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把白纸涂黑]谁把白纸涂黑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做父母的,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做教师的,有谁不想自己的学生是优秀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时候,白白胖胖的,人见人爱。
孩子上学了,去幼儿园,天真活泼,说话文明有礼貌,见了垃圾还拾起来往垃圾桶里放,小孩子纯洁得就像一张白纸。
然而,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家长的烦恼越来越多:孩子有的染头发,有的留长头发,有的留光头,衣着也不伦不类,开口闭口都是粗言脏语,骂人打架,无心向学,这就不能让人不揪心了。
有一位家长向我反映,他的孩子在小时候聪明可爱,读小学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上初中后,就开始不听话,开始无心向学,老师经常反映他有违纪问题。
这位家长反映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
于是,家长和老师都想追究,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并发出"是"的诘问。
家长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孩子变坏,学校和老师有责任。
老师说:我教学生几十人,人家孩子不变坏,怎就你孩子变坏?
家长说:我孩子不听话,老师怎就不管?
老师说:你俩都管不了一个孩子,我能管得了几十个学生吗?
变坏了的学生最明显的表现是:学习一蹋糊涂,常惹事生非。
避开孩子自身的原因不说,我们试图从教育的角度来探究孩子变坏的原因。
一、家长的不良行为--把孩子的心灵涂黑
有一天,我坐朋友的小车上街,车上坐着他的小孩,到了十字路口,朋友见人少车稀,正想闯红灯冲过去,小孩说: "爸爸,红灯,停车。"朋友不假思索地说: "别怕,路上没有交警。"
有一位学生和别人打架,被老师带到学校。我一看:一身入时怪打扮。按规定,学校叫他父亲来学校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他父亲的头发比他的还要长,手指上带着一个特大的戒指……
当然,我们无意去评判别人的品行和装饰,但家长的仪表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怀疑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不违背《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情况下,学校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其中有种种"不准",比如说学生不准带首饰。有一天,老师按学校的要求把一个学生的项练交到学校,学生说是母亲让他戴的,学生的母亲来了,说这条练是奶奶从佛堂那里求来的,能保佑孩子平安。
有一位家孩子送到贵族学校,重点学校,又转回到普通学校,可就是没有找到一间可让孩子读下去的学校。
有的学生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了,本来也许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试想谁在小时候没和同学闹过纠纷?可家长就是不依不挠,搬来大批人兴师问罪,非要对方赔一个几千几百,结果自己的孩子总认为自己有理。
要举的例子很多,比如说粗话的,和家庭教养有关;动不动就打架的,跟家长崇尚武力的观念有关;不听老师教育不接受学校管理的,与家长过份炫耀自己的权势和优越有关;不关心别人,不关心社会的,与家长没有同情心有关……可以这样说,孩子变坏,家长有责任。是家长在"白纸"上添上了乌黑的一笔。
二、老师的教育失误--把学生的心灵涂黑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个别老师。"但问题是你怎么去塑造学生的心灵。
有的老师的确存在偏心的现象,成绩好的,象心肝宝贝一样呵护,成绩差的偶而考了好成绩,就打问号或"泼冷水"。
有个别老师,以放弃差生为代价,集中精力培养优秀学生,使差生失去一次又一次受教育的机会。
现在很多学校都存在着编重点班的现象,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其结果是很多学生在一次次排队中被排到了差生的行列中。
其实,差生不是生来就差的,这里我借用外国的一个例子: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这个"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可见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成长关系是多么密切, 学生变坏是因为老师无意间又在"白纸"上乱添了一笔。
三、不切实际的期望--把学生的心灵涂黑
人生总是要有期望的,但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成为教授或专家那是不切实际的。我曾听到一们家长说:"我过去就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才至今天的无作为,所以我的小孩一定要出人头地。"有的老师也说,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你就做不到?可他们就没有问一问小孩怎么想,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何况这么大的社会不只是有教授和专家,更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我们很多人都是很普通的,如果我们都要求自己的小孩不普通,我认为那是不讲道理。给小孩施加不切实际的压力,可能会使孩子变得逆反或自卑。
因此,学生变坏,家长、老师都应负责任,做为教育者,更应做的事情不是说教别人而是反省自己,推诿,踢皮球,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生命本是一张"白纸",教育者应慎用好手中的"画笔",在生命的"白纸"上描绘上斑斓的颜色,让生命美丽如画。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