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中考语文复习的“三四四三”策略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新学期开始,中考复习进入关键阶段,如何让学生能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内进行有效的复习,把握知识要点,提高运用知识与应考能力,从而取得人生之路上的第一次战斗的胜利,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主要科目的语文学科,复习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而散,且考查面广,能力与技巧的需要突出,更需在复习策略上深思熟虑。在几年的复习过程中,我们总结并遵循了一条“三四四三”的复习路子,即三个原则、四轮系列、四块专题和三“补”措施,在语文中考复习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借此机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教。一、三项原则
中考语文复习要遵循的三项原则是:1、吃透考纲——准确把握命题方向;2、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3、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延伸运用。
二、四轮系列复习
四轮复习是对初中语文八册课本及所有中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有序复习。
第一轮 整册复习:以考纲中确定的基本篇目为复习重点,复习按“重点知识梳理与强调——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三个步骤进行。通过这一轮复习,指导学生总体把握初中阶段语文的基本知识与复习要点。
第二轮 专题分类复习:针对考试试题内容,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言文、写作训练与创新运用六大块,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
第三轮 综合训练: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模拟考试,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轮 即中考冲刺阶段的自由复习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三、四块专题复习
四块专题复习是对中考语文四大块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复习,即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知识、写作训练复习四部分,这一专题的复习是与四轮系列复习同步进行的,在具体操作中可分解到四轮复习的每一个过程。这一专题复习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具体分析如下。
1、 积累运用重平时的积累、分类与熟记。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语文的基础,试题中占20分左右的分值,考查内容为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语音、汉字、词语的运用、语法、标点、句子的实际运用、文学常识以及诗句的默写,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重在让学生将所有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并强化记忆,运用做知识卡片、读背与默写听记的形式让学生熟记于心。在复习之初,我们让学生建立专题复习练习本,在积累运用这一专题复习中,进行分类积累专题训练,如易错字音词义系列、文学常识系列、诗句归类复习系列(如按山、水、风、雨、爱国、志向、理想等类型默写诗句)、易错题题目分析系列--------并指导学生就所归类列出的各专题的题目形式、出错特点及问题根因作相关分析。对积累性的知识,如字词音义、诗句默写等内容,一周进行一次默写训练,让学生不仅能熟记且记得准确,保证在考试中不丢失分数。
2、 现代文阅读重整体感知、顾“文”思“义”。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考生在考试中往往因为阅读及答题方法上的偏差而丢失分数,对此好多学生在复习中也往往“把握不大”。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情况,我们认为要做好阅读着一块,必须作到以下几点:即整体感知,把握内涵;重点(句)突破,领会主题;审查题干,筛选信息;严整表达,突出重点。而在整个答题过程中必须做到以文章为中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筛选信息,顾“文”生“义”, 从文中找答案。不论是记叙性的文化散文,还是时代性强的议论文,或者是科技性的说明文。题目的设计都与文章的中心有密切的联系,而文章的主题根于文章的内容,内容决定文章的主旨内涵,所以在阅读中一定要强调整体阅读与感知,让学生在了解并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准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内涵。比如进行记叙文的阅读训练,在让学生整体阅读后,总要设置这样的一系列问题:①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片文章的主要内容。②读这篇文章,你感觉本文作者想传达给你什么样的信息?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③在写作方法上你有什么样的评价?④如果让你出题,你将设置什么样的题目?⑤细读所设置的题目,看作者是就哪些段落进行设置的?⑥文中你最感兴趣的语句段是什么?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一系列题目的设问,让学生学会感知文段,有准备的答题。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的要求,善于从已知条件中发现可用的信息,从设题与相关语句段的关系中找答题的依据和思路方法,切忌在做题中断章取义或不看题目、无目的或想当然的答题。
另一方面,中考考纲中明确指出,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的筛选整合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所以复习中还要强调并训练学生用简明、顺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表述。有很多学生在做阅读训练题时,整体把握很好,也能准确的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但是由于在表述中缺乏规范性而导致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1)不能用完整的句子特别是陈述句回答问题,句义表述不完整。(2)语言表达不流畅,病句现象较严重。(3)意思只是自己明白,但表述不具体,简而不明。(4)答题抓不住重点,不能准确领会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是强调要用完整的陈述句答题。二是阅读课上进行精妙语段赏析的训练,训练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赏析,能表达出自己的一得之见。(3)进行病句修改的专题练习,修正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一般性错误。通过这一方面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把握了阅读分析提的答题规则,规范了学生的答题过程及语言表达,使学生做到了辞达而义顺,言简而义明,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 文言文阅读运用辐射法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近几年山东省的中考语文题中文言文阅读多是课内重点课文的选段,考查重点为文言实虚词的意义用法、特殊字词的分析、语段阅读赏析及古文翻译。虽是课内篇目,但仍是学生知识掌握上的难点。复习中可用知识辐射法,如对这片文章中的某一词语掌握时,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课文中的该词的意义与用法,并将它们进行辨析与归类,这样既在相关联系中辨析了词义,在重复中又加深了记忆,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见一而知类,即使遇到课外文言语段,也可以灵活应对了。
4、 写作训练
写作题在中考试题中占的分值最大,然而在复习中往往成为一个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农村中学生受素材匮乏、生活阅历少、思路前开阔的局限,复习效果不是太明显,成为中学生中考作文出彩的瓶颈。对此我们采取三线并行的方法。一是写作知识专题辅导——就写作过程中的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一周一专题,引例进行知识与写作实践的辅导,辅以片断写作方式,让学生加以练习。二是赏鉴蓄积,储备素材——“赏”即欣赏佳作,“鉴”即借鉴择取,蓄积就是积累写作材料,提倡拿来主义和创新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实学生的写作材料储备,为学生的中考作文写作蓄能。三是各类题型集中训练——就中考作文中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各种形式的作文类型进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与训练。
四、三“补”措施
中考考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运用与表达能力,同时也要考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阅历与认识、答题技巧及其思维能力,三“补”就是针对这些非智力方面的考查而用的。三补之一补是补“血”——充实生活素材: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就是语文的血液。语文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考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所以在复习中指导学生勤于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课外知识的补充、现实生活中热点、焦点事件的思考、学生个人思想火花的记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为知识的运用与写作做准备。二补是补“锌”(新)——提供中考信息:即教师注意搜集并呈现给学生新的出题方向、题型设计、学习资料、方法技巧等可用考试信息,让学生把握考试动态和方向。三补是补“钙”——提高应考能力:包括应考心理准备、临场发挥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等,三“补”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谈心、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
当然,中考复习所涉及的内容不止于以上几个方面,它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考纲,研究教材,,研究方法技巧,研究学生,复习中因人因时制宜,动脑筋,想办法,以指导学生提高复习效率,成功跨过中考这一关。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