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哪些]课堂导入 的艺术

杂文收录 2025-09-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课堂导入  的艺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  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很有好处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皮亚杰语)。

“万事贵乎始”。导入  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 的第一个环节,巧妙的导入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一、故事引入:

学生喜欢听故事,十六、七岁的孩子身上总脱不了孩子的稚气,课堂上用生动的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导入  课文,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思考。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应该加以鼓励。”生动形象的导入  ,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背景》前先用“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学生先感受“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意义,并因此让学生自己再举一些类似的事例,如孟郊的《游子吟》,有的学生还举自己的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的事例。

在上《日出》的节选时,就讲了同学熟悉的漫画《三毛流浪记》的故事,将三毛流浪的社会根源剖析给同学们听,将那人吃人的社会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从有兴趣的故事中认识到上层社会的腐朽,下层人民生不如死的悲惨境地。由于有故事的导入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了,课堂也上得顺利,效果也不错。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已是家喻户晓的了,许多地理学家正在寻找这个陶渊明笔下描绘的桃源,上课时给学生讲了一个地理学家寻找现实世外桃源的故事,并提问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乐衷于去寻找,陶渊明虚构,也许可能是根本不存在世界,产生兴趣呢?”这样学生就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学课文。

 二、音乐导入  :

“乐以教和”音乐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紧张的氛围一下子缓和下来,可以让人心智清爽,身心舒畅。

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用适宜的音乐导入  新课,对营造气氛、激发情感等大有稗益。

在教学《永久的悔》时就播放了音乐《常回家看看》,让同学先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这首歌的体会,进而上课时再探讨“我”悔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会成为“永久的悔”。

在上《阿炳在1950》时,就播放了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学生欣赏音乐过后,个个神清气爽,对阿炳崇拜有佳,许多同时还即刻展开讨论。

上诗歌《长城谣》时欣赏董文华唱的歌曲《长城长》并让学生赏析这首歌的歌词,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三、谜语对联起兴: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而猜谜语又是能很好体现老师幽默的手段,而且猜谜语又能启迪学生的大脑开发智力,也是学生兴趣所至,因此猜谜语也是导入  新课的重要手段。

在另一个班级上《阿炳在1950》一课时,我突然想到一则谜语,于是一上课,我便对大家说:“今天我给你们猜个谜,好不好?”学生显得很惊奇。我就在黑板上写上“沁(打一世界名曲)”,结果学生七嘴八舌,猜了许多,最后大家还是猜出了《二泉映月》。猜完谜语再播放音乐,反而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教学《岳阳楼记》时,出了一则对联“风物正凄然,望渺渺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是何人?”有预习的同学很快就回答出了答案“范仲淹”。这样就把课前本来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接着就以解释对联而进行课文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欲望就激发起来了。

四、影片激情: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也是课堂中常用的,利用影片导入  ,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的第一感受力也很强。影片可以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直观现象,从而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上《南京大屠杀》用电影《南京大屠杀》中最残忍的一幕:杀人竞赛的一幕放映给学生看,结果引起了学生的愤慨,同时也引起学生的质疑“是真实的吗?”这样整堂课就以一种讨论课型而展开教学。

教学诗《樵夫,别砍那棵树》时,也利用多媒体播放从电视上录制的专题片《地球的故事》有关地球环境破坏的片断,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直观效果,同时由于有多媒体的放映,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深厚的情感,非常迅速就理解了。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上课伊始,学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因此我们就应该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思维的齿轮运转起来,这样我们课前的导入  就十分的重要。


课堂导入  的艺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568.html

  • [聚焦式提问]聚焦提问法

    太和一中 刘斌 内容概述:提问法具有重大作用,教学中应分清提问的性质和作用,要注意提问的一些通病,更应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只有这样“提问法”才会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与语言训练的有效方法。关键词: 性质发问点 技巧“ 提问法”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提问...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情感分析模板]通过情感分析进行语文情感教学

    郭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是有所侧重的。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说明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其...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语文课改,让我们喜来让我们忧

    ———一个乡村中学课改的收获与困惑 金 坛 市 登 冠 中 学 李 国 斌 新世纪初,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层层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前七次课改中不可比拟的,这是一个将实现中小学课程由学科...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认知结构教学论]语文结构教学论纲

    面对这种情况,究实而论,“工具论”着眼于语文的学科性质,比较准确地道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而“人文论”则从“人的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激发和培养方面,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两者本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虽各有侧重,但并不矛盾,为何二者要陡起争端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都只从自己的局部...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浙江永加鹤盛中学 周作云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改的三个阵地——学校教育,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社会教育,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家...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立足文本|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要放在学上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王景华 张伟忠承袭了几千年传统的语文教学,要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需要走过十分艰难的历程。其中涉及教学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日常的教研工作中,走过许多学校,也听了不少语文课。一个突出的感觉是,语文教学中,以教为主,讲风过剩...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民主化”的尝试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 柳 剑 摘 要:“教学民主化”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整合;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承认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个性化教育;提倡大语文教学观。教学民主化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提高人的综合素...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_在反思中体验新课程

    P 相对新课改的长期与艰巨,我们的试验刚刚进行一个多学期,历程是极为短暂的,如果说新课程是无垠深邃的大海,我只能是海边的无知幼童,蹒跚而新奇地捡拾着被海浪送到岸边的几枚贝壳,海中无穷的宝藏还远远没有探到。但是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个信念是坚定的:那就是无论哪个层面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播放文言老师三十分]文言通假三十六记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二中李迎春邮编:272065 电话:13792301301 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它所借字的音、形与所记录的词义毫无关系。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字的本义、常用义及引申义都不能使文意贯通时,那么某字就是通假字。对于通假字,我们不能望形...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