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师打造更多名校都在用]金华名校名师“指点江山”—中考语文复习完全手册

杂文收录 2025-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语文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身复习备考规律。根据近年来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考语文备考应在“三重”上下工夫。
 一、重在把握中考复习的计划性
    总的原则是:紧扣考纲,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统筹兼顾,具体可行。具体要把握好三点:一要紧紧围绕考纲,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制定复习计划;二要统筹复习时间,复习时间的调配要合理,不平均用力,要突出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三要科学安排复习周期,可按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综合运用五个专题进行。
 二、重在把握复习重点、难点
 (一)文言文———课内外并举  
    文言散文的阅读以整篇或相对独立的语段为主。重点要把握:文意的整体把握,通假字的本字及读音与意义,关键的文言实词意义、实词活用现象,古今词义辨析,重点文句翻译,文章观点探讨。具体要过好以下几关:
    (1)过好背诵默写关。文言文注重积累,讲究基本功,要特别重视背诵默写,尤其是那些富有生命力的句子和重点句、中心句、表现力强的词语(包括成语)等。
    (2)过好文言实词关。阅读文言文要准确掌握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掌握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通假现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并在复习时将其归类。
    (3)过好重点语句关。抓意义方面有代表性的重点句,如中心句;抓结构方面有代表性的重点句,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抓翻译方面有代表性的难点句。
    (4)过好课外迁移关。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般比较浅显,程度基本与课内相当。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能力迁移。可找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短文读一读,既巩固了课内所学,又实现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二)阅读———放眼课外、立足迁移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将更加注重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人文性,并逐步体现出理解探究、迁移拓展的考查特色,以体现新课改方向。
    1.把握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一是重课外。考查阅读能力往往以文章(整体文)阅读的方式为主,用作阅读材料的语段和文章以选自课外的为主,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完全实现课外选材。二是重人文。考查更加注重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人文性,选择阅读材料注重其熏陶感染功能,突出思想文化价值(人文性)。三是重个性化体验。考查阅读能力以文章(整体文)阅读方式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在全面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强调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形象,评价作品的感情倾向,表达自己独特阅读感受和体验,重视考查学生的初步阅读鉴赏能力和知识迁移拓展、理解探究和运用能力。四是重题型多样化。阅读考查的题型在力求多样化的同时,明显表现出主观题、表达题为主的倾向,一般有整体感悟、特定语言环境关键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感情倾向和形象、运用探究精神对文章的观点或写作技巧提出自己看法等,体现了开放性特点。
    2.把握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掌握语言载体工具,提高获取与传递信息的能力,这是未来信息化社会对语言敏感力越来越高的要求。日常要注重文本信息分辨与整合能力的训练,可采用:
 (1)注意锁定信息搜索范围。 根据问点,应迅速确定与问题相关的语段范围。有时还应把文章题目、注释、出处等也纳入信息搜索范围,千万不可疏忽。
 (2)注意筛选关键语句。大多问题都可从文本中找到关键词句所提示的信息点来回答,甚至可从文本中找出原句作答。
 (3)树立整体意识和要点意识。先浏览文本并能用一句话概括大意。在解答各小题时,要联系全篇大意来考虑或对照。概述表达时要点必须全面完整,一个不能少。
 (三)基础知识———重在积累,重在运用
    1.重视语言积累。
 (1)重视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  (2)重视词语、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的积累。对名句的积累学习,要理解其意思,并准确得体地符合语境的运用。要运用归类的方法,将积累的名句进行梳理,进行比较式的学习记忆;
 (3)注意诗配画的新形式。
    2.重视语言运用。语法和修辞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不列入考试范围,但从运用的角度考查也是可以的。
 要重视:(1)病句的修改;(2)比喻句的仿写;(3)排比句的填写;(4)对偶句的改写或对句;(5)根据情境进行对话;(6)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广告语;(7)评点生活现象;(8)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四)写作———不断创新、张扬个性
    所谓作文创新,就是一篇好作文不仅语言优美、选材新颖、主题深刻,还要注重形式的创新。所谓张扬个性,就是多角度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情感真挚,力求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力求思想、创意、文采并重,做到“真、美、新”。
    1.求真。就是务求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务求“感情真挚” ,学生在情感表达过程中要具体而不空泛,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体地说:(1)选材真实可信。在中考作文中,要杜绝胡编乱造和投机取巧两种现象。当然,选材真实可信,并不是说一定要作者亲历过,但至少应该是作者熟知并引起震撼的事实,才有可能表达真挚的感情。(2)表达真切细致。优秀文章的感情表达,总是具体的、真切的、细致的。如《黑色七月日记》(日记)叙写自己在高考几日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表达一个诚实的学生对作弊现象的忧虑。
    2.求美。就是指语言表达要美。孔子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突出了语言美的重要性。同时,要力求结构美。
    3.求新。就是要有创意,突破那些既定的、熟知的、习惯了的原有模式,要给人耳目一新。可以是:
 (1)表意上的新角度、新见解。如《门的变迁》(剧本)以门为线索,设计了三幕短剧:原始时代,面对危险,人们渴望一扇木门;唐代,人们害怕强盗,渴望一扇铁门;现代,经济繁荣,但邻里人情淡漠,人们渴望没有那扇防盗门。
 (2)形式上的新样式、新手法。也就是形式上的创新。要淡化文体,不设审题障碍,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一般有文体变换,如打破常态规范,换用诸如书信体、对话体、梦幻体、日记体、剧本等样式,题记,后记,单句成段,小标题式,符号命题等。要树立全新作文结构理念,注意不能因为想达到某种创新,而片面、狭隘地去追求某种结构形式。慎重的态度应当是根据自己所长,首先确定适合自己的文体,然后再根据这种文体的特点去构思。一旦如此,不但尽显了自己所长,且此时的作文形式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3)思维方法上的与众不同。一般为逆向思维、动态思维,从而带来超出一般的效果。
 三、重在把握全新题型 
    (一)要重视“新闻压缩题”。此题型旨在考查学生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其具体题型有拟写新闻标题、概括成一句话新闻、补写新闻导语 等,在文字组织方面往往附加“限字表达”要求。可采取:
    1.检索要素概括法。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找出新闻中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有助于整体把握新闻内容,概括出所需答案。
    2.提取中心加工法。提取能反映新闻主旨的中心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语境,进行适当加工(删减、替换、补充等),组织出答案。
    (二)要重视“阅读图画题”。综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不少省市的命题者能独辟蹊径,创新命题,试题中融入插图,图文合一。要重视:
    1.读图写成语或默写、拟写诗句。
    2.读图进行说话。
    3.读漫画拟写新标题。
    4.读图拟写广告词。
    (三)要重视“主观性试题”。主观题的好处是自由、宽泛,有利于考生个性化发挥,不至于完全丢分,只要围绕问点回答,就能得分。但它要求言简意赅,甚至会限制字数,难度也不小。因此,这种题型便于拉开区分度,有利于选拔。此外,试题后面隐性的评分得分点分布上,都有一个组织语言分,这一务虚的量化指标在评卷操作中,实际上大多会被扣掉。如果有意识研究这类主观题的答题基本框架,进行一些概括性语言专项训练,力争规范而简练,语言分少丢一点,是有必要很实在的。
 题型主要有:(1)理解体会式评析题型。如就此说说你的理解或体会。
 (2)评介鉴赏式评析题型。如任选角度作一点赏析。
 (3)阐述见解、探究式评析题型。如你赞同作者这种说法吗?
 (4)对策分析式题型。如就文中所提现象,提出几条合理可行的办法来或就某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从这几年得高分的试卷来分析,这类题型答题得高分的试卷一般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话题集中,要点鲜明;(2)表述规范;(3)语言简明,概括精练,字数适中,不超过规定字数,也不过于短小;(4)卷面整洁。
    这类题目,一般是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我们既可采用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也可采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综观近两年开放性试题的命题情况,其内容主要涉及:
 (1)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
 (2)强调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
 (3)强调辩证思维,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643.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