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佩服的四种人]我最佩服的四节课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第一节课是孔子上的一节课,授课地点可能是在孔子的书房,授课的时间是公元前460年左右的某一天,具体上了多长时间不知道,恐怕不是四十分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孔子周围。这哪像在上课呀!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哲学讨论会,或者说是现实社会政治的演练。孔子的一句喟叹“吾存点也”至今绝响尤存。 第二节课是苏格拉底上的课,这家伙是个义务教师,天天跑到大街上,逮住一个人就向他提问题,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最终让人“认识自己”,自己号称“催生婆”。他的课堂是在大街上完成的。当时苏格拉底人长得丑,衣服也不常换,身上的虱子奇多,一边捉虱子一边谈话,弄的雅典城里的小青年都像今天的追星族一样,聚在他的周围。学生里面出来个柏拉图。
第三节课是耶稣上的课。《最后的晚餐》大家都很熟悉,他只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人出卖了我。”这句话似乎也不是提问,而是一种质询。因为他的学生中出了一个叫犹大的人。第二天,他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上了一节课,教学地点在罗马广场上树立着的巨大的十字架上。他这一节课让人类思考到现在,至今许多学者和专 家还在喋喋不休的讨论呢。
最后一节课是释迦族的哲人释迦牟尼上的一节课,他知道油灯将灭,在病榻前嘱咐自己的弟子要以“自己为岛屿”。这节课是他的所有课当中最圆满的一节课,在当时的教学环境中,无人不受到震撼。释氏做教师做了四十几年,知道世人迷悟已久,一般教学方法已经无法使他们开迷觉悟,于是先是说义理,再说小乘,最后弹小斥大,叹大褒圆,循序渐进,使人顿悟,一句“以自己为岛屿”的嘱托,将他的教学活动推倒了顶点,自己则走向无余涅槃。
-
中考语文自拟题目_解读中考语文“自拟自答”题详细阅读
“自拟自答”题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要求,重视学生的体验参与与体验获得。因而,在《语文课程标准》已颁布一年余,全国各地(实验区除外)首次在新教材命题的新形势下,这种考查学生能力,且区分度良好的题型,在2003年的中考中将会受到更多的中考命题人员的青睐,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
解读考试焦虑及应对策略_解读考试焦虑详细阅读
北京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夏珺 北京光明小学 田莹 在我国,“考试”一直是严肃而略带沉重的话题。在考试的挑战中,人们难以成为控制情绪的自由人,欢喜、忧伤、不安、焦虑、失望……绝望至极的人甚至有可能悲观厌世,走上轻生的不归路。 曾经看到一篇就考试焦虑症问题谈心理动力学派观点的文章,作者是曾在法兰克...
- 详细阅读
-
语言表达连贯主观题技巧与方法_解答语言连贯主观题的八个基本思考点详细阅读
一、话题的同一性 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转换了话题,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意连贯,重点突出。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墓周...
-
对话教学是一种_对话:一种新的教学精神详细阅读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人在知识中的“适意安居”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预示着一种知识观的颠覆。以往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价值中立性,知识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永恒不变的客观真理。每一个特殊的自我都失落在客观性、普遍性的汪洋大海中,“自我”在科学知识中没有任何地位,是被“客观性”要求所摈弃的...
-
中考语文新闻题答题技巧|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详细阅读
例1.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26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9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挂满了写着日军罪恶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详细阅读
安徽省灵璧县浍沟镇凤山初中 马道彩 自2001年秋季以来启动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及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县从去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实行新课程标准,一场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在全县范围内轰轰烈烈...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 概括和表述两手抓详细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 概括和表述两手抓 如今的中考语文试卷,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其阅读理解题目几乎是主观性试题一统天下。主观性试题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考生根据试题的要求,或对某篇材料进行概述总括,或对某个语段进行概述总括,概述总括的过程就是提炼文意、综合归纳整理的过程。概述总括如何操作 概述...
-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构思_掀起关系型话题作文的红盖头详细阅读
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
-
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_如何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详细阅读
瓯北三中 张三丰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种种新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本文就从教师、作者、文本三个角度讨论“”这一话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