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组合作的作文_“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作文教学改革,目前呈现出五彩纷呈的局面。从“快速作文”到“新概念作文”,从“趣味作文”到“新思维作文”……名目繁多,说法不一,体现着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活力与生机。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场改革显得更加多姿多彩,许多新理念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当中,许多新实验开始践行,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化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经验。教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的实践中,结合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的需要,也尝试着运用新的理念对作文教学进行改革。现将前两年中进行的“小组合作,评改作文”教学改革实践的一些做法与思考,整理如下,以供同行们讨论与参考。
一、“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实践探索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出自《语文新课程标准》) 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独创性的劳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注重提倡“自主”;作文的批改与评价,不仅涉及学生个体,也涉及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进行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倡“合作与探究”。本着这种理念,笔者对作文评改这个环节作了以下步骤的改革与实践。
(一)起步
1、调查情况
目的:了解这项教学改革的效果,及时修正教学行为,对学生的作文写作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为下一步的作文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意见。相当于前测。
方法:问卷调查。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一次作文起始情况调查。收集调查资料后进行分析,掌握学生作文写作的现状及需求。
内容:小学作文写作情况,自己对写作的情感态度,对中学作文老师的建议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共6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
2、初步规范
设计:教师总体设计作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撰写下发《掘港一中实验班作文写作与评改的要求和建议》。
内容:
①作文写作
A) 每篇作文必须在45分钟内完成(小作文25钟内)。
B) 大作文每篇不少于550字(下学期起不少于600),小作文不少于300。
C) 写作必须保持教室内绝对安静。不准随便说话,不动嘴唇,不转头,不相互借用文具。
D) 作中若遇到不会写的字,暂时跳过,以后补上。
E) 作文成篇检查后即上交作文本。在其他同学写作时,阅读预先准备的课外书籍,保持教室安静。
②作文评改
A)方法:
⑴4人(或5人)为一小组(固定),设组长一人。
⑵每小组每次批改2—4篇作文。
⑶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批改初评任务。
⑷在小组批阅的基础上,老师据需要作适当补充批阅。
⑸月末评选、奖励优秀批阅小组。
B)批阅要求:
⑴各组成员在初阅作文时,用红笔找出错别字。
⑵小组长成员在传阅后,讨论文中问题,适当旁批。
⑶讨论确定作文等级,撰写作文总评语(由组长执笔)。
⑷总评语要围绕讲评的重点来评价。
⑸总评语要用语委婉,用语要公正恰当。先说优点,后说缺点;多说优点,少说缺点。
⑹总评语在围绕讲评重点评价的基础上,还可以就文章的特色及其他方面作评价。
⑺总评语也提倡有创新意识的评价。
⑻总评语写结束后,在评语的右下方写上“×××组阅”,另起一行,在其下方书写上日期。
C)常用批改符号(略)
③其他(因不涉及文章主题,暂略)
3、异质分组
根据规范意见,根据调查情况,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考虑作文基础、男女生搭配、工作协调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均等地分成若干小组。4人(或5人)为一小组(固定),设组长一人。
4、起步训练
①上作文课前,各小组将桌椅集中排放好。
②师生讨论明确批改评价作文的重点。
③教师示范,出示常用的参考性的各类评价词语及句子
④小组自行批改评价作文。自己不批阅自己的作文。
⑤教师巡视辅导,调控相对活跃的场面。
(二)强化
1、小结纠正
要使学生养成自主评改作文的习惯,必须对他们的这种自主评改行为进行纠正和强化。纠正的方式有两种:集中纠正(在班级集体的作文讲评时进行纠正,多正面,适当侧面,决不反面进行纠正),分散纠正(在小组评改作文时或平时任何时候)。一般情况下,对于班级而言,集中纠正的效果较好;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分散的纠正的效果较好。从纠正的内容来说,既有批改方面的,又有评价方面的,大到如何公正地、委婉地评价同学的作文,小到对错批错别字的纠正。
2、强化训练
纠正是一种强化,利用小结进行正面的表扬,更是一种强化。这种强化一般放在集中作文讲评时进行。从时间上来说,不断的训练与不断的强化行为是始终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的全部过程的。强化训练的注意点是:
①在每一次的训练中,教师应根据前面训练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训练指导方式,及时预防调控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②评改作文训练的时间应不断的缩短,评改的作文的量可由最初的1到2本,增加到4到5本,最终达到在15—20分钟内能批改和初评全班所有作文。
③逐步放手,减少指导和示范的成分,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批改和评价作文的能力,从而能达到无须老师指导,而能自行批改和评价作文的地步。
④注意奖励强化。月末评选、奖励优秀批阅小组。
(三)变式
1、调整规范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必须对新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收集,需要对初步的规范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要求和建议》中没有的要增添,不合理的要修改。增添和修改的步骤是:收集学生意见,思考初步措施,与学生讨论,最后定稿。
2、变式训练
“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训练的形式,不是一层不变的,一般有三种形式,采用何种形式要根据作文评改的难度、学生的兴趣点及训练的实际情况而定。因为采用变式训练,能保持学生的兴趣度。这三种形式是:
①先评后改:先选择典型例子,集中讲评,然后分组批改。
②先改后评:先分组批改,小组推荐佳作,然后集中讲评。
③在改中评:将集中讲评,放到小组的评改过程中同步进行。
二、教学实践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经过一年的“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训练,学生对此反响强烈,兴趣盎然。经调查统计,对同学互评作文的态度之好,出乎教者的意料。全班57人,有28.1%的同学认为“非常好”,42.1%的学生认为“不错,应提倡”,28.1的人认为“可以这样做,还要改进”,只有1位同学(1.8%)认为“不行”,而这位同学恰恰是新学期转来的,还没有评改过作文。有85.9%的学生对写作文比较感兴趣(10.5%非常感兴趣),远超过一年前的68.4%。在学习写诗歌的日子,每个学生,都在日记本上写起了诗。
2、初步形成了学生良好的自主评改作文的习惯。
经过两年的训练,学生已经形成自主批改和初步评价作文的习惯。从评改目标的确立,到小组批改评价,到集体讨论评价,每堂课都能一气呵成。学生成了主角,课堂争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教师只作适时引导。
3、整体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两年中,以学校文学社的名义出了班级专集两集。在市级以上报刊作品9篇(首)次。有4人次在省读写大赛中获奖。这在全校所有班级中,是绝无仅有的。初二后一学期,每次作文训练的佳作率大作文50%左右,小作文85%左右。
三、思考与讨论
1、小组分工及责任的再定位
所谓“合作”必须有三个条件:有共同的目标任务;分工明确;自主完成共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小组中的组长的责任明确具体:领任务,组织评改,写总评,交本子。而小组成员的任务不够具体,3(4)个组员只有共同任务:浏览作文,圈点佳句及错别字,写适量眉批,讨论。出现了个别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搞好小组分工及责任的再定位。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采用轮流变换组长的方式调动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结合评改内容的细化,以文件表格的形式,将所有组员的任务细化,在实施训练的时候做好记录。
2、目标定位与批改内容的细化和灵活化
作文评价的目标容易定位,可以根据写作训练目标和作文的常规要求来确定评价的主次目标。而每次批改作文要达到什么目标,什么程度,却比较难定位。还有批改内容细化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过分细化的批改内容和要求,会不会弱化训练的本质要求,会不会降低学生活动的兴趣,怎样才能使批改内容灵活化,规范化,这些问题也是今后要思考解决的方向。可以根据每次作文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批改评价表来量化、细化评改目标和内容。这些一系列的有关批改内容的表格,应该成体系,应该与作文训练的整体目标一致,应该体现作文批改训练的序列性和层次性。
3、评价方式的选择与深入
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有小组内的相互评价,也有集体评价;有书面评价,也有口头评价;有学生之间的评价,也有教师的评价;有上面所说的作文的常规评价,也有超越上面所谈的广义的评价(如社会评价)。这些评价方式如何在课堂上有机地选择和合理地使用,如何深入下去,对教者而言,又是需要和同行们讨论的。可以设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来拓展和深化作文评价的方式。比如将作文在校园网络上发表、结集出版或推荐发表等,这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评价方式的选择性,可以极大促进学生写作的兴趣。
4、激励措施的强化与落实
在实践中,有“评选奖励优秀小组”的措施,从总的方向说是值得肯定的;从效果看,激励措施应具体强化,应让学生自己评选,应考虑可行的落实方法。可以结合评价方式的多样选择和深入来进行有效的激励。
-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标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详细阅读
作者在《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25期上撰文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一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效果的首要标志,是本轮课改区别于以往课改的显著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
-
暑假创意作业|创意型作业 ——新课程学习中的“休闲点心”详细阅读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只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这道精美的“学习大餐”,忽视了对创意型作业 ——新课程学习中的这道“休闲点心”的研究与制作。真正的学习是不分课内和课外的,我们应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寻求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创意型作业 的设计无疑为这种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
-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补题]半命题作文的填题与运思详细阅读
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一切都在演进变化。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促成广大中学生心连广宇、视野开阔、生活丰富多彩;而地域的不同、民俗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与速率的不同,更使得每个中学生置身其间的生活场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由此,引发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变革,促使作文的命题...
-
[小学语文课如何导入]如何让语文课导入 语更具吸引力详细阅读
教师说好语文课导入 语非常关键,如果导入 语导的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自然的进入语文课学习,又能发挥语文教师“口才言语”的特长,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信心百倍。那么如何才能使得语文课的导入 语更具吸引力呢?我从教语文课的感受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
初中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详细阅读
在非重点中学,初中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专稿】 在非重点中学,初中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优秀作文从哪里找_优秀作文从哪里来?详细阅读
A 是谁把简单问题弄复杂了?作文能发泄自己的情感、吐露自己的心声、化解内心的不快等,由感而发,其乐无穷!写文章本应是件十分快乐的事。可事实上如今写不出一篇像样文章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还大有人在,何况是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曾有人套用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之名句“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
-
理科生可以报语文教育吗|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详细阅读
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教育论文]——姜太公钓鱼(原创)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
-
多彩的语文课堂作文|创设多彩的语文课堂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面对青春年少的学生,我常常思索,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一个怎样的生活。 一、创设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大部分时间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痛苦”。在新课改中,...
-
八下语文能力培养答案人教版答案_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详细阅读
甘肃省张掖铁路学校(734012)张晓军联系电话0936—3670952当前教育界的一项重大工程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紧随时代步伐,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和审美方面的素质。一、紧密联系生活,陶冶情操,力求文道合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叶圣陶说“它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
-
突出语文特点的句子_突出语文特点 激活语文课堂详细阅读
——试谈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青海省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彦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一直沉闷、乏味、效率不高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