教学新方法的推广,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语文教学评价的改善,语文教育面貌将焕然一新。但是,现实和理想总相隔一定距离,要实现美好的理想,还需走过艰难而漫长的旅程。新语文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并对语文教育的性质、地位、理念、目标、教材、评价进行了一系列完善,这无疑是语文教育的重大进步和成果。当前,语文新课程的还遭遇许许多多的难题,如:教学设施设备的欠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改换、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顺应、教学评价的科学合理等等,都是新课程落实的“拦路虎”。如果没有相应措施来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将难免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僵局。尤其是语文中考和高考内容和方式,倘若不进行彻底改变,语文教育前景就难以光明灿烂,这绝非危言耸听!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语文基本素养和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否则,将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因此,语文教育改革亟待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共同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为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母语,语文教育的何去何从,关乎一代人的人文素养,关乎一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乎一代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关乎一代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关乎一代人的科学态度和思想方法,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970.html

  • 【初中课外文言文字词翻译大全】初中文言文翻译解说及课外文段阅读练习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任务。通过翻译,可以更加深刻地弄懂文言文,也能锻炼自己驾驭现代汉语的能力。 文言文今译有一些要求。 1、 要求准确地表达原意 文言文的原意是什么,我们翻译的时候就应该表达成什么,不能走样,尤其是不能按照今天理解去翻译。如: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 [法律承载道德理念]承载一种理念的题型--中考语文背诵默写题简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 纵观近三年的语文中考题,背诵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直接型默写题 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 [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谈谈如何确定语文的教学目标

    作者: 任晓东 最近几年,我在听课时发现课堂教学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这就是在导入 新课之后,教师随即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并围绕教学目标 展开教学过程 。这种模式正在语文教学领域中迅速推广,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它改变了原先的那种漫无目的的、随心所欲的、收效甚微的教学状况。那...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 【语感的最高层次】语感培养“三层次”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 2006上海语文中考答案|上海2006年中考語文命題趨勢展望與策略

    “一水声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2005年中考转眼已近在眼前,探究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备战中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对此试着做了一些探析,供广大师生参考。 随着我市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方案的出台,文言文的阅读也有了新的要求:“强化文言文的学习,为促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 语文究竟怎么学|语文究竟该学些啥?

    近来,有关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新闻热闹非凡: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体育明星刘翔“跨”进上海市小学语文课本;而《狼牙山五壮士》也在网上热传已从上海市的新语文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中删除。这一连串的改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一时间,“语文课本究竟应...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 [网络上的流行用语]本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

    网络评选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结果本周揭晓,“偶稀饭”、“弓虽”等语汇入选“十大”之列。这次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是猫扑网和天涯在线在网上联合举办的,据主办方介绍,在几天里有数千网友参与了评选活动。最后得出本年度10个最流行用语分别是:“做人要厚道” (电影《手机》里的台词)“沙发” (指论坛上第一个...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 学生上网的好处_学生上网:亦喜亦忧的话题

    张女士近来忧心忡忡,因为她发现15岁的女儿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电脑上写日记,并给日记加了密码。无法得到密码的她忐忑不安。张女士坦言,她曾多次偷看女儿的日记。女儿的日记开始是记在一个普通的本子上,后来换成了带锁的日记本,虽然带了锁,但是张女士说她有一把能打开日记本的钥匙。可是如今面对女儿在电脑上加了密码的...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上海2006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一)

    作者:久隆模范中学高级教师 朱寄望 “一水声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2005年中考转眼已近在眼前,探究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备战中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对此试着做了一些探析,供广大师生参考。 随着我市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方案的出台,文言文的阅读也有了新的要求:“强化...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 [魏书生教学生写日记]魏书生管理日记-知人 育人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耍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彼地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此地的学生;昔日的措施原封不动地搬来教今日的学生,也有可能碰壁。 ●育苗、养...

    发布于:2025-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