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互文的句子】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互文例析

杂文收录 2025-09-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郑良仙     

 

【关键词】:   语文    诗词    互文 

互文,是指古书里所述的两种事物,在意境上或上下文中互相体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前人或称为“通异语”、“互相备”等。

互文的辞例,在古诗文里较多。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里也出现多处互文例。但统览六册初中语文教材(指浙江省义务教育课本,下均同),编者只在一处注释中提到“互文”① ,在他处均未提及。对这些未被注释的互文例,倘若教师不能加以正确分析,必会造成学生对文意理解的偏差。如:

一、有的注释对句意按互文例解,但未指出是互文,学生不知其所以然。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②书本注释:“天上挂的是照过秦汉两朝的月亮,地上设置的也正是秦汉时代留下的关塞。”解释的没错,为什么这样解释?此处未指出:“明月”、“关”是互文。

 《答李几仲书》:“又以平生得意之文章,倾囷倒廪,见畀而不吝。”③书本注释:“比喻说法,意为全部拿出来。”如能指出:“倾”、“倒”是互文,是说倾倒囷廪。学生定能明白所以然。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④课文注释:“雌雄两兔的脚都跳跃着,眼睛都细眯着,难以区分雌雄。”注释是对的,但有些教材的辅导资料说:“脚扑朔”是雄兔求偶的特征,而“眼迷离”是雌兔发情期的症状。实在是不懂互文例而作的牵强附会的解释。此处如能加注:“‘雄兔’、‘雌兔’为互文。”那学生就不会感到疑惑了。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⑤课文注释:“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为何这样解释?应加注:“‘物喜’、‘己悲’是互文。

二、有的注释只解释句中单个词的意思,对整句话未按互文作解,学生很容易误解。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⑥注释只指出:“帖”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面饰。学生很容易照字面理解为:先对窗理好云鬓,后对镜贴上花黄。其实在这里“当窗”、“对镜”为互文,是说临窗、对着镜子理云鬓、贴花黄。

 《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⑦注释仅解释了“鸿儒”、“白丁”的意思。其实,句中的“谈笑”、“往来”是互文,应指出。

  《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疬”,⑧注释只对“犯”的意思作了解释。在这里,“触”、“犯”是对文,也是互文,都表示顶、冒的意思,是说冒着风雨、寒暑,而绝不能分开来解释。

三、 未作任何解释。

《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⑨书本未作解释,该句的意思绝不能误解为:将军身经百战都死了,壮士十年以后才回来。如果加注:“将军”与“壮士”、“百战”与“十年”分别为互文。那么,学生定会明白,文意是说将军、壮士在十年鏖战中,都身经百战,死的死,没死的终于归来了。

 《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⑩在书本未作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将句意理解为是在两个不同时间分别“受任”、“奉命”,这显然不对。此处,“受任”、“奉命”是互文,是说在败军危难的时刻接受了先帝的任命。这必须向学生指明。

四、   注释有错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⑾书本注释为:“将军(因手冻僵)连弓也拉不开,都护的铁甲战衣冷得穿不上。”这样的解释显然有悖情理,其原因就在于未按互文解。这里“将军”、“都护”应是互文,是说将军和都护的角弓都拉不开,他们的铠甲都难以御寒。这样的错误是会贻害后学的,应予以纠正。

 

 注:

①     初中语文第六册,1999年版,页172.

② 初中语文第一册,1997年版,页35.

③ 初中语文第一册,1997年版,页204.

④ 初中语文第四册,1998年版,页43.

⑤ 初中语文第五册,1999年版,页222.

⑥ 初中语文第四册,1998年版,页43.

⑦ 初中语文第六册,1999年版,页176.

⑧ 初中语文第六册,1999年版,页172.

⑨ 初中语文第四册,1998年版,页41.

⑩ 初中语文第六册,1999年版,页161.

⑾ 初中语文第六册,1999年版,页82.

 

参考书目:

    黄灵庚、张继定著《训诂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

    张相著《诗词曲语辞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

    郭在贻著《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诗词曲语辞例释》,中华书局1986年版。

 

注:该论文已被收入《语文教学与研究》主编的《新世纪全国语文教师优秀论文年汇》2003年卷。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569.html

  • [聚焦式提问]聚焦提问法

    太和一中 刘斌 内容概述:提问法具有重大作用,教学中应分清提问的性质和作用,要注意提问的一些通病,更应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只有这样“提问法”才会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与语言训练的有效方法。关键词: 性质发问点 技巧“ 提问法”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提问...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情感分析模板]通过情感分析进行语文情感教学

    郭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是有所侧重的。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说明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其...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语文课改,让我们喜来让我们忧

    ———一个乡村中学课改的收获与困惑 金 坛 市 登 冠 中 学 李 国 斌 新世纪初,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层层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前七次课改中不可比拟的,这是一个将实现中小学课程由学科...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认知结构教学论]语文结构教学论纲

    面对这种情况,究实而论,“工具论”着眼于语文的学科性质,比较准确地道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而“人文论”则从“人的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激发和培养方面,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两者本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虽各有侧重,但并不矛盾,为何二者要陡起争端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都只从自己的局部...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浙江永加鹤盛中学 周作云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改的三个阵地——学校教育,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社会教育,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家...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立足文本|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要放在学上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王景华 张伟忠承袭了几千年传统的语文教学,要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需要走过十分艰难的历程。其中涉及教学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日常的教研工作中,走过许多学校,也听了不少语文课。一个突出的感觉是,语文教学中,以教为主,讲风过剩...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民主化”的尝试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 柳 剑 摘 要:“教学民主化”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整合;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承认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个性化教育;提倡大语文教学观。教学民主化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提高人的综合素...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_在反思中体验新课程

    P 相对新课改的长期与艰巨,我们的试验刚刚进行一个多学期,历程是极为短暂的,如果说新课程是无垠深邃的大海,我只能是海边的无知幼童,蹒跚而新奇地捡拾着被海浪送到岸边的几枚贝壳,海中无穷的宝藏还远远没有探到。但是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个信念是坚定的:那就是无论哪个层面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播放文言老师三十分]文言通假三十六记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二中李迎春邮编:272065 电话:13792301301 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它所借字的音、形与所记录的词义毫无关系。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字的本义、常用义及引申义都不能使文意贯通时,那么某字就是通假字。对于通假字,我们不能望形...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