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如何备课】新《课标》指导下的小说教学 ——《变色龙》教学之我见

杂文收录 2025-09-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说教学

                   ——《变色龙》教学之我见

 

论文提要: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本篇论文中不断总结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潜心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使我深刻的体味到:新《课标》中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小说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特感受;新《课标》中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小说教学注重解读方法的多样性。

论文正文:

         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为中学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它提倡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新《课标》中注重学生个体发展  小说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特感受。

今天的教育,要成为适合于所有受教育者全面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 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新《课标》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关心孩子的自身及其发展,保护和教育他们如何认识社会,如何生活,使其学会为自己、为他人以及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承担责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把“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的个性潜能充分挖掘出来,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自身的发展和个性优点。我们通常的小说教学往往抓住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这三个要素着手分析,篇篇如此,形成了我们小说教学的基本模式。然而,我们忽略了学生本身也是读者,学生自身也有对课文的独特理解,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在文学鉴赏中学生也有权力根据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来阐释对课文的理解。因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因主体的不同是具有差异的。

周作人曾引用《诗经》 中的《风雨》三章来描述他“挑灯夜读”时,由“风雨凄凄”、积郁成病到“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心境的变化,并且说了这样一番话:“不佞故人不多,又各忙碌,相见的时候颇少,但是书册上的故人则又殊不少,此随时可晤对也。”在他的感觉中,这样的“翻开书画,得听一夕的话”,实在是“大可喜”的人生快事。朱光潜在一篇论陶渊明的文章里,对陶诗“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作了这样的阐释与发挥:读书就是“打破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以发现“可‘尚友’的古人”,借“遗烈”的英魂使自己“感发兴起”,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每一个真正进入“读书的境界”的人,大概都会认同周、朱二位的读书体验。读书确实是与“友人”会晤和交谈。而其奇妙之处,正在于它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与千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友人”进行交谈,而且可以自由地选择,只同与自己想谈与愿意谈的“友人” 交往,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心灵的对话与撞击。他也可以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这就是读者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的表现。而这样的“发现”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发现”,是对自我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一种激发。因此,阅读活动实际上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

而我们的小说教学以单纯的模式来解读,便会遏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是因为他除了有超常的数理知识外,还有广阔的文化背景,这就强化了他的想象力,升华了他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列宁从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看到了俄国社会问题,他对作品的评述超过了以往的文学批评家,这就是由于文学艺术的熏陶和启迪,进而引发了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因而我们的小说教学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活力,为我们的教学营造一片广阔的天空。

(二)新《课标》中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小说教学注重解读方法的多样性

黑格尔曾经说过:“方法不是某种跟自己的对象不同的东西;方法是对象内在原则和灵魂,即方法中包含着客体的特性,……”所以什么样的认识便会有什么样的方法。对于《变色龙》这一课我们通常的教学方法为: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思想;以及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步骤 中往往首先进行作者简介,然后进行解题。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用 “变色龙”作小说的题目,含蓄形象地揭露这个人物的丑恶面目。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是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从而揭示本文的主题思想是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司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小说还运用社会环境描写烘托了冷清、凄凉的社会氛围,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的真实写照,从而揭露了沙皇统治的社会黑暗。

但是就这篇文章而言,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很难解读出上文的这些知识,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方法,就文章而读文章,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教学效果:这篇文章用第三人称俯视角写成,这是一个“变”的故事,外在条件的变化是决定“变”的核心功能,这些人们先后说这条狗是将军家的或者不是将军家的,这种判断共有五次,这五次反复无常的说法就直接决定奥楚蔑洛夫的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文章的催化剂,他夹在指认这条狗是谁家的每两次变化之间,在叙述的空间中起到填补的作用。罗兰巴特认为:取消一个核心而不使故事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取消一个催化而不使话语发生变化也是不可能的。操纵着一切的是一种无法把握的社会力量。那么运用社会学的批评方法便认为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势利品性是社会造就的,人们中普遍的自私和事故。奥楚蔑洛夫当然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当故事情节转到谁是狗的主人时,叙述者基本上是沉默的,在这样的视角中蕴含着一种判断和态度,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对话中,在对话中品位“滋味”,把作家对人类灵魂的干预都揭示出来。尽管奥楚蔑洛夫成为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来之不易,但是必须要有那些随意指认狗的主人的人,这个形象才丰满起来,所以他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与以往社会学批评方法直接进行批判和评价不同,奥楚蔑洛夫受制于指认狗的主人的人们。从这样的解读来看,这其中所蕴含的对社会深刻的认识,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瞬息间了然于心,撞击着我们的灵魂,这与社会学的深刻揭示不是一样的具有振聋发溃的作用吗?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文学艺术的学习,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依靠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唤起孩子的联想和想象,诱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另外还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人生观,即对生命的感悟、肯定与热爱。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人生教育务必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挖掘作品的生命意识,提高文学鉴赏的层次;二是由品文而悟道,把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即教无定法,重在实效。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和教学风格,还要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状况和现时情景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自主、合作、质疑、探究的学习品格;谋求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综合,追求知识的彼此关联,培养复合型人才;由重视教学结果转变为不仅注重教学结果,更要注重教学过程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中焕发出青春光彩,培养出具有新世纪语文素质的人才,这都有待于我们语文教师在教育科学理论的引导下去作进一步的探索。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571.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